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2篇缺血坏死
  • 2篇股骨头缺血
  • 2篇股骨头缺血坏...
  • 2篇CT
  • 1篇信号
  • 1篇血管
  • 1篇异常信号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观察
  • 1篇造模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头坏死
  • 1篇盆部
  • 1篇曲面

机构

  • 6篇成都医学院第...
  • 3篇德阳市人民医...
  • 2篇汉源县中医医...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李卓
  • 5篇吴少平
  • 3篇唐曦
  • 3篇黄雨
  • 2篇杨茹
  • 1篇胡富碧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A用于兔盆部血管观察的方法与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CTA技术用于兔盆部血管观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只2.5~3月龄ONFH模型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建模第48h行左侧股骨头14W、1000次ESW冲击。两组兔于第3w末麻醉,经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途径灌注肝素生理盐水后注入10ml碘佛醇(320mg I/ml),以成人脊柱序列扫描盆部,行盆部血管MIP、VR技术重建后的观察分析。结果 实验获取的15例CTA资料中,13例图像清晰,9例见气泡进入,1例血管破裂对比剂外漏。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股动脉显示率均为100%;荐中动脉显示率为93.33%;旋外动脉、股深动脉、髂腰动脉、闭孔动脉、脐动脉显示率分别为96.67%、93.33%、86.67%、83.33%、60%,直肠后动脉和阴内动脉显示率分别为70%、40%。两组兔MIP所见股骨头区微小血管总数多于VR所见(P〈0.05);实验组兔左侧股骨头区微小血管数量少于右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验所用CTA方法可清晰显示兔盆部各级动脉分支,MIP与VR联合用于兔股骨头区微小血管观察具有可行性。
黄雨喻均伦刘中财李卓杨璐希唐曦吴少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血管
人坐骨肛管横隔CT的解剖学特点
2019年
目的 探讨坐骨肛管横隔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非肛区疾患就诊者盆部CT图像,行1. 5 mm薄层重建,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合适的窗技术下观察坐骨肛管横隔及其邻近脂肪组织的CT表现。结果坐骨肛管横隔上方脂肪组织密度低于下方,两者间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女性比较,男性的下方肛管皮下间隙脂肪组织密度更高,导致上、下方脂肪组织密度差异肉眼可辨识的比例(88. 37%)高于女性(38. 37%),该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坐骨肛管横隔CT直接显影率约23. 26%,呈较对称线型全程、线型部分或分枝型软组织密度影,由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之间发出,走向坐骨结节。统计直接显影者的最大厚径,左、右侧均值分别为(2. 50±0. 46) mm、(2. 89±0. 78) mm,其中男性与女性双侧厚度均值分别为(2. 71±0. 43) mm、(2. 69±0. 44) mm。结论 依据CT图像上坐骨肛管横隔上方坐骨直肠间隙与下方肛区皮下间隙脂肪密度差异,可以判定其位置,部分人可在CT上直接显影。
刘中财王磊李卓杨璐希吴少平
关键词:解剖学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超早期ONFH股骨头微环境变化的CT与MR定量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超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ONFH)CT与MR定量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5只,30只建立ONFH模型,15只用作对照,各组分成5批次(造模后5、7、9、11、13d)行股骨头Micro-CT、MR T2mapping与T2~*mapping扫描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析两种技术所获参数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第5天时T2值、T2~*值减低最明显,之后逐步升高,第13天仍低于对照组(P<0.05);BMD、Tb.Th逐渐降低,Tb.Sp、Tb.N则逐渐增高,其中,Tb.Sp、BMD、Tb.Th、Tb.N最早呈现显著性变化的时间分别为5、7、9d(P<0.05)。两种技术测量指标分析显示,Tb.Sp与T2值、T2~*值多数观察时间点呈正相关关系,Tb.Th与T2值、T2~*值则多呈负相关关系。实验组第13天的空骨陷窝率>40%。结论 MR T2mapping、T2starmapping技术可敏感探知ONFH骨髓的变化,可先于CT定量技术预测ONFH的发生。
杨璐希黄雨刘中财喻钧伦李卓王竹郑永基杨茹胡富碧唐曦吴少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CTMR
腹盆区磁共振成像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腹盆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骨骼异常信号的漏报漏诊现象及成因。方法:收集95例行腹盆区MRI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住院患者,筛出MRI报告中未提及骨骼异常信号的案例,组织3位高年资医师再次研读图像,对其中的MRI骨骼异常信号作性质和类型进行分析,并查找漏报漏诊原因。结果:在95例MRI骨骼阴性报告中有43例患者(占45.2%)漏报71个骨骼异常信号,包括9种性质(含3例疑似转移瘤,16例脂质沉积,10例骨质增生,7例吸收囊变,6例许莫氏结节,2例骨岛,1例椎体压缩,1例终板炎,3例难以定性),其中不同年龄的脂质沉积发生率和不同性别的骨质增生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2,x^2=5.100;P<0.05),且前者漏报率最高。经柏拉图及鱼骨图分析显示,该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忽视骨退变类信号的观察、申请单信息不全、报告过于简单等。结论:腹盆区常规MRI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率高,开展针对性全面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李卓杨茹陈小平吴少平
关键词:骨骼磁共振成像(MRI)漏诊
造模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质结构动态变化影像学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动态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2周之内局部骨质结构影像学与组织学变化,分析股骨头骺上区、骺下区及小转子的变化有无一致性。方法45只普通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30),实验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第5、7、9、11、13 d分批行CT、MRI、Micro-CT与组织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及其在骺上区、骺下区与小转子等不同部位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常规CT及MRI检查股骨头形态、密度/信号等未见异常改变;Micro-CT见骺上区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步出现骨小梁变细、稀疏、部分断裂和骨小梁间距增宽,第9 d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骺下区及小转子的改变不明显。组织学检查见实验组随造模时间延长,骺上区脂肪细胞增大,骨小梁变稀疏,部分断裂,空骨陷窝增多,髓腔内可伴发出血;骺下区及小转子骨小梁清晰整齐,未见空骨陷窝及髓腔内出血。结论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骨质结构呈现逐步加重的疏松变化趋势,主要发生部位为骺上区。
杨璐希吴少平黄雨郑永基王竹李卓刘中财唐曦喻钧伦潘志华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小转子
曲面重建技术临床应用进展的研究
目的:曲面重建(CPR)作为多平面重建(MPR)的一种特殊技术,本文旨在研究该技术在目前影像、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以及探讨该技术未来可进一步得以使用的方向。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文献,总结及归纳曲面重建技术的兴...
李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