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基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抗体
  • 2篇护理管理
  • 2篇IGM抗体
  • 2篇病毒
  • 2篇肠道
  • 2篇肠道病毒
  • 1篇疑似
  • 1篇疑似病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质量管理
  • 1篇通路
  • 1篇确诊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患儿
  • 1篇胶体金

机构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黄基红
  • 2篇黄乐听
  • 2篇徐武秀
  • 2篇林海龙
  • 2篇金洁
  • 1篇金龙腾
  • 1篇陈益平
  • 1篇石海矾
  • 1篇温正旺
  • 1篇张红
  • 1篇林乐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住院部于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变化持续调整护理管理方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识与技能考核,并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成效显著,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黄基红
关键词:儿科病房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肠道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在手足口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Ig M快速检测提升手足口病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5月份符合手足口病诊断的治疗病例126例纳入本次研究,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分别设立非病原学快速诊断组(Ⅰ组,62例)和病原学快速诊断组(Ⅱ组,64例)。Ⅰ组不进行肠道病毒Ig M抗体检测,仅采集咽拭子及粪便标本送检PCR检测,统一分配病房,并采取手足口病常规护理。Ⅱ组同时进行肠道病毒Ig M抗体(胶体金法)和PCR检测,根据病原学不同分别归入相应隔离病房,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病原学的差异,比较Ⅱ组Ig M抗体和PCR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的差异,并调查出院2周内再次感染的情况。结果 2组患儿病原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7),Ⅱ组胶体金法与PCR法检测的对应准确率为98.4%。Ⅱ组患儿住院时间较Ⅰ组患儿时间缩短(P<0.001)。Ⅰ组再次感染例数为8例,而Ⅱ组则没有再次感染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胶体金法检测手足口病病毒Ig M的方法,可快速检测病原学,医护人员可据此分别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和护理的针对性,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病房内的二次感染。
黄基红黄乐听金洁徐武秀林海龙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护理管理胶体金法
肠道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在手足口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黄基红黄乐听金洁徐武秀林海龙
温州市684例6岁以下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确诊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调查温州市6岁以下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确诊情况,为临床制定防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3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6岁以下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6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筛查百日咳核酸阳性检出率,分析不同特征疑似病例确诊情况及发病影响因素。结果684例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中,共检出百日咳病例104例,检出率为15.20%(104/684),其中年龄<6个月的51例(49.04%)。百日咳患儿性别、BMI、居住地、肺炎、哮喘、家长文化水平、家长职业、家庭月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个月、秋冬季节、儿童免疫缺陷、未接种疫苗及百日咳接触史的儿童百日咳检出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个月(OR=1.725,95%CI:1.181~2.518)、秋冬季节(OR=4.233,95%CI:1.725~10.388)、儿童免疫缺陷(OR=2.494,95%CI:1.062~5.857)、未接种疫苗(OR=5.601,95%CI:1.988~15.777)以及百日咳接触史(OR=3.908,95%CI:1.373~11.126)是6岁以下儿童百日咳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温州市儿童百日咳疾病流行具有年龄和季节特征,儿童免疫缺陷、未接种疫苗与百日咳接触史也会增加儿童百日咳的发病风险,应强化百日咳疫情监测和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儿童疫苗接种覆盖水平。
张红黄基红林乐徐芳芳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AIM2炎症小体通路的表达及与肝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通路的表达及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82例原发性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入院时EB-VCA-Ig M和EB-DNA检测均阳性),按有无肝损伤分为肝功能异常组(52例)与肝功能正常组(30例);同期选取门诊体检EBVIgG阳性(EB-VCA-IgG、EB-NA-IgG)而EB-VCA-IgM阴性的50例健康儿童为既往EBV感染组;门诊体检EBV-IgG和EBV-VCA-Ig M均阴性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M2炎症小体(AIM2、ASC和caspase-1)m 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结果:原发性EBV感染患儿外周血AIM2、ASC和caspase-1 mRNA的表达量以及IL-1β和IL-18水平均高于既往EBV感染组、对照组(P<0.05),并且血清EBV-DNA载量与AIM2、ASC和caspase-1 mRNA表达及IL-1β和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12、0.494、0.479、0.384、0.300,P<0.05)。原发性EBV感染组中,肝功能异常组、肝功能正常组患儿AIM2、ASC、caspase-1 mRNA表达量以及IL-1β、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肝功能异常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2 mRNA与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量以及IL-1β、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r=0.718、0.729、0.548、0.529,P<0.05)。结论:AIM2炎症小体通路可能参与了原发性EBV感染,并与EBV肝炎存在相关性。
金龙腾孙妍黄基红温正旺石海矾陈益平
关键词:EB病毒肝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