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迪

作品数:59 被引量:178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胰腺
  • 11篇腺癌
  • 11篇基因
  • 10篇胰腺癌
  • 10篇肝硬化
  • 9篇淋巴
  • 9篇骨髓
  • 9篇干细胞移植
  • 8篇肿瘤
  • 8篇自体
  • 8篇细胞移植
  • 7篇转染
  • 7篇自体骨
  • 7篇自体骨髓
  • 7篇自体骨髓干细...
  • 7篇自体骨髓干细...
  • 6篇代偿
  • 6篇失代偿
  • 6篇失代偿期

机构

  • 56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9篇王迪
  • 50篇郭晓钟
  • 40篇李宏宇
  • 29篇赵佳钧
  • 22篇邵晓冬
  • 19篇崔忠敏
  • 18篇任丽楠
  • 12篇吴春燕
  • 11篇陈江
  • 9篇刘峰
  • 7篇徐建华
  • 6篇姚辉
  • 5篇秦海明
  • 5篇宋福林
  • 5篇刘民培
  • 4篇程琳
  • 4篇刘旭
  • 3篇邵晓东
  • 3篇邹德莉
  • 3篇许文达

传媒

  • 6篇沈阳部队医药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5篇现代消化及介...
  • 4篇中国消化内镜
  • 4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胰腺病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十四届全军...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细胞与胰腺癌-树突融合细胞激发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6年
目的比较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总RNA电转染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DCMiaPaCa-2融合细胞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能力的差异。方法自6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培养DC。使用电穿孔法将MiaPaCa-2细胞总RNA转染DC,使用细胞融合方法将胰腺癌MiaPaCa-2细胞抗原负载DC,以未负载抗原的DC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E-MUC/FITC-CD86抗体双标细胞评估融合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转染各组DC存活率;混合细胞培养法评价各组DC体外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DC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CTL因子释放量。结果采用PEG-DMSO诱导的DC与MiaPaCa-2的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和MUC1分子,CD86与MUC1双阳性表达率为(42.3±7.30)%;融合细胞组D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转染后96h的存活率降低至62.81%,而MiaPaCa-2总RNA转染组DC细胞存活率稳定在85%左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aPaCa-2总RNA 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指数(DC:T=1:10)为8432±611.25,显著高于DC-MiaPaCa-2融合细胞(DC:T=1:10)5672±107.51(P<0.05);且MiaPaCa-2总RNA转染DC激发特异性CTL分泌IL-12p70、IL-10和IFN-γ细胞水平亦显著异于DC-MiaPaCa-2融合细胞(P<0.05)。结论胰腺癌细胞总RNA转染DC较胰腺癌-树突融合细胞有更强的体外抗原特异性CTL激发能力。
陈江李宏宇王迪许文达郭晓钟
关键词:树突细胞RNA转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小肠疾病诊疗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郭晓钟王迪
关键词:小肠疾病影像技术内镜
肝癌组织中bcl-xL mRNA的表达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通过抗凋亡基因bcl-xL在正常肝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关系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该基因控制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应用Northern blot分析法对正常肝和肝癌组织中bcl-xL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对肝癌患者bcl-xL mRNA表达水平同临床资料关系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95%(20/21)肝癌组织bcl-xL mRNA明显呈低表达,密度测定分析法显示:肝癌组织bcl-xL mRNA水平(2.43±2.22)较正常肝组织(8.50±5.74)低3.5倍(P=0.0002)。肝癌组织中bcl-xL mRNA水平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和分期无关。 结论:抗凋亡基因bcLxL在正常肝和肝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提示该基因在此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肝癌发展的不同阶段尚无明显相关。
郭晓钟邵晓冬徐建华赵佳钧李宏宇王迪
关键词:肝癌组织BCL-XLMRNA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5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02例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任何痛苦和并发症。其中172例患者发现阳性病变,病变检出率为85.1%(172/202),158例患者明确小肠疾病的病因,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率为78.2%(158/202)。所检出的疾病包括糜烂、溃疡、血管发育异常、憩室、克罗恩氏病、息肉及肿瘤等。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无痛、安全、有效,无任何并发症,诊断率较高,对小肠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李宏宇郭晓钟赵佳钧王迪刘峰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
动态M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探讨动态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疑诊慢性胰腺炎患者动态MRCP和ERCP的检查结果。结果10例患者动态MRCP检查全部成功,无任何并发症;ERCP失败1例,2例出现并发症。动态MRCP诊断慢性胰腺炎8例,ERCP诊断慢性胰腺炎7例。结论动态MRCP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率较高,无相关并发症,无痛苦,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可取代ERCP检查。
李宏宇郭晓钟张丹阳赵佳钧王迪吴春燕崔忠敏
关键词: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慢性胰腺炎
福松治疗成人慢性功能性便秘1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王迪郭晓钟刘冰熔
关键词:福松药物治疗成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缓泻剂
55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2011年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迅速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比在血液和其他器官明显增多。而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引起肝组织发炎。目前已发现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多达600余种,几乎遍及各种药物,
任丽楠郭晓钟崔忠敏李宏宇王迪赵佳钧姚辉邹德莉
关键词:肝毒性
CD133+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分离骨髓干细胞后CD133+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病例39例,其中CD133+细胞含量不足2%的22例,CD133+细胞含量超过2%(含2%)的17例。分析上述病例术后2~4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在CD133+细胞含量不足2%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和白蛋白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在CD133+细胞含量超过2%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的提升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本组病例中CD133+细胞含量的不同并未明显影响术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恢复水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影响胆汁的排泌。
邵晓冬郭晓钟王迪邹德莉任丽楠
关键词:CD133干细胞肝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分析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其中肝炎肝硬化56例、酒精性肝病2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年龄26~67岁。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置管移植入肝脏,在移植后2、4、8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改善、Child—Turcotte-Pugh分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后第4周,患者血浆白蛋白由(32.91±5.58)g/L升至(38.32±6.45)g/L,丙氨酸转氨酶由术前(96.92±83.91)U/L降至(73.48±18.46)U/L(P〈0.01)。凝血酶原时间从移植前的(16.66±3.91)S逐渐下降至移植后的(15.52±3.35)S,纤维蛋白原从(2.22±0.88)g/L逐渐升高至(2.58±0.88)g/L。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食欲改善、体力好转72例(92.3%),腹水减少或消失及下肢浮肿减轻70例(89.7%),腹胀减轻68例(87.2%)。近期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郭晓钟王迪邵晓冬赵佳军李宏宇崔忠敏刘峰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肝硬化
浓缩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240例分析
目的难治性腹水是肝硬化患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之一。采用常规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每次只能放腹水约2000ml,且需反复操作,增加腹腔感染机会。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科于2001年4月~2007年1 月共对24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赵佳钧郭晓钟李宏宇王迪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