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栋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BX21基因T-1993C多态性对T-bet表达及Ⅰ类辅助性T细胞极化群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TBX21基因T-1993C多态性对T-bet表达及Ⅰ类辅助性T细胞极化群体的影响。方法通过EMSA实验观察TBX21启动子区-1993位点顺式调控作用,采用PCR-RFLP方法对2010年1月10日至20日我院体检中心收集的370例健康献血员[男性206例,女性110例,年龄21~57(36±9.2)岁]全血样本进行TBX21-1993位点基因分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基因型个体T-bet及Th1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结果 TBX21基因-1993位点T/C等位探针均与一未知核因子发生特异性结合,且与C等位亲和力明显高于T等位;不同基因型个体T-bet及Th1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FN-γ表达由TT→TC→CC基因型呈递减趋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 TBX21基因-1993位点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位点,T/C等位均与一未知核转录因子特异性结合并负性调控T-bet及Th1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FN-γ表达,从而反馈性调节TH1分化。
- 李继荣但芸婕刘明栋陈嵩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流式细胞分析
- HBeAg阳性感染孕妇妊娠期中晚期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对HBsAg、HBeAg及抗-HBc胎盘透过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HBeAg阳性、HBV DNA高复制慢性HBV感染孕妇的HBsAg、HBeAg和抗-HBc胎盘透过率,进一步明确替比夫定阻断母婴传播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例行孕期检查以及产科分娩的HBeAg阳性、HBVDNA≥106IU/mL的慢性HBV感染孕妇84例,根据阻断HBV母婴传播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双重免疫阻断组(常规组,15例)和双重免疫+替比夫定阻断组(替比夫定组,69例)。检测妊娠中晚期、分娩时母亲和新生儿脐带血清HBsAg、HBeAg及抗-HBc水平。结果两组之间母亲及新生儿HBsAg、HbeAg和抗-H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孕妇分娩时:HBsAg P=0.058,HBeAg P=0.065,抗-HBc P=0.727;新生儿脐血:HBsAg P=0.761,HBeAg P=0.225,抗-HBc P=0.924),且两组之间的HBsAg和HBeAg胎盘透过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172,0.163)。两组新生儿脐带血抗-HBc透过率均为阳性。结论妊娠中晚期替比夫定不能降低孕妇HBsAg、HBeAg水平和HBsAg、HBeAg的胎盘透过率,其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机制可能主要与有效降低孕妇HBV DNA水平有关。透过率与母亲HBsAg和HBeAg水平不成平行关系。
- 吴全新邓国宏李俊男李利孙小雯潘美明黄鸿菲何登明晏泽辉徐城李茂仕唐薇刘明栋王宇明
- 关键词:HBEAG宫内传播透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