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心包穿刺简易装置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自制心包穿刺装置转染心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应用磷酸钙沉淀方法制备携带大肠杆菌LacZ基因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Ad-LacZ),将12头中国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球囊堵塞前降支第一对角支远端,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即刻,采用自制简易心包腔穿刺装置经皮剑突下穿刺,成功后置中心静脉导管于心包腔内并行转染,28 d后处死。实验组:胶原酶1200 U及透明质酸酶3000 U预处理心包后,在心包腔内注射Ad-LacZ基因2.0×109p.f.u;对照组:同样方法预处理心包后,在心包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注射后3、7及28 d分别对缺血心肌进行染色及病理观察。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远端完全闭塞,病理显示心肌有缺血和梗死;实验组注射Ad-LacZ基因后第3、第7天及28d后X-gal染色有阳性细胞,以第7天最明显,对照组无阳性细胞。结论自制的心包腔简易穿刺装置将腺病毒载体转染至缺血心肌是安全的,可行的,并且腺病毒可持续表达4周。
- 刘鹏刘宇解金红关怀敏王枫岭钱其军
- 关键词:腺病毒心肌梗死基因治疗基因转染心包腔
-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盆神经节内突触重建的形态学研究
- 目的:观察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与盆神经节节后神经元突触连接的再生。
方法: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大鼠模型(将大鼠左侧L4脊神经前根近心端与L6脊神经前根远心端连接,同时将左侧...
- 刘宇高晓群陈朝晖肖传国
- 关键词: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突触连接神经再生细胞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再生后脊髓前角异体神经元的分离和凝集素的表达变化及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以及体神经-体神经吻合再生后,凝集素(agrin)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及其差异,探讨异体神经再生中参与突触形成和维持的相关因子。方法建立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动物模型和体神经-体神经吻合动物模型,通过荧光染料逆行追踪、标记L4脊髓前角支配盆神经节的运动神经元(异体神经元)。流式细胞仪分选被标记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分选细胞中agrin的mRNA水平。用荧光染料顺行追踪结合免疫荧光标记盆神经节处的新突触。结果模型鼠吻合再生4个月后,体神经能够再生并替代内脏神经长入盆神经节,并最终形成新的突触结构。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这种结构。应用荧光染料逆行追踪结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能满意分离出L4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实时定量PCR测得agrin在各组分选神经元中均有表达,模型组中agrin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有少许降低(P<0.05)。结论异体神经再生长入盆节后能够形成新的突触结构,agrin参与形成和维持这种突触结构,其表达量的少许下调,可能与支配的靶器官改变而引起相应内环境的改变有关。
- 海波刘宇陈朝晖李伟钟伟肖传国
- 关键词:内脏神经运动神经元凝集素实时定量PCR
- 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防控策略
- 2021年
- 2020年1月25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作为全市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收治指定医院之一,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工作,体检中心医务人员从体检中心转战至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务办公室、资助中心等,以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必胜信念投入到"抗疫"大战中。本文从人员分工部署、战场统筹安排、内部人员培训学习、自我身体与心理健康管理方面做出了阐述与总结。
- 刘宇汪速飞岳樊林杨姣吴梦杰陈庆
- 关键词:体检中心健康管理
- 神经型钙黏附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98份大肠腺癌组织(观察组)及10份正常大肠上皮组织(对照组)中N-cadherin的表达,分析N-cadherin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cadherin阳性率为71.4%,对照组均未见N-cadherin表达(P<0.01)。N-cadherin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但与肿瘤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N-cadherin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分化与浸润。
- 韩黎丽刘宇邓文英陈小兵李宁罗素霞
- 关键词:大肠腺癌
- 新生大鼠嗅鞘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嗅鞘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嗅球中的嗅鞘细胞,联合应用差速贴壁法和阿糖胞苷抑制法进行纯化,NGFRp75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结果可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其形态主要为双极、多极和无突起的"油煎蛋"形,细胞突起细长并交织成网状。结论该方法步骤简便,可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李伟刘宇肖传国
- 关键词:嗅鞘细胞原代培养新生大鼠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RP和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RP,即hs-CRP)和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92例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6例)、心绞痛组(46例)和心肌梗死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12 h内的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之间hs-CRP和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和正常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37和5.578,均P<0.05)。不同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之间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68和4.623,均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pro-BNP水平呈升高趋势,并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 刘宇
- 关键词: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前体病变程度
- GDF-15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ROC曲线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截断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一病例研究,292例NSTE—ACS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清GDF-15水平,观察3mo时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梗和心源性死亡)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GDF-15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清GDF-15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点取1608ng/L,其敏感性81.3%,特异性61.7%。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54例(38.3%),而无事件者为87例(61.7%);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11例(7.3%)和140例(92.7%)。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38.3%vs7.3%,P〈0.001;RR为5.25,95%CI为2.60—10.59)。结论血清GDF-15水平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点为1608ng/L。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
- 胡天勇刘宇刘鹏解金红关怀敏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急性冠脉综合征
- 曲美他嗪和美托洛尔治疗合并糖尿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比较曲美他嗪和关托洛尔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交叉设计,分别记录29对条件相近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平板心电图。结果曲关他嗪与美托洛尔同样减轻症状发作,提高运动耐量,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关托洛尔均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
- 刘鹏张新勇刘宇关怀敏解金红
- 骨桥蛋白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判断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界值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病例-病例研究,3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OPN水平,观察6个月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OPN水平界值,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浆OPN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取403ng/ml,其敏感性78.6%,特异性90.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3例(76.5%),而无事件者为4例(23.5%);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5例(22.7%)和17例(77.3%)。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76.5%和22.7%,P=0.001;RR3.365,95%CI1.490~7.597)。结论根据血浆OPN水平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界值为403ng/ml,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
- 刘鹏刘宇卢长青张新勇解金红关怀敏黄振文
- 关键词:骨桥蛋白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