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雨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坏死
  • 5篇骨头
  • 5篇股骨
  • 5篇股骨头
  • 4篇缺血坏死
  • 4篇股骨头缺血
  • 4篇股骨头缺血坏...
  • 3篇头坏死
  • 3篇激素性
  • 3篇激素性股骨头...
  • 3篇骨头坏死
  • 3篇股骨头坏死
  • 1篇多糖
  • 1篇血管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观察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机构

  • 5篇成都医学院第...
  • 4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汉源县中医医...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吴少平
  • 5篇唐曦
  • 5篇黄雨
  • 3篇李卓
  • 1篇胡富碧
  • 1篇罗天友
  • 1篇杨茹
  • 1篇肖文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技术建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给予髋周臀大肌注射GDNF(8.0μg/只),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1周。分别于第5、10、15、20天进行股骨头多排螺旋CT、显微CT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结果影像学观察示,GDNF注射后第15天开始,实验组股骨头骨小梁逐渐丰富、密集,间距变窄,骨皮质厚度及密度增加;对照组股骨头骨小梁分布稀疏,间距增宽,部分断裂,骨质密度减低。第15、2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矿物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股骨头内骨小梁粗大,骨细胞分布广泛,细胞核着色深,脂肪细胞分布较少;对照组骨小梁分布稀疏,形态不完整,部分断裂,骨细胞空陷窝和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和造血细胞减少。第15、2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骨细胞空陷窝率分别为:13.3±3.2%、10.6±2.4%和71.0±7.5%、78.6±5.3%,两组比较,实验组骨细胞空陷窝率显著减低(P<0.05)。结论 GDNF可通过抑制骨细胞坏死,保持骨小梁的完整性。
喻钧伦唐曦肖文黄雨罗天友吴少平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密度
CTA用于兔盆部血管观察的方法与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CTA技术用于兔盆部血管观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只2.5~3月龄ONFH模型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建模第48h行左侧股骨头14W、1000次ESW冲击。两组兔于第3w末麻醉,经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途径灌注肝素生理盐水后注入10ml碘佛醇(320mg I/ml),以成人脊柱序列扫描盆部,行盆部血管MIP、VR技术重建后的观察分析。结果 实验获取的15例CTA资料中,13例图像清晰,9例见气泡进入,1例血管破裂对比剂外漏。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股动脉显示率均为100%;荐中动脉显示率为93.33%;旋外动脉、股深动脉、髂腰动脉、闭孔动脉、脐动脉显示率分别为96.67%、93.33%、86.67%、83.33%、60%,直肠后动脉和阴内动脉显示率分别为70%、40%。两组兔MIP所见股骨头区微小血管总数多于VR所见(P〈0.05);实验组兔左侧股骨头区微小血管数量少于右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验所用CTA方法可清晰显示兔盆部各级动脉分支,MIP与VR联合用于兔股骨头区微小血管观察具有可行性。
黄雨喻均伦刘中财李卓杨璐希唐曦吴少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血管
超早期ONFH股骨头微环境变化的CT与MR定量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超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CT与MR定量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5只,30只建立ONFH模型,15只用作对照,各组分成5批次(造模后5、7、9、11、13d)行股骨头Micro-CT、MR T2mapping与T2~*mapping扫描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两种技术所获参数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第5天时T2值、T2~*值减低最明显,之后逐步升高,第13天仍低于对照组(P<0.05);BMD、Tb.Th逐渐降低,Tb.Sp、Tb.N则逐渐增高,其中,Tb.Sp、BMD、Tb.Th、Tb.N最早呈现显著性变化的时间分别为5、7、9d(P<0.05)。两种技术测量指标分析显示,Tb.Sp与T2值、T2~*值多数观察时间点呈正相关关系,Tb.Th与T2值、T2~*值则多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组第13天的空骨陷窝率>40%。结论 MR T2mapping、T2starmapping技术可敏感探知ONFH骨髓的变化,可先于CT定量技术预测ONFH的发生。
杨璐希黄雨刘中财喻钧伦李卓王竹郑永基杨茹胡富碧唐曦吴少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CTMR
造模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质结构动态变化影像学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动态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2周之内局部骨质结构影像学与组织学变化,分析股骨头骺上区、骺下区及小转子的变化有无一致性。方法45只普通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30),实验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第5、7、9、11、13 d分批行CT、MRI、Micro-CT与组织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及其在骺上区、骺下区与小转子等不同部位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常规CT及MRI检查股骨头形态、密度/信号等未见异常改变;Micro-CT见骺上区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出现骨小梁变细、稀疏、部分断裂和骨小梁间距增宽,第9 d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骺下区及小转子的改变不明显。组织学检查见实验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骺上区脂肪细胞增大,骨小梁变稀疏,部分断裂,空骨陷窝增多,髓腔内可伴发出血;骺下区及小转子骨小梁清晰整齐,未见空骨陷窝及髓腔内出血。结论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骨质结构呈现逐步加重的疏松变化趋势,主要发生部位为骺上区。
杨璐希吴少平黄雨郑永基王竹李卓刘中财唐曦喻钧伦潘志华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转子
激素联合脂多糖诱导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兔的骨质变化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前期研究采用激素联合脂多糖已成功构建股骨头缺血坏死兔模型。目的:进一步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骨质的动态变化。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激素联合脂多糖改良技术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兔模型,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饲养条件不变。建模完成后,分别于第5,10,15,20天进行股骨头多层螺旋CT、显微CT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观察股骨头结构,骨小梁形态、分布,测定骨质密度及空骨陷窝率。结果与结论:(1)影像学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兔股骨头形态完整,关节面光滑,第15,20天实验组股骨头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分布稀疏,间距增宽,不连续,骨矿物质密度、组织矿物质密度、骨体积分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不断增多,骨细胞和造血细胞逐渐减少,第15,20天空骨陷窝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结果说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股骨头内骨细胞坏死增多,伴骨小梁微细骨折发生,导致骨质密度减低,最终可造成骨重塑障碍。
喻钧伦唐曦黄雨杨璐希吴少平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多糖骨松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