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兰
- 作品数:69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岩藻多糖对C57BL/6小鼠高尿酸血症肾脏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本研究拟应用氧嗪酸钾诱导C57BL/6J小鼠高尿酸血症肾脏纤维化模型,给予岩藻多糖进行干预,探讨岩藻多糖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
- 孙礼瑞刘庆田迎杰薛美兰梁惠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肾脏纤维化细胞外基质
- 靶向癌基因和协同fat-1基因的抗癌药物研究
- 葛银林张金玉薛美兰田润华郑征
- 该研究属于基础医学、生物药物学范畴,方向为肿瘤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现代医学前沿的领域,难度大、水平高,但其理论意义重大、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根据肿瘤的发病原因而设计的药物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与肿瘤的代谢...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癌药物细胞增殖肿瘤基因治疗
- 体内应用化学修饰siRNA沉默血管KDR基因抑制乳腺癌生长
- 根据 NCBI 数据库中鼠 KDR mRNA 的序列.确定 KDR siRNA 序列:5′-tgcggcgguggugacasuatt-3′(正义链).5′ -uacugucaccaccgccgcatt-3′(反义链)....
- 葛银林张晓静张金玉候琳薛美兰
- 文献传递
- n-6脂肪酸去饱和酶fat-1基因对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将C.elegans n-6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t-1的cDNA插入到腺病毒的穿梭载体pAd-CMV中,并与骨架载体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重组载体(Ad.GFP.fat1),通过包装细胞系(293)产生重组腺病毒,感染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试剂盒(MTT)和凋亡染色试剂盒分析fat-1基因对大鼠皮层细胞凋亡的影响,核糖核酸酶保护性分析,检测fat-1基因在大鼠皮层细胞内的表达,酶联免疫分析花生四烯酸类(Eicosanoids)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得到预期的重组病毒;fat-1基因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细胞中能有效异源表达,2 d后,可检测到fat-1 mRNA的条带.与对照Ad.GFP细胞相比,fat-1基因明显抑制了大鼠皮层细胞因诱导产生的凋亡(35%),受保护细胞的前列腺素含量也明显地减少(30%).
- 张金玉葛银林薛美兰蒋正尧张晓
-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凋亡多不饱和脂肪酸基因治疗
- 大剂量维生素C对大鼠DNA氧化损伤及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 目的:通过对实验动物(大鼠)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VC)的干预,观察大剂量的VC对实验动物DNA氧化损伤、抗氧化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结论:①补充较高剂量(2000mg/kg饲料)VC可使大鼠血浆SOD水平明显增...
- 薛美兰
- 关键词:GSH-PX红细胞膜流动性
- 文献传递
- DHA对机体免疫炎症性肥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高脂饮食诱发的机体免疫炎症性肥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幼年大鼠20只,每隔2d通过灌胃方式给予对照组(CT组)100μL/kg的生理盐水,给予实验组(DHA组)100μL/kg的DHA,观察DHA对动物体质量、脂肪细胞大小和大网膜脂肪沉积的影响,并评价DHA对肥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血清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调节性T细胞分布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 DHA组大鼠体质量及脂肪细胞横截面积与CT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t=4.632、21.24,P<0.05)。与CT组相比,DHA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t=52.139,P<0.05);CD4+CD25+FOXP3+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t=-47.771,P<0.05);促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的浓度显著下降(t=24.963、27.363,P<0.05)。结论DHA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免疫炎症性肥胖。
- 芦庭秀郑征张金玉薛美兰葛银林
-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炎症肥胖症自身免疫
- 一种防治糖尿病的组合物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糖尿病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组合物原料包括红小豆粉、秋葵籽粉和褐藻糖胶;红小豆粉是将炒熟的红小豆低温超微粉碎并过200目筛网得红小豆粉;秋葵籽粉是将烘干的秋葵籽低温超微粉碎成200目...
