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会翠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湿地松
  • 6篇松针
  • 6篇松针褐斑病
  • 4篇再生植株
  • 4篇植株
  • 4篇组培
  • 3篇培苗
  • 3篇子代
  • 3篇组培苗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移植
  • 2篇松苗
  • 2篇松树
  • 2篇种子
  • 2篇脱脂棉
  • 2篇无菌
  • 2篇菌根
  • 2篇菌根化
  • 2篇彩色豆马勃
  • 2篇成熟种子

机构

  • 8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8篇叶建仁
  • 8篇安会翠
  • 6篇吴小芹
  • 6篇朱丽华
  • 5篇刘戈
  • 2篇李清清
  • 2篇程方
  • 1篇侯亮

传媒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生长性状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对移栽至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苗圃的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进行了苗高、地径、干形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家系及无性系的生长状态存在差异。组培苗与实生苗间苗高差异较大,组培苗在早期生长速度不及实生苗,且抗病的家系不及普通的家系,抗病的8#和32#家系苗高差异不显著;实生苗、组培苗斜生现象严重;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影响不大;组培苗年龄越大,苗高生长势越好,地径差异小;8#家系组培苗各无性系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
程方安会翠刘戈叶建仁
关键词:湿地松再生植株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苗生根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以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苗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含4.0 mg/L IBA和0.07 mg/L NAA的WPM培养基中添加0.4 mg/L多效唑对湿地松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和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有促进作用;湿地松组培苗不定根原基形成后,出瓶移至装有蛭石的穴盘中,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且根茎连接非常好,植株成活率高达85%;基因型对苗的成活率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家系及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移栽成活率差异较大。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
关键词:再生植株成活率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地松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
关键词:再生植株彩色豆马勃菌根化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瓶内菌根化。[方法]对湿松地再生植株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再生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菌根真菌培养基质和接种量对离体条件下菌根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湿地松丛生芽诱导出根原基后,以转接到珍珠岩为培养基质接种彩色豆马勃为最佳,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在珍珠岩接种彩色豆马勃为2个菌块时,菌根化率高达84.4%,形成的二叉分枝状短根最多,平均每条主根上形成12.49条;菌根的形成提高了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成活率,菌根化再生植株在植物生长室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结论]为提高抗松针褐班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的成活率提供了依据。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刘戈朱丽华
关键词:再生植株彩色豆马勃菌根化
一种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包括:(1)制备PDA平板备用;(2)制备无菌松树成熟种子,移入PDA琼脂平板,25℃,培养至萌发,获得无菌幼苗;(3)制备DCR液体培养基,pH5.8,分装于培养容器;(4)在底...
朱丽华叶建仁吴小芹李清清安会翠
文献传递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组培苗PAL、PPO、SOD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PAL和PPO活性与抗病性成一定正相关关系,SOD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在48 168 h内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程方叶建仁刘戈安会翠
关键词:松针褐斑病苯丙氨酸解氨酶
一种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培养无菌松苗的方法,包括:(1)制备PDA平板备用;(2)制备无菌松树成熟种子,移入PDA琼脂平板,25℃,培养至萌发,获得无菌幼苗;(3)制备DCR液体培养基,pH5.8,分装于培养容器;(4)在底...
朱丽华叶建仁吴小芹李清清安会翠
湿地松子代组培苗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将具有抗病基因的优良个体和家系扩大应用于林业生产,用松针褐斑病毒素处理和接种孢子悬浮液的方法对瓶内湿地松子代组培苗和温室2年生组培苗进行了抗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家系抗病性差异显著,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抗病性差异也显著。瓶内与温室组培苗的抗病性测定结果相比较,它们的抗病程度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9。
安会翠叶建仁吴小芹侯亮朱丽华
关键词:湿地松组培苗松针褐斑病抗病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