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行为干预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亚临床甲状腺...
  • 1篇游离甲状腺素
  • 1篇认知行为干预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根治
  • 1篇乳腺癌根治术
  • 1篇肾病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患者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3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吉林省一汽总...

作者

  • 3篇马坤
  • 2篇周菲菲
  • 1篇高丽霞
  • 1篇杨婷婷
  • 1篇王青
  • 1篇张盼盼

传媒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吉林省一汽总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276例,其中DKD者154例和非DKD者122例。所有患者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等。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8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ypo)组(63例)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SCHyper)组(2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DKD患者相比,DKD患者病程长,并有较高的BMI、空腹血糖、胱抑素C(Cys C)、血尿酸、三酰甘油和TSH水平(P<0.05)。DKD的患病率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为54.3%(102例),在SCHypo组为69.8%(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38);在SCHyper组为32.0%(8例),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下降(χ^(2)=4.376,P=0.036)。TSH(OR=0.908,95%CI:0.838~0.985,P<0.05)和SCHypo(OR=1.060,95%CI:1.020~1.101,P<0.05)为DKD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SH和SCHypo可能为T2DM患者发生DKD的独立影响因素。
崔琦周虹宋成伟马坤隋晓婵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肾病游离甲状腺素
叙事医学指导下共情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情绪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指导下共情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叙事医学指导下共情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均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应对方式及病耻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24.26±3.15)分、(25.38±3.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2.23±3.53)分,(34.62±3.5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应对方式问卷中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影响量表中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医学指导下共情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减轻其负面情绪,改善其应对方式.
马坤周菲菲杨婷婷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共情护理情绪状态
前馈控制在PICC患者静脉炎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静脉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前馈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的专业培训,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对护理过程实施三级质量监控。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静脉炎发生明显降低(P<0.01);培训后护士静脉炎的预防知识合格率显著提高(P<0.01);患者及家属静脉炎预防知识合格率显著提高(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满意度由原来的95.26%提高到99.38%。结论前馈控制是预防PICC患者静脉炎的有效手段,能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高丽霞张盼盼周菲菲王青马坤
关键词:前馈控制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