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菲

作品数:30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病毒
  • 6篇猪流行性腹泻
  • 6篇流行性
  • 6篇流行性腹泻
  • 6篇腹泻
  • 5篇蛋白
  • 5篇猪流行性腹泻...
  • 5篇猪源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性腹泻病
  • 5篇流行性腹泻病...
  • 5篇腹泻病
  • 5篇腹泻病毒
  • 5篇杆菌
  • 4篇原体
  • 4篇支原体
  • 4篇嗜血支原体
  • 4篇犬病
  • 4篇伪狂犬病
  • 4篇流行病学

机构

  • 30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浙江省动物疫...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宁波鄞州中铭...

作者

  • 30篇苏菲
  • 28篇徐丽华
  • 28篇袁秀芳
  • 27篇李军星
  • 21篇余斌
  • 5篇石团员
  • 5篇付媛
  • 4篇王德前
  • 4篇王一成
  • 4篇杨富文
  • 2篇郝力力
  • 1篇赵灵燕
  • 1篇方维焕
  • 1篇胡松华
  • 1篇肖琛闻
  • 1篇张传亮
  • 1篇舒琦艳
  • 1篇余兴龙
  • 1篇吴润
  • 1篇柴娟

传媒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禽种业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18年
以纯化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按照常规方法融合、筛选,最终获得2株抗TGE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2G7和2C2。2株单抗亚类均为Ig G1,腹水的间接ELISA效价均为1∶108。2株杂交瘤细胞连续培养20代,各代次的上清效价保持不变,均为1∶12 800,说明2株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稳定。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发现,制备的2株单克隆抗体能与感染TGEV的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在胞浆和细胞膜上有亮绿色荧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2株TGEV N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遗传稳定,分泌的抗体敏感性高,为TGEV病原检测奠定了基础。
王赛苏菲苏菲袁秀芳徐丽华李军星
关键词: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重组N蛋白单克隆抗体
副猪嗜血杆菌comC基因遗传进化及其与菌株血清型和潜在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为探索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分类与其临床致病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对2009-2017年分离的148个菌株进行comC基因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探讨部分潜在毒力基因、血清型以及临床致病力等与基于comC基因的菌株遗传进化的相关性。基于comC基因的进化树分析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形成2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在分支Ⅰ中又形成2个亚群Ⅰ-A和Ⅰ-B。4个潜在毒力基因在comC进化树各分支中的分布模式具有明显差异,Ⅰ-A分支中hsdS、hsdR及ompP2基因检出频率较高,而fhuA基因检出频率较低;Ⅰ-B分支中fhuA及ompP2检出频率较高,而hsdS、hsdR检出频率较低;分支Ⅱ中只有ompP2检出频率较高,fhuA、hsdS和hsdR的检出频率都较低。血清型分布在各分支中也有明显差别,血清4,5,12,13,14型主要分布于分支Ⅰ中;而血清1,2,7型主要分布于分支Ⅱ中。系统感染分离菌株在3个分支中分布较均匀,但93.8%的心包液分离菌株位于分支Ⅰ中,且主要位于Ⅰ-A分支。因此,comC进化树各分支中潜在毒力基因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表明基于comC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对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但系统感染分离株与基于comC基因的遗传进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为探索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类方法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提供新的信息。
李军星徐丽华苏菲余斌袁秀芳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遗传进化血清型毒力基因
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gapA基因的克隆及分子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本实验室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浙江省存在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CMh)的流行。为进一步确认该新种CMh,本研究设计兼并引物获得CMh gapA基因部分片段,通过Genome walking的方法获得了全基因cmh-gapA,大小为1 008 bp。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表明cmh-gapA与犬M.haemocanis的gapA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74.6%。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Mh与犬、猫的嗜血支原体位于同一分支,与M.suis和M.parvum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CMh作为新种猪源嗜血支原体提供佐证,并为猪源嗜血支原体GADPH蛋白功能研究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付媛石团员陈建祥徐丽华袁秀芳苏菲李军星杨富文方维焕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嗜血支原体
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23年
本研究旨在调查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毒力基因特征。采用标准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2014-2021年共分离到137个携带ETEC黏附素或肠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其中禁抗后平均每年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是禁抗前的2倍。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Tb(129/137,94.2%)最常见,其次是STa(64/137,46.7%)和LT(62/137,45.3%);黏附素基因以F18(56/137,40.9%)最占优势,其次为K88(28/137,20.4%),未检测到K99和987P及F41等黏附素。上述137个临床分离株中共检测到16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平均每8.6个菌株产生一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其中39.4%的菌株仅携带肠毒素基因,检测不到经典的黏附素基因,而1.5%的菌株则与之相反。共有81株菌同时检测到肠毒素和黏附素基因,占检出总数的59.1%。在所有被检测的生长阶段,肠毒素STb均为检出率最高的肠毒素,且随着日龄增加检出率逐渐降低。黏附素F18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提高;K88黏附素在各个生长阶段均能检出,尤其在产房仔猪中检出率最高。口腔灌服不同毒力因子模式ETEC菌株对小鼠的致死率介于0~40%,攻毒7 d后不同组的小鼠肠内容物中攻毒菌株的带菌率介于0~100%。综上所述,饲料禁抗后浙江省腹泻猪群中ETEC分离率明显上升,所携带的肠毒素以STb为主,黏附素以F18为主。菌株的毒力因子模式复杂,对小鼠的致病力及在小鼠体内的持续存活能力有明显差异,说明小鼠作为猪源ETEC的传播媒介作用在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
陈怡洁袁秀芳徐丽华余斌苏菲叶十一卢碧凯蒋利明张晖李军星
关键词:肠毒素基因
