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传琳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Lv-pNanog-GFP慢病毒载体探讨Nanog在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自我更新与转移能力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记物Nanog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自我更新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实验室已构建的Nanog启动子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Lv-pNanog-GFP感染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并经流式分选得到GFP表达阳性和阴性的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病毒的有效性,克隆形成实验和成球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结果细胞系在感染病毒12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GFP的荧光表达,说明病毒Lv-pNanog-GFP可稳定感染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且GFP的阳性率为5.9%。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根据GFP所分选出的细胞能准确的对应Nanog的表达量。Nanog阳性细胞的克隆形成率[(56.3±2.87)%]显著大于Nanog阴性细胞的克隆形成率[(19±2.16)%](P<0.05)。Nanog阳性细胞所形成的干细胞球体积明显增大且成球率[(34±4)%]显著大于Nanog阴性细胞[(10.67±6.43)%](P<0.05),说明Nanog阳性细胞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Nanog阳性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175.8±12.89)比Nanog阴性细胞(74.6±16.55)显著增多(P<0.05),说明Nanog阳性细胞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结论在结直肠癌细胞中Nanog调控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以及转移能力。
- 朱传琳姚超钱程徐先林欧刚卫
- 关键词:结直肠癌NANOG
- 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癌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PLC/PRF/5和Huh7耐药细胞株,并研究其耐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CCK8法测定索拉菲尼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采用体外间歇诱导法,使用PLC/PRF/5和Huh7各自IC50值作为筛选浓度,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耐药细胞株模型;Real time-PCR检测5种耐药基因(GST-π、LRP、MDR1、MRP、TopoⅡ)在耐药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因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ERK1/2在不同组别细胞中的磷酸化水平差异。结果所筛选的PLC/PRF/5和Huh7耐药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较,其细胞生存率有显著性提高(P<0.05);5种耐药基因中MDR1的表达有显著性上调(P<0.05);索拉菲尼作用靶点的下游信号因子ERK1/2的磷酸化水平上调。结论成功地在体外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PLC/PRF/5和Huh7耐药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ERK1/2的磷酸化水平上调导致耐药基因MDR1高表达有关。
- 姚超朱传琳何倩李果夏锋钱程
- 关键词:索拉菲尼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