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玲

作品数:245 被引量:1,85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5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化学工程
  • 30篇理学
  • 14篇医药卫生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生物学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6篇淀粉
  • 20篇米淀粉
  • 17篇玉米淀粉
  • 13篇马铃薯
  • 13篇马铃薯淀粉
  • 11篇形貌
  • 11篇抗消化淀粉
  • 10篇食品
  • 10篇微细化
  • 10篇木薯
  • 10篇木薯淀粉
  • 9篇蛋白
  • 9篇微观结构
  • 9篇米粉
  • 9篇颗粒形貌
  • 9篇黄酮
  • 8篇色谱
  • 8篇取代度
  • 8篇降解
  • 7篇多糖

机构

  • 237篇华南理工大学
  • 17篇河南工业大学
  • 9篇广西民族大学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广东水利电力...
  • 6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广西大学
  • 4篇广东中轻枫泰...
  • 3篇茂名职业技术...
  • 3篇中国农村技术...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西建设职业...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广西诺方储能...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245篇陈玲
  • 119篇李琳
  • 88篇李晓玺
  • 40篇李冰
  • 21篇温其标
  • 19篇郭祀远
  • 18篇张喜梅
  • 17篇陈洁
  • 17篇苏健裕
  • 15篇余龙
  • 14篇胡松青
  • 12篇胡飞
  • 11篇何传波
  • 10篇宋贤良
  • 9篇李坚斌
  • 7篇叶建东
  • 7篇袁万选
  • 6篇杨连生
  • 6篇潘丽军
  • 6篇王雪毓

