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东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晋江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性肝炎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指数对
  • 1篇双频指数
  • 1篇联合干扰素
  • 1篇疗效
  • 1篇疗效研究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研究
  • 1篇脑电双频
  • 1篇脑电双频指数
  • 1篇脑损伤
  • 1篇后评

机构

  • 2篇晋江市医院

作者

  • 2篇孙晓东
  • 1篇陈名智
  • 1篇陈春林
  • 1篇王雪微
  • 1篇黄金花

传媒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ICU收治的45例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的预后转归分预后良好组(29例,GOSⅣ~Ⅴ级)、预后不良组(16例,GOSⅠ~Ⅲ级)。2组患者均给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BIS数值、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GCS-匹斯堡评分、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BIS均值、GCS评分以及GCS-匹斯堡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 <0. 01);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预后不良组(P <0. 01)。此外,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BIS均值与GCS评分、GCS-匹斯堡评分呈正相关(P <0. 05),但与患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准确率高等优点,可成为临床早期判断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有效客观指标。
陈名智黄金花孙晓东姚金印许丰沿庄佩元
关键词:急性脑损伤脑电双频指数预后评估
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1),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LT、HBVDNA和HBe A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LT、HBVDNA和HBe Ag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ALT、HBVDNA和HBe Ag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血清ALT、HBVDNA和HBe Ag显著降低,对机体乙肝病毒复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能促使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陈春林孙晓东王雪微
关键词:恩替卡韦干扰素乙型病毒性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