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江江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主题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组学
  • 3篇藜芦
  • 3篇脱羧
  • 3篇白藜芦醇
  • 2篇代谢物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毒性
  • 2篇源性
  • 2篇外源
  • 2篇外源性
  • 2篇黄药
  • 2篇黄药子
  • 2篇甲氧基
  • 2篇甲氧基苯
  • 2篇甲氧基苯基
  • 2篇二苯乙烯
  • 2篇肝毒
  • 2篇肝毒性
  • 2篇保护基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作者

  • 7篇冯江江
  • 3篇杨圣伟
  • 3篇敖桂珍
  • 3篇候丙波
  • 2篇吕天
  • 2篇谢洪平
  • 2篇曹毅
  • 2篇谢莲
  • 2篇牟红元
  • 2篇朱旭婷
  • 1篇刘玲

传媒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抗感染药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惩罚岭型线性判别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代谢组学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基于惩罚岭型线性判别分析(PRLDA)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肝毒性模型药物,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PCA)比较建立的代谢组学模型的方法学。方法:应用APAP对大鼠肝毒性造模,利用UPLC-MS检测尿液样本,以总离子流色谱为毒性表达变量,运用PRLDA和PCA分别建立APAP肝毒性代谢组学模型。结果:在PRLDA代谢组学模型中,APAP组明显偏离正常组,可以直观看出正常组与模型组的类间差异,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而PCA的分类能力较差。结论:PRLDA代谢组学模型的建立能准确、灵敏地表达药物毒性,并且该方法优于PCA模型。
朱旭婷冯江江谢莲牟红元吕天谢洪平
关键词:代谢组学对乙酰氨基酚主成分分析UPLC-MS
白藜芦醇的合成被引量:4
2011年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醛和4-甲氧基苯乙酸为原料,经Perkin反应、脱羧和脱甲基/异构化3步反应,合成了白藜芦醇,总收率62.5%。对脱羧反应条件的溶剂、催化剂和碱进行了研究,并寻找脱甲基异构化的方法。喹啉/Cu/NaOH体系脱羧反应产率最高,达80.5%,且反应时间缩短;在相同的产率下,二甲亚砜/CuBr/NaOH体系反应温度可降至180℃。用三溴化硼、无水三氯化铝均可脱甲基/异构化,产率分别为86.1%和62.4%。结果表明:在脱羧反应体系中加入强碱,用三溴化硼脱甲基/异构化,结果较好。
候丙波冯江江杨圣伟敖桂珍
关键词:白藜芦醇脱羧反应
基于质谱信号正交投影法的中药黄药子肝毒性代谢组学
基于质谱信号正交投影法从大鼠尿液的LC-MS检测信号中获取了中药黄药子极其复杂的药物代谢物信号,研究了药物代谢物信号对代谢组学模型和肝毒性评价的影响。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药物代谢物信号增强,特别是给药第三天,其信号强度约...
冯江江郝刚闵春燕谢莲刘玲吕天顾炳仁谢洪平
关键词:黄药子肝毒性
一种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白藜芦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间体(<I>E</I>)-2-(4-甲氧基苯基)-3-(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2)对中间体进行脱羧反应制备<I>Z</I>-3,4’,5-三甲氧基...
敖桂珍候丙波曹毅杨圣伟冯江江
基于质谱选择性的色谱基线消除及中药肝毒性代谢组学研究
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研究中,由于其分析样本通常是复杂的生物样本,常常采用梯度洗脱法,色谱基线漂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色谱基线水平不同会影响信号的多变量分析结果。利用质谱的高度选择性和专属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质谱高度选...
冯江江
关键词:代谢组学黄药子
文献传递
中药柴胡总皂苷急性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运用UPLC-MS联用技术对空白对照组、柴胡总皂苷(SS)组大鼠在给药后第3天和第5天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检测,获得了以质荷比和保留时间为变量的矩阵数据。据此建立各组大鼠的尿液代谢轮廓图,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SS的代谢组学毒性模型。结合肝组织病理,探讨了柴胡总皂苷的急性肝毒性。对于SS组与正常组,大鼠尿液代谢轮廓图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在代谢组学毒性模型中,给药第3天和第5天的PCA分类均偏离正常组,而第5天的偏离程度强于第3天。同时,在第5天的肝组织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组织病变。由此表明,给药组大鼠的代谢组偏离了正常组,这种偏离正是肝急性毒性的表现,且给药到第5天的肝毒性强于第3天,表明肝毒性与给药累积剂量呈正相关,表现出了明显的急性和累积肝毒性。
吕天牟红元冯江江朱旭婷刘玲谢莲谢洪平
关键词:代谢组学柴胡总皂苷肝毒性
一种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白藜芦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中间体(<I>E</I>)-2-(4-甲氧基苯基)-3-(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2)对中间体进行脱羧反应制备<I>Z</I>-3,4’,5-三甲氧基...
敖桂珍候丙波曹毅杨圣伟冯江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