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蕊

作品数:22 被引量:304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
  • 4篇血小板
  • 4篇细胞
  • 4篇梗死
  • 4篇病患
  • 3篇动脉
  • 3篇型心
  • 3篇疗效
  • 3篇高血压合并
  • 2篇单核
  • 2篇地平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

机构

  • 20篇武警后勤学院...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石蕊
  • 12篇姜铁民
  • 11篇李玉明
  • 10篇张建起
  • 7篇赵季红
  • 5篇郭琼
  • 4篇周欣
  • 4篇曾山
  • 3篇卢芮伊
  • 3篇孙海英
  • 3篇刘军翔
  • 3篇张娟
  • 3篇杨琴
  • 2篇姬文婕
  • 2篇梅金平
  • 2篇杨国红
  • 2篇陈少伯
  • 2篇梁国庆
  • 2篇王燕
  • 2篇李东霞

传媒

  • 5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可地尔在冠心病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的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在冠心病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95例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1、6、12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及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并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测评。【结果】(1)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在出院后1、6、12个月时,尼可地尔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1个月:(4.57±1.02)vs.(6.00±0.78),P<0.05;6个月:(3.50±1.04)vs.(4.00±0.80),P<0.05;12个月:(2.17±0.99)vs.(3.80±0.64),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1个月:(4.67±0.88)vs.(6.41±1.18),P<0.05;6个月:(3.28±0.81)vs.(4.76±0.78),P<0.05;12个月:(2.28±0.80)vs.(3.38±0.74,P<0.05)],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1个月:(19.98±2.53)vs.(24.32±2.74),P<0.05;6个月:(16.19±1.47)vs.(19.8±1.44),P<0.05;12个月:(11.50±1.04)vs.(15.54±1.00),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测评中,尼可地尔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有更高积分(55.89±1.23)vs.(52.71±1.01),P<0.05,心绞痛发作情况表现类似(45.46±1.77)vs.(41.92±1.23),P<0.05。(2)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多支病变不完全血运重建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郭琼张建起石蕊姜铁民
关键词:尼可地尔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miR-223和mir-96差异表达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研究
研究目的:目前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主要与血小板反应活性存在个体差异有关,因此需要对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进行血小板反应活性的监测。但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反应活性判定的各种实验诊断标准尚未达成一致。微小R...
石蕊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
四色流式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建立基于四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各亚群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的方法,并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各亚群MPA的变化特点。方法:本研究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25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依据单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标志性分子CD86、CD14、CD16和CD41对单核细胞亚群和MPA进行四色的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利用抗CD86-PE-Cy5圈出总的单核细胞(总Mon)群,利用抗CD14-FITC和抗CD16-PE将总Mon分为:经典型(CD14++CD16-,Mon1)、中间型(CD14++CD16+,Mon2)和非经典型(CD14+CD16++,Mon3)3个亚群,最后应用CD41-PE-Cy7分析总Mon和各个亚群的MPA,并应用Flow-count TM荧光微球对各个亚群及MPA的绝对量进行计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及各亚群MPA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Mon2和Mon3所占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on1和总Mon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总MPA和Mon2相关MPA所占百分比和绝对计数亦显著增高(P<0.05),而Mon1相关MPA和Mon3相关MPA的百分比及绝对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D14、CD16、CD86和CD41的四色流式分析能够有效定量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及各亚群MPA。中间型单核细胞及其形成的MPA水平显著升高,为临床上冠心病患者的诊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杨国红卢芮伊孙海英张玲姬文婕周欣石蕊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单核细胞亚群血小板流式细胞术
Sonoclot凝血分析法评价冠心病血小板氯吡格雷反应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Sonoclot凝血分析法评价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反应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用Sonoclot凝血分析法和舒血管刺激磷蛋白(VASP)法检测血小板反应性。以血小板VASP测定的血小板反应指数≥50%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标准,探讨Sonoclot凝血分析法与血小板VASP磷酸化法的相关性。结果 Sonoclot凝血分析法中ADP和NON通路中凝血速率差值与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r=0.22,P<0.05);血小板功能的差值与血小板VASP磷酸化呈正相关(r=0.38,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onoclot凝血分析法判定氯吡格雷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67(P<0.01),敏感度为72.34%,特异度为57.14%。结论 Sonoclot凝血分析法与血小板VASP磷酸化法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用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评价。
