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胜

作品数:63 被引量:524H指数:14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历史地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巢湖
  • 8篇丹霞
  • 8篇丹霞地貌
  • 8篇地貌
  • 5篇遗址
  • 5篇全新世
  • 5篇旅游
  • 5篇湖泊沉积
  • 5篇湖流
  • 5篇教学
  • 5篇巢湖流域
  • 4篇地理
  • 4篇地质
  • 4篇土壤
  • 4篇孢粉
  • 4篇旅游资源
  • 3篇地质公园
  • 3篇地质旅游
  • 3篇地质旅游资源
  • 3篇地质学

机构

  • 35篇皖西学院
  • 24篇安徽师范大学
  • 20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蚌埠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滁州学院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63篇张广胜
  • 18篇王心源
  • 14篇朱诚
  • 11篇郝李霞
  • 9篇李中轩
  • 8篇欧阳杰
  • 7篇谭绿贵
  • 7篇吴立
  • 7篇马春梅
  • 6篇朱光耀
  • 6篇朱青
  • 6篇孙贤斌
  • 6篇李祥
  • 6篇李兰
  • 5篇何慧
  • 5篇俞锦标
  • 5篇朱旺生
  • 4篇彭华
  • 4篇高超
  • 4篇郑朝贵

传媒

  • 11篇皖西学院学报
  • 4篇第四纪研究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地理学报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污水厂尾水有机污染物重组酵母菌雌激素活性检测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厂尾水有机污染物重组酵母菌雌激素活性检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串联使用HLB和C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污水样品中的混合有机污染物;S2、将所述固相萃取获得的混合有机污染物浓缩液通过氮吹仪氮吹至充...
王永坤张秋亚马晓妍张广胜韩邦兴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的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预测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灰色预测与马尔科夫链预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基于灰色一马尔科夫洪灾发生年份预测,以巢湖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为认识水文规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与马尔柯夫链预测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的,两者的结合可以避免考虑其他多种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预测精度高,其预测结果更可靠;本文研究的洪涝灾害发生年份的预测模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供有关部门与气象台站参考使用。
李祥王心源李玉龙张广胜章敏
关键词:灰色预测马尔科夫链洪涝灾害巢湖流域
湖北辽瓦店遗址地层中多元素指标对古人类活动的记录被引量:9
2008年
用ICP-AES和XRF方法测试了湖北辽瓦店遗址T0709地层中对人类活动有指示意义的元素含量,恢复了夏代以来遗址地层记录的人类活动特征:(1)夏代文化层(250~325cm)时期是整个剖面的最湿热阶段,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干扰相对有限,生态系统良好。(2)东周文化层下段(205~250cm)仍是相对湿热的环境,磁化率大幅上升,人类活动的强度加大。其中220cm处的K、Mn、Sr、Ba含量骤降,说明该层段可能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曾被废弃。而在205cm处地层中8种元素的含量快速升高,表明在下东周文化层中期人类活动异常频繁。东周文化层上段(120~205cm)气候变冷、风化作用减弱,Pb含量的异常和Cu含量高值暗示遗址有青铜器制造活动的遗迹。(3)明清文化层(70~120cm)时期气候干冷。本期地层中除Cu含量无显著变化外,Ba、Ca、P、Pb、Sr、Mn、K均有高值层位,而且本层位磁化率较高,这表明该时期人类活动的繁荣。同时,本层中含有陶片和瓷片以及较高的Pb含量,说明遗址在明清时期曾有瓷器作坊的历史;而Cu含量的低值则表明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已丧失了原有的地位。
李中轩朱诚王然欧阳杰张广胜马春梅
关键词:古人类活动
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在总结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中学地理教学需要,分析了案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的一般过程;探讨了地理生活常识案例、乡土地理知识案例、地理时事事件案例和区域地理典型案例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和运用及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指出了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旨在对中学地理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郝李霞张颜颜张广胜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地理教学
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被引量:22
2006年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特尔菲专家评价等方法,对巢湖市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地质旅游资源在巢湖市旅游开发中的地位与潜力,提出了对该区地质旅游资源进一步规划和开发的途径和措施.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开发巢湖市地质旅游资源,推动巢湖地质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张广胜王心源何慧夏林益
关键词:地质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地质公园
马鞍山市向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恢复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通过对马鞍山市向山区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对本区生态环境要素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后的生态环境恢复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该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张广胜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环境恢复环境保护
一种石斛栽培用基质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栽培用基质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适合石斛生长的基质进行清洗、消毒;S2:对清洗消毒后的基质进行粉碎、混合;S3:对混合后的基质进行发酵,并再次进行彻底消毒;S4:将发酵完成的基质进行切割、...
宋浩胡娟娟朱旺生王洁孙贤斌程涌泉张广胜
刍论矿床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兼谈霍邱铁矿开展水文地质研究的必要性被引量:9
2010年
矿床水文地质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床学、采矿学等多门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边缘地质学科。矿床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查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其次是科学判别矿床地下水水源,为矿床开采提供科学依据。霍邱铁矿是华东地区第一大铁矿床,它包括大型矿床9处,累计储量近20亿吨,也是我省重要的铁矿资源产地。霍邱铁矿为一个沉积变质型的特大型矿床,由于矿体埋藏深度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较大,开采难度较大。开展霍邱铁矿床水文地质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地下水地球化学理论,同时可以为铁矿矿井防治水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对于铁矿井下开采的疏干工程和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谭绿贵张广胜汪万芬李光耀徐辉
关键词:地下水矿坑涌水量
一种薄壳山核桃大苗培育技术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大苗培育技术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一年生薄壳山核桃容器嫁接苗培育;(2)圃地选择及“深沟高垄斜畦”整地;(3)苗木定植;(4)大苗生长期管理。采用本发明的培育技术方法,除...
宋浩胡娟娟任亚东夏培兴滕华容朱旺生张广胜孙贤斌詹文勇
巢湖碳氮地球化学沉积记录揭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对巢湖湖泊沉积物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氮同位素(δ^(15)N)和粒度参数的研究,重建了全新世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从而揭示了巢湖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历史。早全新世时期(10100—8200 cal a BP),较高的TOC和TN、在波动中逐渐升高的δ^(13)Corg值以及高δ^(15)N值、高黏土(<4μm)含量指示了较高的湖泊初级生产力,反映气候温暖较湿;中全新世时期(8200—4200 cal a BP),TOC、TN、δ^(13)Corg值和黏土(<4μm)含量总体上较高但呈波动降低趋势,粉砂(4—64μm)含量升高,δ^(15)N值总体较低但变化幅度较大,指示初级生产力由较高水平开始逐渐降低,气候由温暖湿润逐渐向凉干方向发展;7300—5800 cal a BP和4300—3800 cal a BP的低δ^(15)N和高TN值可能受到固氮蓝藻的影响,分别对应着7500—7000 cal a BP和4200—4000 cal a BP气候事件时期夏季风强度的减弱;晚全新世前期(4200—2000 cal a BP),TOC、TN、δ^(13)Corg值、黏土(<4μm)含量的低值和较高的δ^(15)N值、高粉砂(4—64μm)含量代表初级生产力继续降低,气候环境进一步向冷干转变。全新世以来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逐渐下降反映了季风的逐步减弱,而逐渐减少的30oN夏季太阳辐射是驱动季风减弱的主要因素。晚全新世后期(2000 cal a BP至今),各环境代用指标的变化表现出不同于全新世环境演化趋势的异常,说明湖泊环境及沉积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
吴立吴立马春梅马春梅管后春张广胜张广胜李肖雪胡晓思周迎秋张红梅
关键词:巢湖全新世湖泊沉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