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梅芳

作品数:29 被引量:1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8篇2型糖尿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2型糖尿病
  • 6篇病患
  • 5篇动脉
  • 5篇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细胞
  • 5篇甲状腺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病变
  • 3篇蛋白
  • 3篇蛋白尿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
  • 3篇增殖
  • 3篇乳头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29篇李梅芳
  • 21篇李连喜
  • 11篇陆俊茜
  • 9篇俞立波
  • 9篇张蓉
  • 8篇包玉倩
  • 8篇贾伟平
  • 7篇封启明
  • 6篇屠印芳
  • 5篇郭明高
  • 4篇吴松华
  • 4篇朱晓光
  • 4篇李婷婷
  • 3篇赵催春
  • 3篇叶珏明
  • 3篇吴蔚
  • 3篇周敏杰
  • 3篇陈明云
  • 2篇许兵
  • 2篇陆汉魁

传媒

  • 7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健康博览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弹力图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诊断和输血治疗的研究被引量:42
2019年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创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患者诊断和输血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的创伤患者。TIC定义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8 s,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60 s或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100×109/L。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探究TEG的诊断价值,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评估TEG的输血指导价值。结果共纳入242例患者,TIC组62例,非TIC组180例,两组间TEG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栓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和凝血指数(coagulation index,CI)诊断TIC的AUC最大,分别为0.779和0.786,且两者灵敏度大于80%,NPV大于90%;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的灵敏度、PPV和NPV最小。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所有TEG参数均与TIC患者入院24 h内输血量和大量输血有关,R的比值比和回归系数最大。结论MA和CI对TIC的诊断价值最大,R的诊断价值较小但输血指导意义较大。MA<52.9 mm或CI<-1.0可作为诊断TIC的阈值。使用TEG检测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有助于诊断TIC并指导患者的早期输血治疗。
徐文心朱晓光李梅芳黄剑吟吴蔚周敏杰封启明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创伤性凝血病输血治疗
二甲双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IHH-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IHH-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0、5、10mmol/L)和二甲双胍10mmol/L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h)对乳头状癌IHH-4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干预IHH-4细胞48h后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α亚基(AMPKα)及磷酸化AMPKα(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二甲双胍可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HH-4细胞增殖(P<0.01)。随着二甲双胍干预浓度的增加,p-AMPKα/AMPKα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IHH-4细胞的增殖活性。
李梅芳张蓉李连喜郭明高陆汉魁陆俊茜贾伟平
关键词:二甲双胍甲状腺乳头状癌
2型糖尿蛋白尿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之间的关系
李梅芳俞立波李连喜
组蛋白修饰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被引量:1
2016年
组蛋白修饰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环境因素引起的组蛋白修饰酶功能紊乱可诱导血糖升高,高血糖反过来又可加剧组蛋白修饰酶功能紊乱,两者互相影响,从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为主,探讨其在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胰岛素细胞破坏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李婷婷李梅芳张蓉田晓萍李连喜
关键词:糖尿病表观遗传组蛋白修饰
人FAM172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的表达
2018年
目的构建人FAM172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成FAM172A干扰慢病毒感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予以鉴定。方法根据人FAM172AmRNA序列设计退火Oligo,与慢病毒载体pL/shRNA/F经酶切、连接、转化、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后,转染HEK29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重组慢病毒感染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和QPCR检测FAM172A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pL/shRNA/F-ShFAM172A经PCR扩增及测序鉴定正确,病毒包装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FT293细胞中有大量绿色荧光,测定病毒滴度为5×10~6TU/ml。FAM172A干扰慢病毒感染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FAM172A表达被显著减少。结论成功制备了人重组FAM172A干扰慢病毒,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高效减少FAM172A的表达,为进行FAM172A的功能和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梅芳李婷婷陈明云李连喜封启明
关键词:慢病毒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对急诊超高龄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诊超高龄患者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0岁的急诊内科44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素水平将患者分为NTIS组(n=324)与对照组(n=124),比较两组病死率差异。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n=48)与存活组(n=400),比较两组NTIS发生率差异。应用Logistic归分析影响超高龄住院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48例患者平均年龄(85.6±4.0)岁,其中男198例,女250例;NTIS发生率66.4%。NTI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3.6%VS3.2%,P=0.001);死亡组FT3(游离T3)明显低于存活组(2.0%vs2.9%,P〈0.001),死亡组中NTIS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91.7%VS70%,P=0.001);FT3〈2.75(OR=0.116,95%CI:0.02—0.52)及合并脑梗死(OR=4.49,95%CI:1.83—11.02)是超高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FT3对超高龄患者死亡的最佳预测值是2.605Pmol/L。结论急诊超高龄患者中的NTIS发生率极高,且合并NTIS的急诊超高龄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极高。