- 薛美兰周怡帆薛丁山梁惠刘颖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维生素E和C抗氧化活性及对DNA损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E(VitaminE,VE)和C(VitaminC,VC)的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DNA氧化损伤、烷化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对照组(基础饲料,VE、VC摄入量分别为5、0mg/kg·d),VC组(VE5mg/kg·d、VC1000mg/kg·d),VE1组(VE33mg/kg·d、VC0mg/kg·d),VE2组(VE500mg/kg·d、VC0mg/kg·d),VE1+VC组(VE33mg/kg·d、VC1000mg/kg·d)和VE2+VC组(VE500mg/kg·d、VC1000mg/kg·d),实验期为8周。实验结束前收集动物24h尿液,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分离血浆并收集淋巴细胞,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析DNA损伤。结果:VE1组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血浆SOD、GSH-Px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低于对照组;而VE1+VC组SOD、GSH-Px则较VE1组显著下降(P<0.05)。VE1组10μmol/LH2O2诱导的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为150.42AU,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该组DNA烷化损伤产物尿O6-甲基鸟嘌呤(O6-methylguanine,O-6meG)含量为0.89mg/g肌酐,比对照组、VE2组分别下降了50.28%、50.00%(P<0.05)。结论:较大剂量VE能提高大鼠抗氧化活性,降低DNA氧化损伤及烷化损伤,但联合补充大剂量VC时可能对其影响产生拮抗作用;过大剂量VE和VC补充时均未观察到有利作用,并且可能降低机体的遗传稳定性。
- 汪求真马爱国孙永叶薛美兰梁惠
- 关键词:维生素E维生素C抗氧化DNA损伤
- 一种综合利用睡莲制备抗菌粘胶纤维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利用睡莲制备抗菌粘胶纤维的方法,属于粘胶纤维制备领域。该方法以睡莲莲子心为材料,用酶法辅助提取莲子心总黄酮作为抗菌剂,以睡莲茎杆作为天然纤维素源,经碱化、老化、磺化等工序制成纤维素磺酸酯,再溶于稀碱溶液...
- 张丽张宁张煜棋薛美兰王爽秦子英王光辉张贞赵舒畅吴文迪
- 文献传递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血液外泌体中miRNA的调节和抑制肥胖作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体内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含量的增加对小鼠体质量和血液中外泌体miRNAs表达的影响,探讨n-3 PUFAs通过外泌体抑制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能自发生成n-3 PUFAs的fat-1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对照),通过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建立肥胖动物实验模型,测定小鼠体质量。提取小鼠血浆中的外泌体并鉴定;分离外泌体内的RNA,构建文库并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找到其调控的靶基因和相关联的通路,发现miRNA-靶基因互作关系。验证miRNA与肥胖的关联度以及在肥胖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fat-1转基因小鼠体质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外泌体提取鉴定成功;mi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不同小鼠组间进行对比时,差异表达显著(P<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的miRNA有46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6个重要miRNA(mmu-miR-665-3p、mmu-miR-122-5p、mmu-miR-122-3p、mmu-miR-194-5p、mmu-miR-34c-5p、mmu-miR-223-3p)落在脂肪酸代谢通路以及内吞通路关键位置,功能与脂质代谢和肥胖相关,所对应的靶基因分别为Fads1、Elovl2、Elov6、Hadha、Scad1、Scad2、Hsd17b12、Acot2、Acot4和Arf6、H2-T-ps、Arrb1、Ist1、H2-T10、Wwp1、Snx4、IL2rb、Mvb12b、Rab11、fip3、Kif5a、Nedd4l。结论:n-3 PUFAs含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小鼠的体质量,抑制肥胖。n-3 PUFAs能够调节血液中外泌体内miRNA的表达,其中具有显著差异性的miRNA与肥胖有关,其相关的靶基因集中在脂质代谢相关的分子通路中,提示可能是n-3 PUFAs降低体质量抑制肥胖机制之一。
- 吴聪葛科立路宗博郑征张金玉薛美兰葛银林
-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外泌体MIRNA肥胖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