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急性白血病CD34、CD117抗原表达意义的分析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CD34、CD117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CD34和CD117抗原检...
- 王艳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CD34CD117儿童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白血病CD34、CD117抗原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CD34和CD117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骨髓细胞进行CD34和CD117抗原检测,并比较CD34、CD117和CD34/CD117共表达在AL患儿表达的差异及与诱导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CD34在ALL和AML患儿中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17、CD34/CD117在AML患儿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ALL患儿(P<0.05)。AL患儿中CD34+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首轮诱导化疗缓解(CR)率与CD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CD117+组CR率明显低于CD34-/CD117-组(P<0.05)。ALL中回族患儿CD117表达率高于汉族患儿(χ2=43.391,P=0.000)。CD117+及CD34+/CD117+组血小板(PLT)水平分别较阴性组低(P<0.05)。在AML患儿中CD34+组PLT水平较CD34-组低(P<0.05),CD117+、CD34+/CD117+组肝脾肿大分别较阴性组多见(P<0.05)。AML患儿中CD34、CD117、CD34/CD117在汉族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回族(P<0.05)。结论 CD34抗原表达是儿童AL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特征上主要表现为髓外浸润。CD117、CD34/CD117可作为AL患者MICM诊断分型的髓系免疫学依据。CD34/CD117有助于AML的诊断。CD34、CD34/CD117的表达可作为预测AL诱导化疗疗效的指标。
- 王艳郑晓敏张晓春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CD34CD117儿童
- 创伤早期凝血指标对病情及预后评价的意义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创伤患者183例。根据患者入ICU科24 h内的APACHEⅡ评分分为轻型组(APACHEⅡ<20)及重型组(APACHEⅡ≥20);根据入科14 d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休克分为休克组及无休克组。检测入住ICU 2 h内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血清Ca2+浓度,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凝血指标对创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患者Plt减少,PCT降低,PLCR增大,MPV增大,PDW增大,PT延长,PTA降低,APTT延长,FIB减少,TT延长,D-Dimer升高(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PT延长,PTA降低,D-Di-mer升高(P<0.05);与无休克组比较,休克组患者Plt减少、PCT降低、PDW增大、血清Ca2+浓度降低、PT延长、PTA降低、APTT延长、TT延长、FIB减少(P<0.05)。结论创伤患者早期凝血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 王艳朱金源周文杰马希刚
- 关键词:凝血创伤休克酸中毒
- 重症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价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重症患者309例。根据患者入科24h内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HEⅡ)分为轻型组(APACHEⅡ<20)及重型组(APACHEⅡ≥20),根据入科14d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检测入住ICU2h内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和血清Ca2+浓度,运用非参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凝血指标对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患者PLT减少,PT延长,PTA降低,FIB减少,TT延长,D-二聚体升高(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Ca2+浓度降低,PT延长,PTA降低,APTT延长,TT延长,D-二聚体升高(P<0.05);D-二聚体最终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重症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意义,D-二聚体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王艳王海霞马希刚
- 关键词:凝血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