李永霞杨开超朱晓光李梅芳封启明
关键词: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超高龄发生率预后
多发伤患者血白介素-1β与份隋及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早期动态变化与多发伤患者伤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多发伤患者85例,排除标准:(1)烧伤、化学伤;(2)妊娠、绝经后女性;(3)1周前有细菌感染者;(4)合并慢性疾病患者。患者按照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分为3组,即轻微(22例,9≤ISS〈15);中度(35例,15≤ISS〈25)和重度创伤组(28例,ISS〉125分)。收集患者创伤后第6、12、24、48、72h的静脉血,以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IL-1β,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等基本情况;比较3组患者在各时段IL-1β水平,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IL-1β峰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随着创伤程度的增加,患者住院天数显著延长、病死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uome,MODS)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2)中度和重度创伤组在各时段血IL-1β水平较轻微创伤组明显升高(P〈0.02)。(3)3组患者血IL-1β水平在创伤后6h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4)IL-1β峰值是创伤严重程度(中度创伤组OR=1.21;95%C/:1.05—1.39,P=0.007;重度创伤组:OR=1.20;95%C/:1.03-1.40,P=0.019)和脓毒症(OR=1.28,95%C/:1.10—1.50,P=0.001)独立预测因子,但与MODS发生率及创伤病死率无显著关系。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后6h外周血IL-1β可以作为评估多发伤伤情及预测感染并发症的早期有效指标之一。
周敏杰孙建李梅芳盛露露许兵叶珏明何平安封启明王琛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多发伤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4
2015年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300例)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2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血压、体质量、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和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肾功能、肝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和不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组收缩压、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e GFR)、性别、高血压患病率、降压药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年龄后,两组仅高血压患病率和降压药服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为51.2%(300/586),其中男性为44.6%(166/372),女性为62.6%(134/214),男女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00,P=0.1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1,P<0.00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单纯视网膜动脉硬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视网膜病变和同时发生视网膜动脉硬化及视网膜病变的患者(χ2=134.25,P<0.001;χ2=89.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异常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 GFR相关(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患病率高,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 GFR是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金春花李连喜李梅芳张蓉李婷婷贾丽丽包玉倩贾伟平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疾病特征
创伤患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水平的早期动态改变及与创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急诊重症病房132例创伤患者,留取创伤后第24、48、72h内的晨尿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表示。按入院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3组,即轻度创伤组(48例,ISS<16分),中度创伤组(44例,16≤ISS≤25分)和重度创伤组(40例,ISS>25分),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段的UACR水平,分析早期UACR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随着创伤严重程度的增加,创伤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CRP明显增高、血浆白蛋白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显著延长(P<0.05)。(2)3组患者UACR水平在入院后24h内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中度和重度创伤组在各时段UACR水平较轻度创伤组明显升高(P<0.05)。(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创伤后早期UACR水平是创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中度创伤组:危险度(OR)=1.106;95%CI:1.055~1.159,P=0.000;重度创伤组:危险度(OR)=1.140;95%CI:1.084~1.198,P=0.000]。结论创伤患者早期UACR水平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判断创伤严重程度的早期有效指标之一。
冯坤赵钢吴蔚叶珏明李梅芳谢申琦杨开超仲伟喜朱晓光封启明
关键词:创伤微量白蛋白创伤严重程度
FAM172A在筛查和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FAM172A在筛查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具体地,提供了检测血清中FAM172A表达的试剂在制备筛查动脉粥样硬化产品中的应用以及FAM172A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
李连喜张智慧王俊薇柯蒋风陆俊茜郭明高李梅芳许培培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