孙海英周欣卢芮伊杨国红郭兆增石蕊曾山姬文婕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冠心病凝血功能血小板反应性流式细胞术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因CHF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选取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检查,检测GDF-15及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随访2年,记录观察组随访期间发生的心力衰竭相关不良事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水平对CHF的诊断价值及CHF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629.3(1250.1,2200.3)ng/L vs 839.7(725.0,880.5)ng/L,P<0.05];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与NT-proBN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r=0.682,0.326,P<0.05)。血清GDF-15和NT-proBNP诊断CH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23和0.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者联合AUC为0.829,两者联合优于GDF-15或NT-proBNP单一指标(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0%,两者联合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GDF-15水平对CHF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与NT-proBNP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张建起梅金平石蕊郭琼杨琴张娟徐文超
关键词:心力衰竭ROC曲线转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对小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对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单支小血管(≤2.5mm)病变患者共237例,其中,IVUS指导下介入治疗的患者105例(Ⅰ组),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介入治疗的患者132例(Ⅱ组)。分析2组患者基线资料、病变特点、介入治疗及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和再狭窄情况。结果2组患者介入治疗均成功,Ⅰ组和Ⅱ组置入支架直径[(2.50±0.40)mmvs(2.34±0.37)mm]、支架长度[(28.75±7.77)mmvs(35.78±10.45)mm]、支架高压后扩张(91.4%vs55.3%)和支架内再狭窄(1.9%vs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P=0.000,P=0.042);2组串联支架、CAG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及随访1、3和6个月期间,均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小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IVUS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张建起石蕊王燕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再狭窄
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在肌钙蛋白阴性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分布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与血小板形成的聚集体在肌钙蛋白阴性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11年11月-2012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66例肌钙蛋白阴性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以枸橼酸钠抗凝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血小板以及淋巴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数量和比例。并采用相同方法对51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进行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检测。【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计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 162 cells/μl(6 748-12 925)vs.5 911 cells/μl(4 722-7 252),P〈0.001;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下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23.25%(14.01%-40.40%)vs.17.88%(14.23%-24.25%),P〈0.05],而粒细胞[9.06%(7.15%-11.48%)vs.9.50%(8.14%-11.30%),P=0.470]和淋巴细胞[7.32%(6.14%-8.94%)vs.7.23%(5.57%-8.03%),P=0.321]与血小板聚集体百分比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肌钙蛋白阴性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其中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增高更为明显,提示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对于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葛兰周欣孙海英卢芮伊石蕊曾山姜铁民李玉明
关键词:冠心病
2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2种导管消融术式治疗短病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优劣性。方法 56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病程<2a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根据消融术式分为2组,24例行环肺静脉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PVI+3线组),32例行CPVI+左心房顶部+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CPVI+2线组);观察2组消融手术总时间、CPVI时间、线性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结果 CPVI+2线组消融手术总时间、线性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明显少于CPVI+3线组(P<0.05);CPVI+2线组术后复发率为40.6%,CPVI+3线组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发生率CPVI+2线组(3.1%)明显低于CPVI+3线组(25.0%)(P<0.05)。结论对短病程持续性房颤患者,CPVI+左房顶部线+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的策略临床综合疗效好。
王莹赵鹏姜铁民赵季红陈少伯梁国庆石蕊曾山
关键词:心房颤动电生理学导管消融射频电流线性消融
联合降压对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正>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降压治疗同时,血浆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探讨两者联合抑制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01例,随机分...
赵季红姜铁民石蕊付莉刘军翔李玉明
关键词: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构氨氯地平
文献传递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被引量:211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52例),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8)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n=36)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同期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定为非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n=94例,女39例,男55例)。入选患者均在入选及随机治疗6个月后,于清晨空腹卧位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复发心绞痛和血运重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的近期疗效相近,均可通过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内皮功能等协助改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石蕊姜铁民赵季红陈少伯孙婧李玉明
关键词:冠心病瑞舒伐他汀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