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刚 作品数:13 被引量: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螺旋CT重建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究螺旋CT重建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接受螺旋CT重建扫描检查,获取轴位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标准进行分类,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比较术前两种影像对踝关节骨折分型鉴别诊断准确性差异,分析术后两种影像对手术复位与内固定置入质量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踝关节骨折分型鉴别诊断准确率为97.73%(86/88),明显高于轴位图像的88.64%(78/88)(P<0.05);三维重建图像评估踝关节骨折复位、内固定置入质量为非解剖复位及置入不满意率均明显高于轴位图像(P均<0.05)。结论螺旋CT重建可通过提供直观且全面的诊断与治疗信息,为临床治疗决策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王自力 常刚 万青红关键词:螺旋CT重建 踝关节骨折 对比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在治疗Pilon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系统地对比在Pilon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使用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Pilon骨折的治疗中,与解剖钢板比较,锁定钢板的疗效更佳,可普及. 王自力 常刚 万青红关键词:PILON骨折 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 疗效 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膝正中切口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入路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ROM、CRT时间、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利于关节面复位,术后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效果优于膝正中入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 王自力 常刚 万青红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单侧钢板结合空心钉固定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侧钢板结合空心钉固定治疗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2例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用抽签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 王全收 王自力 常刚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状况、影像学检查结果及She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背伸、掌屈、尺偏、桡偏值分别为(69.66±7.23)°、(58.42±11.37)°、(22.12±3.62)°、(33.88±5.02)°,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桡骨高度、尺倾角、掌倾角分别为(13.66±2.65)°、(22.81±2.52)°、(11.03±2.13)°,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为63.4%、7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有效果,但内固定架可以更好的增加背伸、掌屈、尺倾角、掌倾角值,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王自力 常刚 万青红关键词:钢板螺钉 桡骨远端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门诊收治的78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优良率(82.05%)较对照组(61.54%)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6%)较对照组(17.9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自力 常刚 万青红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脱位 组合式外固定架 有限切开内固定 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比较 2017年 目的比较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骨科收治并得到有效随访的87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年龄、合并症等基础情况,分为空心螺钉内固定组(Internal Fixation,IF组)2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Femoral Head Arthroplasty,FHA组)3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组)28例。观察3组围手术期基本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住院费用,术后随访2年,观察3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3组住院时间、手术住院费用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较FHA组、TH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出院后有效随访2年,IF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71.43%)较THR组(92.86%)低,差异显著(P<0.05),FHA组优良率(80.65%)居中。(2)FHA组远期并发症率9.68%,较THR组32.14%低,差异显著(P<0.05),IF组远期并发症率17.86%居中。结论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各有优缺点,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选取手术方式,提高治疗可靠性。 万青红 王晓光 常刚 高文博关键词: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IF THR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经腓骨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5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B组97例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B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B组AOFAS踝-后足评分高于A组,整体预后情况优于A组(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较经腓骨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更好。 万青红 常刚 高文博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 内固定 后外侧入路 钛制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钛制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髌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钛制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3.94%)高于对照组(69.70%)(P<0.05);术后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相较于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6个月,两组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问卷(OKS)评分相较于术前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多(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24.24%)(P<0.05)。结论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相比,钛制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可使髌骨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得到该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常刚 高文博 王自力关键词:髌骨骨折 内固定术 张力带 PFAN内固定术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PFAN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收治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28例。对照组通过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AN内固定术),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2、P=0.001);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t=3.571、t=13.068,t=12.590、t=8.608),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PFAN内固定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骨折愈合。 王晓光 高文博 常刚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