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武 作品数:9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椎间孔镜辅助下髓芯减压病灶刮除并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总结分析椎间孔镜辅助下髓芯减压坏死病灶刮除并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可行性。方法自2016-08—2017-08采用椎间孔镜辅助下行髓芯减压坏死病灶刮除并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共12例12髋。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6(19.11±3.66)个月。术后12周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优7髋,良2髋,可2髋,差1髋。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可辨别坏死病灶,能指导铰刀刮除方向、判断减压深度,联合髓芯减压、病灶刮除及自体骨植骨治疗FicatⅡ、Ⅲ期股骨头坏疗效肯定,具备临床应用可行性。 张文武 韩博闻 柳申鹏 刘睿 梁秋冬关键词:髓芯减压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与单纯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2—2018-09采用手术治疗的76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35例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术治疗(观察组),41例单纯采用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L5S1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情况、术后1、3、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以及术后12个月改良Macnab评分。结果2组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个月,无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椎管内血肿等并发症,术后观察组无复发L5S1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6例复发L5S1椎间盘突出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3、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术后12个月改良Macn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宋凯 柳申鹏 张辉 张文武 丁远飞 吴大鹏 万广 梁秋冬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固定专用解剖锁定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固定专用解剖锁定板,包括弧形锁定板体,所述弧形锁定板体的上端两侧设有一体连接的卡勾,卡勾中间位置设有穿线孔,弧形锁定板体的上端设有钢钉定位通孔,所述弧形锁定板体的中间设有可调... 柳申鹏 柳洋 蒋路路 张文武 刘睿 万广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了23例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病人,男9例,女13例;年龄26~55岁,平均34岁。术前患者均有明显腰背部疼痛加重,经血沉、CR、C... 柳申鹏 张文武 杜学军 梁秋冬关键词:腰椎 脊柱 结核 复发 三联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残余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碳酸钙D_3颗粒、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残余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残余痛患者,给予碳酸钙D_3颗粒、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生活质量;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骨密度(BMD);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6个月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的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BMD为(0.81±0.03)g/m^2,高于治疗前的(0.72±0.06)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6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可耐受,2例因过度敏感给予对症处理;治疗后,所有患者血钙、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碳酸钙D_3颗粒、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残余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张文武 柳申鹏 李庭苇 梁秋冬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成形术 唑来膦酸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术后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简称TESSYS组)和传统手术组(简称TS组),各47例,TS组47例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TESSYS组47例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随访结束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ESSYS组术后24 h VAS评分更低,与T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组和TESSYS组术后12月改良Mac Nab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78.72%和95.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ESSYS组术后12月ODI评分更低,与T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靶向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柳申鹏 张文武 万广 梁秋冬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抑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融合手术近期预后的不良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抑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融合手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8年8月接受侧(后)路脊柱内镜下突出髓核摘除、后路开窗单纯髓核摘除或后路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并纤维环缝合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术前按贝克抑郁自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情况均较为均衡。术后影像学评价指标包括腰椎活动度改变、责任间隙高度丢失;临床疗效评价包括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3个月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3个月,平均(10.65±5.04)个月。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术后腰椎活动度改变(0.65±1.11)°和(0.59±1.19)°、责任间隙高度丢失(0.21±0.95)mm和(0.14±0.83)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下降(3.59±1.00)分和(5.35±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ODI较术前评分分别下降为(43.41±5.42)%和(52.2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术后BDI评分与术前比较,分值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抑郁状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融合手术后的疼痛缓解及功能障碍指数改善有不良影响,术后疼痛缓解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张文武 刘鲜华 柳申鹏 刘睿 梁秋冬关键词:抑郁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种固定方法治疗AO分型43-A型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专家级髓内钉(ETN)、经皮微创接骨板(MIPPO)固定方法治疗AO分型43-A型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AO分型43-A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8例,女34例;年龄18~71岁,平均36岁。骨折AO分型:A1型36例,A2型45例,A3型21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外固定组(30例),MIPPO组(42例),ETN组(30例),记录并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等。结果手术时间外固定组为(72.7±16.1)min,明显小于MIPPO组【(101.5±15.1)min]及ETN组【(115.0±11.2)min];术中出血量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外固定组分别为(320.6±40.8)mL、(160.6±25.0)d,均大于MIPPO组[(125.5±27.3)mL、(120.3±20.2)d】和ETN组【(124.2±25.4)mL、(125.5±25.6)d];并发症发生率外固定组(53.3%,16/30)明显高于MIPPO组(9.5%,4/42)及ETN组(10.0%,3/30);AOFAS中前足评分功能优良率外固定组(66.7%,20/30)明显低于MIPPO组(88.1%,37/42)及ETN组(90.0%,27/30);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指标MIPPO组与ETN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O分型43.A型胫骨骨折,应首选内固定治疗,MIPPO技术和ETN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不适合内固定者,远端交叉置钉不跨踝关节外固定亦可获得满意的关节功能。 柴明祥 赵斌 张文武 安永博 郭鑫 吴希瑞关键词: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软组织损伤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责任间隙后方存在钙化影像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进行椎间孔成形+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采用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硬膜囊撕裂马尾神经疝出转为开放手术。2例失访,18例获得随访,时间11~23(17.17±3.88)个月。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6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15/18。1例术后6周影像学资料提示原节段复发,应患者要求行开放融合手术治疗。结论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治疗伴后方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文武 柳申鹏 刘睿 李庭苇 梁秋冬关键词: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