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欣

作品数:9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手术
  • 3篇后路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后凸
  • 2篇脊柱
  • 2篇成形术
  • 1篇单开门
  • 1篇延迟愈合
  • 1篇腰椎手术
  • 1篇腰椎手术患者
  • 1篇腰椎肿瘤
  • 1篇引流
  • 1篇引流量
  • 1篇愈合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 1篇融合术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郝定均
  • 8篇贺欣
  • 6篇吴起宁
  • 3篇刘继军
  • 2篇孟羿彬
  • 2篇黄云飞
  • 2篇张嘉男
  • 1篇杨光
  • 1篇王文涛
  • 1篇刘团江
  • 1篇刘鹏
  • 1篇张新亮
  • 1篇高林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综合保守方法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保守方法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01月~2017年06月收治的42例Kummell病患者,24例行椎体成形术或开放手术,其余18例保守治疗。保守治疗18例中,男性1例,女性17例,年龄58~87岁。给予依降钙素,50 U/d,肌肉注射,1个月后改为100 U/周,用至3个月后改为口服阿伦磷酸钠,70 mg/周,空腹服;患者主动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采用VAS和ODI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状况,检测骨密度,并行影像评估。[结果]所有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随治疗后时间延长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改善率为77.10%;ODI评分改善率为65.15%。所有患者骨密度(BMD)均随治疗后时间延长不同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8例患者患椎均为Ⅰ型骨桥,治疗12个月后Ⅱ型骨桥8例、Ⅲ型骨桥7例、Ⅳ型骨桥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守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时间延长病椎逐渐有连续骨桥形成,脊柱稳定性改善。
穆晨晨拓源贾帅军孟羿彬贺欣郝定均
关键词:骨质疏松综合保守治疗骨桥临床疗效
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影响椎体骨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580例行单节段PKP治疗的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手术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两种检验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骨愈合的因素。结果 580例患者中术后共29例(5%)出现骨延迟愈合,从551例椎体正常愈合组中选取29例患者,以性别和年龄为匹配条件与骨延迟愈合组中的患者进行配对。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低骨密度值(OR=0.114,95%CI:0.014~0.900)、存在椎体内裂隙征(OR=35.88,95%CI:1.690~762.034)和高椎体高度恢复率(OR=4.053,95%CI:1.217~13.496)是导致术后骨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OVCFs患者PKP术后骨延迟愈合可能与术前患者骨密度、椎体内裂隙征、椎体高度恢复率明显相关。
贺欣郝定均吴起宁
关键词:椎体延迟愈合
利用骨水泥剂量和骨水泥分布评价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手术效果的临床数据研究被引量:56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视觉模拟评分(VAS)恢复状态下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探索骨水泥量、手术效果与术后疼痛恢复度三者间的联系,得出一个适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最佳骨水泥量和分布配比方式。方法据手术前后VAS分差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了单椎体PKP手术的患者分成优良组和非优良组。分析骨水泥量和分布对不同恢复状态患者的诊断效果、骨水泥量和分布与手术后各优良指标的相关性,探索骨水泥人注的安全性。结果共77例优良者和143例非优良者纳入研究。优良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分布、椎体高度优良率和后凸改善角度均明显高于非优良组(P〈0.05)。ROC曲线示不论骨水泥的剂量大、小,扩大骨水泥分布面积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且小剂量骨水泥合并广泛骨水泥分布面积和大剂量骨水泥合并局限骨水泥分布面积具有同样的术后优良效果(χ2=2.880,P=0.090)。当骨水泥量一定,骨水泥分布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改善角度存在正相关关系(χ2=0.207,P〈0.01;r。=0.159,P=0.02)。结论在判别不同恢复状态的PKP患者中骨水泥分布的诊断价值要优于骨水泥量。PKP手术中推荐使用广泛骨水泥分布(面积比≥0.49)伴小剂量骨水泥。
贺欣郝定均吴起宁
关键词:骨黏合剂椎体成形术疼痛测定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9~66岁,平均(40.6±15.0)岁。病灶累及椎体数目均为单节段。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腰背部局部疼痛,其中13例术前存在持续发热。终末随访时行标准布氏杆菌凝集法、X线及CT检查,评估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治愈及融合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00~140 min,平均(122±15)min;术中出血量300~650mL,平均(482±118)mL。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的病例。13例术前存在持续发热的患者,术后10d均未再出现明显发热。随访时间12~47个月,平均随访(18.6±5.7)个月。术后10d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平均(6.60±0.89)分改善至(2.40±0.63)分,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为(1.70±0.3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由术前的平均(77±4)分改善为终末随访时(12±5)分。末次随访未见布氏杆菌原位复发且所有患者植骨均成功融合。结论对于单节段受累的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单纯后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应用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较小的创伤加快疾病的恢复、重建病椎的稳定性。
