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一凡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稻秧
  • 1篇秧苗
  • 1篇育秧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秧苗
  • 1篇抗逆
  • 1篇抗逆性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顾克军
  • 1篇于建光
  • 1篇张永春
  • 1篇常志州
  • 1篇汪吉东
  • 1篇贺笑
  • 1篇吴一凡

传媒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条件育秧提高水稻秧苗抗逆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稻麦轮作系统中,麦秸还田腐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对下茬水稻幼苗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减缓或避免其负面影响对于水稻生产尤为重要,而筛选能够提高水稻秧苗抗性的育秧技术不失为重要途径。通过采用5种不同育秧条件对水稻秧苗进行抗性锻炼,以期提高水稻秧苗对麦秸还田条件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并在移栽后采取相同的栽培措施(氮素和水肥管理)对其进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及低营养条件下育秧均降低了水稻株高、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含量,且增加了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使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施用秸秆、浇施秸秆腐解液以及酚酸混合液进行育秧的处理均增加了水稻株高、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枝数和平均根直径,且均降低了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高了水稻秧苗对麦秸腐解产生负面影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通过在水稻育秧期添加适量麦秸、麦秸腐解液或酚酸混合液均可有效提高水稻秧苗对麦秸还田条件的适应性。
于建光吴一凡贺笑顾克军汪吉东张永春常志州
关键词:水稻育秧抗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