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佟延旭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水分
  • 2篇灌溉
  • 1篇生产率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水稻产量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水分生产
  • 1篇水分生产率
  • 1篇水分胁迫
  • 1篇斜发沸石
  • 1篇胁迫
  • 1篇利用效率
  • 1篇节水
  • 1篇节水灌溉
  • 1篇节水灌溉条件
  • 1篇控水
  • 1篇灌溉方式

机构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辽宁省水利水...

作者

  • 2篇郑俊林
  • 2篇迟道才
  • 2篇陈涛涛
  • 2篇陈伟
  • 2篇佟延旭
  • 2篇邰恩博
  • 1篇吴奇

传媒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生育期不同水分胁迫耦合对水稻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究多生育期连续控水对水稻的影响,挖掘水稻节水生产的潜能,以水稻品种"沈农97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利用测筒栽培条件,研究分蘖期[淹灌(T1)、轻控(T2)、重控(T3)]、拔节孕穗+抽穗开花期﹝淹灌(J1)、轻控(J2)﹞、乳熟期﹝淹灌(M1)、轻控(M2)、重控(M3)﹞及多生育期不同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J的主效应及T*J的交互效应均显著影响水稻产量,与T2相比,T1、T3产量分别减少5.65%和16.27%。与J1相比,J2产量增长2.9%,且T2J2的组合能极显著提高水稻产量,M对产量影响不显著,M2产量稍高于M1、M3;有效穗数、吸氮量、氮肥偏生产力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T、J、M的主效应及T*J、T*M的交互效应均对水分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T2J2、T2M2、T2M3组合的灌溉模式可以极显著提高水分生产率,与T2相比T1、T3水分生产率分别降低16.35%、9.13%,与J1相比J2水分生产率提高10.00%,M2、M3水分生产率均极显著高于M1,M2水分生产率较高于M3。说明T2J2M2组合的灌溉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可作为水稻节水高产管理的一种参考模式。
迟道才佟延旭陈涛涛郑俊林陈伟邰恩博
关键词:水稻灌溉模式水分生产率
基于斜发沸石的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缓解节水灌溉方式下水稻土氮肥流失严重现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本研究将斜发沸石作为土壤改良剂引入到水稻节水灌溉中,以水稻品种"千重浪2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沸石量为主区、灌溉方式为副区,对不同灌溉方式与沸石量下水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淹灌(W0)相比,能量调控灌溉(W1)、干湿交替灌溉(W2)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均有所降低;施沸石处理(Z1)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未施沸石处理(Z0),且W1处理下增加较显著。W1与W0处理地上部干重差异不大,均高于W2处理;Z1处理地上部干重高于Z0,W1Z1处理地上部干重最高。与W0处理相比,W1处理显著提高产量,增产10.73%;W2处理显著降低产量,减产16.18%;Z1处理产量显著高于Z0处理,产量提高5.32%,且灌溉方式与沸石量对产量存在显著交互作用,W2Z0处理产量最低,W1Z1处理产量最高。W1、W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W0处理高29.65%和9.30%,Z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比Z0处理高9.14%,灌溉方式与沸石量对水分利用效率交互作用不显著,W1Z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方式极显著影响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显著影响千粒重;沸石量极显著影响有效穗数,显著影响每穗粒数,且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W1Z1处理下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可作为水稻节水高效管理的一种参考。
郑俊林迟道才陈涛涛佟延旭吴奇陈伟邰恩博
关键词:斜发沸石灌溉方式水稻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