贺欣张嘉男刘继军王文涛孟羿彬黄云飞王欣文吴起宁郝定均
关键词: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后路手术治疗
后路寰枢关节融合治疗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疗效32例报告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行寰枢关节融合+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伴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32例于我院脊柱外科行BI并AAD后路切开复位寰枢关节植骨融合+寰枢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手术时间120~260 min,平均190 min;出血量160~350 ml,平均230 ml。1例于术后出现枕大神经刺激症状,经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患者无特殊不适。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颈椎X线、CT和MRI检查。术前及术后5天在三维CT上测量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和延髓颈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进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术后跟踪随访中定期复查三维CT,直至骨性融合。结果本组随访6~19个月,平均(15.42±2.63)个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末次随访中,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JOA评分术前11.9±1.7,术后1周14.7±2.4、ADI、CMA较术前测量值均有所改善,术前为(114.3±11.7)°,术后为(151.1±9.6)°,ADI术前(9.2±1.5)mm,术后为(1.6±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行寰枢关节融合+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BI伴AAD,同时完整保留C;神经根,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项技术也可以扩展到其它需要行寰枢关节融合的疾病中去。
孟羿彬穆晨晨贺欣张嘉男黄云飞郝定均张新亮
关键词:脱位脊柱融合术颅底凹陷症
氨甲环酸浸渍明胶海绵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腰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逐渐得到重视,但如何减少术后引流量较大导致的输血及住院时间延长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浸渍可吸收明胶海绵局部止血对腰椎多节段手术患者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行双节段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80例。在关闭切口前随机将浸有氨甲环酸的明胶海绵应用于腰椎显露伤口中(试验组)或不做该止血措施(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终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入院人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共7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试验组35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中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术后平均总引流量、引流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13±127]ml vs[329±152]ml,[2.5±0.3]d vs[3.5±0.3]d,[3.1±0.7]d vs[4.1±0.7]d,P<0.05)。两组病例在出院后30 d内未出现局部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未发现因相关并发症再入院者。结论:腰椎多节段手术中采用氨甲环酸浸渍可吸收明胶海绵止血可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长。
张嘉男刘继军贺欣孟羿彬黄云飞吴起宁高林杨光郝定均
关键词:氨甲环酸明胶海绵腰椎手术引流量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A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并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5例,根据术后12周内是否发生AS,分为AS组(36例)和非AS组(59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手术节段、术前颈痛情况、术前JOA评分、JOA改善率、PSQ评分、术前颈椎曲度、术后颈椎曲度、颈椎曲度丢失度、术后早期颈项肌功能锻炼情况等,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术后AS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评价颈项肌功能锻炼对AS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AS的发生率为37.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术后早期功能锻炼、PSQ评分、颈椎曲度丢失度是AS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P≤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PSQ评分、颈椎曲度丢失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因术中椎旁肌剥离较多,术后易发生AS,且PSQ评分、颈椎曲度丢失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要对具有以上因素的患者予以密切关注,并在术后及时观察、指导康复锻炼,以降低AS的发生率。
李辉郝定均刘鹏贺欣刘团江刘继军吴起宁孙宏慧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经腹膜外Enbloc技术在腰椎肿瘤中的应用及手术技巧
[目的]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ES)一改传统分块切除脊椎肿瘤的方式,将脊椎分为前后两部分予以完整切除.Enbloc技术在脊柱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探讨在前路如何在腹膜外行椎体分离、切除并行人工椎体置换的技巧.
吴起宁郝定均贺欣孟羿彬黄云飞
关键词:腹膜外腰椎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