浙江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掌握浙江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流行病学特点和遗传变异情况,应用PCR检测方法,对2018年浙江地区猪场采集的临床疑似病料进行PCV2检测,并对部分阳性病料进行全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ORF 2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29份临床疑似样品中,PCV2阳性率27.4%(90/329),其中宁波地区阳性率最高,为52%;保育猪和肥育猪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8.8%(64/165)和68.8%(11/16)。选取7份病料进行全基因组扩增,每个毒株随机挑选3个或4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共得到22个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22株病株同源性为93.3%~99.8%,与16个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3.5%~99.8%。根据遗传进化树分析,22个毒株分别处于3个分支,其中6株PCV2a,6株PCV2b,10株PCV2d,说明目前浙江地区PCV2d是优势毒株。ORF 2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ORF 2核苷酸同源性较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低,3个分支分别处于PCV2b、PCV2d和PCV2e,预示浙江地区流行毒株可能在向PCV2e转变。本研究掌握了PCV2在浙江地区的流行动态,为浙江省PCV2疫苗株的选择和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丽华蓝胜芝余斌李军星张鹏超李宝臣苏菲袁秀芳
关键词:全基因组流行病学调查遗传变异分析
2016—2020年浙江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在浙江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2016—2020年采自浙江省不同地区猪场的1725份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临床病料进行PCV2的病原学检测,同时对部分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16株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CV2检测阳性的样品有359份,平均阳性率为20.8%,2016—2020年PCV2阳性率分别为38.1%、23.2%、24.1%、12.5%和10.7%;测序所得PCV236个全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0%~99.9%,与国产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4.7%~98.5%,与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2.9%~99.8%;遗传进化分析显示PCV236个全基因序列可分为3个基因型,其中11株为PCV2a型,8株为PCV2b型,17株为PCV2d型,PCV2d为优势基因型;ORF2基因全长分别为705 bp(16株)和702 bp(20株),相互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8.7%~100.0%,与国产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0.2%~99.6%,与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5.0%~100.0%。Ca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36株序列除了唯一糖基化位点呈高度保守外,存在较多的点突变,且不同基因型具有其代表性突变位点,优势基因型PCV2d的特异性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I^(53)、N^(68)、L^(89)、T^(121)、R^(168)、I^(215)。本研究为浙江地区PCV2的免疫预防提供了参考,为新型疫苗的研制积累了有效材料。
徐丽华苏菲李军星余斌叶十一杨富文邓利荣毛慧敏袁秀芳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全基因组CAP蛋白分子流行病学
人参茎叶皂苷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参茎叶皂苷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人参茎叶皂苷溶于水中,作为内水相;将聚乳酸羟基乙酸溶于有机溶剂中,作为油相;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作为外水相;将内水相加入至油相中,经超声处理,得到油包水型初乳...
苏菲薛银袁秀芳李军星徐丽华余斌
文献传递
胸腺五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奶样主要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不同剂型胸腺五肽(TP-5)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在杭州某牧场中选取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在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缓释剂(含4mg TP-5)、TP-5水针剂(含4mg TP-5)以及生理盐水各2mL;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的第4、7、14和21天,无菌采集试验乳区奶样,利用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奶样中体细胞的数量,利用实验室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检测感染细菌种类、利用试剂盒检测NAGase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等奶样的主要指标来探究不同剂型胸腺五肽(TP-5)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TP-5能够减少感染的乳腺数量,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NAGase活性,并提高IL-2和IFN-γ的表达水平。相比于水针剂,缓释剂的治疗效果更好。因此,TP-5缓释剂对于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薛银张传亮胡松华苏菲吴贇竑柴娟裘丞军袁璐朱琳陈洁赵灵燕
关键词:胸腺五肽奶牛隐性乳房炎
一例犬弓首蛔虫和球虫混合感染的病例被引量:1
2017年
对一例幼犬蛔虫和球虫混合感染引发血便的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实验室测试板检测排除了犬细小病毒、冠状病毒和犬瘟热病毒感染,检查犬粪便初步鉴定为犬蛔虫感染,再对犬蛔虫的成虫和虫卵形态进行观察,鉴定为犬弓首蛔虫,对其进行治疗后,犬只腹泻和血便症状减轻,但未治愈。再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发现有大量球虫卵囊,每克粪便卵囊数(EPG)达2.17×10~4个,卵囊观察确诊为等孢球虫。采用地克珠利和蒙脱石散治疗5 d后,犬只腹泻、血痢症状消失,7 d后显微镜检粪便中无蛔虫虫卵和球虫卵囊。
付媛徐丽华石团员苏菲杨富文袁秀芳舒琦艳王德前
关键词:血便
副猪嗜血杆菌CDT三顺反子的表达、组装及生物学活性
2024年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的常见病原菌,以异源三聚体形式分泌到胞外环境的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CDT)是该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制备完整的重组CDT对于其功能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构建了可用于同时表达CDT 3个亚基的三顺反子重组质粒,优化了完整毒素三聚体的体外组装及纯化方法,并验证了重组三聚体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CDT 3个亚基以CdtA/CdtB/CdtC-his方式组合时,按0.1 g/L等体积混合,在PBS中以尿素浓度梯度透析时组装效果最好。构建的重组三顺反子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可以同时表达出比例相当的3个CDT亚基,并且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包涵体离心粗纯化后,即可用于重组三聚体CDT的组装。组装的三聚体CDT经亲和层析及分子筛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完整毒素。完整毒素可以引起Marc145细胞体积明显膨胀,且分裂周期停滞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副猪嗜血杆菌重组CDT完整毒素制备方法,所制备的CDT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李军星余斌徐丽华苏菲叶十一袁秀芳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