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色谱法测定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食用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相色谱法
  • 2篇气相色谱法测...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杜仲叶
  • 1篇多残留
  • 1篇亚麻酸
  • 1篇亚油酸
  • 1篇衍生化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机构

  • 3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永城职业学院

作者

  • 5篇冯书惠
  • 5篇杨亚琴
  • 4篇王会锋
  • 3篇刘进玺
  • 3篇钟红舰
  • 2篇郝学飞
  • 2篇李淑芳
  • 2篇李圆圆
  • 2篇胡永建
  • 1篇胡永建
  • 1篇陈颖慧
  • 1篇秦珊珊
  • 1篇周其芳
  • 1篇曹秀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农药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谷物籽粒中三氯吡氧乙酸残留量
2024年
[目的]建立一种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谷物籽粒中三氯吡氧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乙酸乙腈提取,于水浴中减压蒸发及常温下氮气吹干后,用丙酮复溶。复溶液经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于60℃衍生化反应60 min后,正己烷萃取衍生物,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1~2.0 mg/L范围内,三氯吡氧乙酸衍生化产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7。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01~1.0 mg/kg时,小麦、大米、小米、玉米不同谷物籽粒基质中三氯吡氧乙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0.7%~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2%~9.05%(n=5),方法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论]该分析方法将三氯吡氧乙酸经酸性乙腈提取、甲酯化衍生后气相色谱测定,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要求,可应用于谷物籽粒中三氯吡氧乙酸的残留监测。
杨亚琴李圆圆曹秀刘燕冯慧慧余明霞卫艳利李淑芳冯书惠郝学飞
关键词:衍生化气相色谱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不同干燥处理杜仲叶成分分析
2024年
采用基于液质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数据自动解析软件AntDAS-LCHRMS分析了4种不同干燥处理(冻干、热泵烘干、电热烘干、晒干)杜仲叶样本中的化合物。杜仲叶样本数据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采集,经AntDAS-LCHRMS软件解析,共鉴定出71种差异性化合物,经标准品验证确定40种化合物,包括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氨基酸类、核苷类、维生素类等9类物质。其中,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识别并验证的化合物有车叶草苷、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车叶草苷酸、京尼平苷等25种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HCA)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均显示,相同处理的杜仲叶样本各自聚成一类,不同处理的杜仲叶样本可明显区分。热图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干燥处理杜仲叶样本中差异性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晒干处理样本中苯丙氨酸及色氨酸等氨基酸类物质的水平较高;冻干及热泵烘干处理样本中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糖类等含量较高;电热烘干样本中核苷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黄酮类物质在冻干、热泵烘干及晒干样本中差异较小。研究结果为不同干燥处理杜仲叶的成分分析、品质评价及其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复杂药用植物体系的化学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李淑芳王会锋郝学飞胡永建李圆圆马风莲冯书惠杨亚琴于永杰
关键词:杜仲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菌中农药多残留的基质效应被引量:99
2016年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食用菌中农药多残留的基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比较食用菌中80种农药经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法、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方法和未经净化直接上机3种前处理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模式下基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QuEChERS方法优于其他两种,进而系统的评价了经QuEChERS方法净化后,食用菌中80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基质效应与基质种类、农药的种类和质量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香菇的基质效应最强,平菇最弱,待测农药质量浓度越低,基质效应越强;针对一些基质效应较强的农药,在灵敏度和仪器检出限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稀释法补偿基质效应。
刘进玺秦珊珊冯书惠王会锋杨亚琴钟红舰
关键词:食用菌基质效应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菜籽中草除灵乙酸被引量:2
2017年
建立了一种油菜籽中草除灵乙酸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中残留的草除灵乙酸,用氨水和甲醇混合溶液提取,经MA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C_(18)色谱柱(250 mm×4.6 mm,粒径5μm)分离,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05~1.00 mg/L范围内,草除灵乙酸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1mg/kg。对油菜籽空白样品进行了4位不同检测人员、3个水平(0.1,0.2,0.4 mg/kg)和6次重复的添加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75%~100%,相对标准偏差为1.1%~6.9%。同时又进行了4个实验室间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室内重复性相对标准差为3.6%~6.9%,实验室间再现性相对标准差为5.8%~17%,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刘进玺陈颖慧冯书惠王会锋杨亚琴胡永建钟红舰
关键词:草除灵油菜籽农药残留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豆中主要脂肪酸含量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测定以食用籽粒为主的鹰嘴豆、豌豆、蚕豆、绿豆、赤豆、黑豆和黄豆等7种食用豆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方法乙醚和石油醚提取食用豆中的油脂,采用皂化和甲酯化方法将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甲酯,通过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为食用豆中所含的5种主要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均为最高。绿豆和赤豆中棕榈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4.46%和20.01%,α-亚麻酸分别为20.13%和27.86%,两种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5种豆类。对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3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进行加和可得,绿豆和赤豆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分别为61.82%和69.28%,鹰嘴豆中最高,为86.55%,豌豆中为84.66%,蚕豆中为82.25%,黑豆中为84.47%,黄豆中为84.01%。结论食用豆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方法所得实验数据科学、准确,能够为评价食用豆的营养价值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杨亚琴周其芳刘进玺胡永建冯书惠王会锋钟红舰
关键词:食用豆脂肪酸气相色谱法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