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芭蕉芋化学成分及其变性淀粉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8年
- 芭蕉芋作为一种新型淀粉的来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文章介绍了芭蕉芋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淀粉的分子结构、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质,并综述了采用微波、醚化、乙酰化、接枝等方法改性芭蕉芋淀粉的最新进展。
- 张娟王正武
- 关键词:芭蕉芋化学成分变性淀粉
- 芭蕉芋淀粉和直链淀粉提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被引量:24
- 2008年
- 本实验首先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芭蕉芋淀粉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确定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2,静止时间为2h,洗涤次数为4次。然后采用热碱法和正丁醇-异戊醇结晶法制备得到了芭蕉芋直链淀粉的纯品,并对其从三个方面加以评定,得知碘-直链淀粉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600nm、直链淀粉含量为87.19%、碘结合量为10.4。最后以制取得到的芭蕉芋直链淀粉和玉米支链淀粉为标准物制定标准曲线,测定得到了芭蕉芋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77.94%。这将对芭蕉芋淀粉的分子基础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张娟唐文凭王正武史贤明
- 关键词:芭蕉芋淀粉直链淀粉
- 响应面法优化芭蕉芋淀粉磷酸单酯制备被引量:4
- 2013年
- 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方案,以一定物质的量比例的NaH2PO4与Na2HPO4作为酯化剂对芭蕉芋淀粉进行酯化改性,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芭蕉芋淀粉磷酸单酯结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剂物质的量比、磷酸盐与淀粉质量比、反应时间和pH值影响效果均显著,而反应温度的影响效果不大。影响程度为酯化剂物质的量>>反应时间>>pH值>磷酸盐与淀粉质量比>反应温度,所得到的最优化条件为:n(NaH2PO4):n(NaH2PO4)=1:0.4、m(磷酸盐):m(淀粉)=1.66:1、反应温度139.86℃、反应时间2h、pH5.5,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结合磷含量为0.507%。
- 黄弼晨张娟唐亚芳徐军吴金鸿王正武
- 关键词:响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