传媒

  • 22篇食品科学
  • 21篇华南理工大学...
  • 20篇现代食品科技
  • 18篇食品工业科技
  • 11篇2010年中...
  • 10篇现代化工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 7篇粮食与饲料工...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食品科技
  • 6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食品工业
  • 3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郑州工程学院...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精细化工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21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8篇2007
  • 12篇2006
  • 24篇2005
  • 14篇2004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细化马铃薯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用机械球磨方法制备不同粒度的微细化马铃薯淀粉 ,采用半生物体内模型系统研究它们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 ,颗粒的微细化有利于淀粉的生物降解 :微细化程度越高 ,淀粉越易被降解。超细马铃薯淀粉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陈玲胡飞李晓玺李琳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微细化生物降解性能
菜豆属豆类蛋白酶促凝胶性能比较研究
2010年
研究比较芸豆(KPI)、红豆(RPI)和绿豆(MPI)3种菜豆属类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SPI)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作用下的凝胶性能,并对其凝胶形成机理加以分析。SDS-PAGE电泳和哈克流变分析结果表明:菜豆类分离蛋白是MTGase的良好作用底物,初始成胶所需时间:KPIMPI>KPI>SPI,即KPI形成凝胶最快,而RPI最终成胶的强度最大;通过对不同溶剂下胶体溶解性的比较发现,除了酶共价交联外,静电相互作用,疏水作用及氢键都是形成凝胶的主要作用力,由于菜豆属类蛋白主要富含7S球蛋白(不含二硫键),二硫键对其凝胶的稳定性作用不如SPI明显。
陈玲唐传核张业辉
关键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菜豆属蛋白凝胶流变学特性
三氯氧磷交联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利用微生物群在半生物体内模型中系统研究了三氯氧磷交联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淀粉经三氯氧磷交联化后,其微生物降解的速度和程度随交联度的提高而降低。低程度的交联可促进淀粉的微生物降解速度和程度,而高交联对淀粉的微生物降解却起到抑制作用。通过控制三氯氧磷交联淀粉的交联度可以调解淀粉的微生物降解速度和降解程度。
李晓玺陈玲温其标李琳
关键词:生物降解性能变性淀粉交联度
酱油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酱油渣是酱油生产中的主要废弃物,从酱油渣中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大豆异黄酮,对酱油渣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研究以酱油渣为原料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对大豆异黄酮粗提液进行...
董玲燕李冰钟南京陈玲李晓玺苏健裕寇灵梅
关键词:酱油渣异黄酮纯化
酸浸工艺对方便米粉保鲜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菌落总数、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糊化特性、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酸体积分数、酸浸时间对方便米粉的保鲜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酸浸处理后,方便米粉的菌落总数明显降低,表明酸浸处理能够有效地延长方便米粉的保质期;与未酸浸相比,酸浸后方便米粉的水分含量显著增加,衰减值和回生值显著减小,表明酸浸处理能够改善方便米粉中淀粉的热稳定性且减缓米粉的老化;酸浸处理对方便米粉的感官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酸浸处理后米粉的水分活度和感官评分与各糊化参数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不同酸体积分数处理后米粉的感官评分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保鲜效果和品质,确定酸体积分数1%、酸浸时间3 min为最佳工艺。此时,方便米粉回生值显著减小,米粉不易老化,保鲜期可达3个月以上。同时,1%乳酸处理3 min后米粉的感官评分较高,且与未酸浸米粉没有显著性差异。
张玮陈洁陈玲
关键词:方便米粉保鲜效果
梅片树叶挥发油提取及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梅片树叶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可从梅片树叶挥发油中分离出43种化合物,可鉴定出其中的40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4%;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78.6%)、乙酸龙脑酯(3.26%)、斯巴醇(2.60%)和桉叶油素(1.92%)。梅片树叶富含右旋龙脑,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苏健裕陈玲李冰李琳
关键词:挥发油龙脑
超声强化响应面法优化知母多糖的提取工艺被引量:20
2011年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强化提取知母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功率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以知母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结合实际操作得出知母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17 min,液料比11 mL/g,提取2次,提取功率92 W。在此条件下,知母多糖的得率为30.21%,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很好地吻合。
李炳辉陈玲李晓玺苏健裕
关键词:响应面法超声波
声场影响氧化锆纳米粉体落胶-凝胶制备过程的研究
研究了不同声场作用下,溶胶-凝胶制备氧化锆纳米粉体过程中凝胶的形成及性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声场作用下,可得到颗粒均匀、分散性好、聚集体少且较致密的氧化锆凝胶。
张喜梅陈玲李琳
关键词:纳米粉体声场溶胶-凝胶法
文献传递
流变仪显微镜(RheoScope)在淀粉研究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淀粉加工过程包含着剪切作用,如淀粉的挤出烹饪和热塑性淀粉的生产.而淀粉相变在淀粉基材料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淀粉在剪切力下的相变过程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挤出加工过程中淀粉粘度随温度、浓度和剪切力的...
陈佩陈玲余龙吴雪辉
关键词:淀粉微结构
文献传递
板栗淀粉-脂质复合物对淀粉老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减缓板栗淀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老化,延长板栗食品的货架期,研究了不同蒸煮方式下,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与板栗淀粉复合抑制其短期老化的效果。在常压和高压作用下,脂肪酸与板栗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分析复合物的复合指数、析水率、结晶结构、微观结构与短期老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均能降低淀粉凝胶的析水率、相对结晶度和溶胀程度;同种蒸煮方式下,板栗淀粉-月桂酸复合物变化最为明显,依次为板栗淀粉-肉豆蔻酸复合物、板栗淀粉-棕榈酸复合物;与常压蒸煮相比,高压蒸煮的复合物微观结构有较多孔洞,溶胀更高且分子间距离较大,表明持水能力更好,而且复合指数更高,结晶度也相对较低。由此可知,在板栗淀粉短期老化过程中,高压蒸煮抗老化效果优于常压蒸煮,而在同一蒸煮条件下,板栗淀粉-月桂酸复合体系对板栗淀粉的短期老化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董慧娜汪磊陈洁陈玲许飞
关键词:板栗淀粉高压蒸煮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