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冠状
  • 5篇冠状病毒
  • 5篇病毒
  • 4篇冠状病毒感染
  • 4篇病毒感染
  • 3篇胸部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肺部感染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影像
  • 2篇平扫
  • 2篇重型
  • 2篇临床与CT
  • 2篇淋巴
  • 2篇肺部
  • 2篇分辨率

机构

  • 11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呼和浩特市第...
  • 1篇柳州市柳铁中...
  • 1篇北京大学第九...

作者

  • 11篇王仁贵
  • 11篇张明霞
  • 8篇孙莹
  • 7篇刘晓燕
  • 6篇段淑红
  • 6篇霍萌
  • 5篇孙磊
  • 3篇刘薇
  • 3篇张春燕
  • 3篇段永利
  • 1篇孙小丽
  • 1篇陈红梅
  • 1篇吕亚萍
  • 1篇鲍中英
  • 1篇张捷
  • 1篇傅岩

传媒

  • 9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3篇2024
  • 7篇2023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病程的COVID-19临床与CT影像特征比较分析
2023年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病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与胸部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61例COVID-19确诊且胸部CT显示肺部感染阳性的病例,按CT检查时发病时间不同分为两组:<10 d及≥10 d,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 d组共92例(57.1%)、≥10 d组共69例(42.9%),两组病例临床症状比较显示,两组间咽痛和肌痛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室指标显示,<10 d组的C反应蛋白更高、淋巴细胞计数更低,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CT影像特征方面,<10 d组患者存在血管周、混合分布、大片、空气支气管征的比例更高,≥10 d组患者存在边界不规则、病灶内索条、反晕征、胸膜尾征、胸膜下线、胸膜下栅栏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VID-19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CT影像特征随病程不同发生变化,探索其中的规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COVID-19肺部感染。
张明霞李玲孙莹郭佳杜常月李兴鹏张妍郝琪段淑红刘晓燕孙磊霍萌张春燕王仁贵
关键词:CT肺部感染影像特征
不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组间COVID-19胸部HRCT表现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COVID-19胸部HRCT表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于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患者的NLR与胸部HRCT,以NLR截断值3.0把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其HRCT影像特征、影像表现模式。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采用连续变量的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对于计数资料通过频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低NLR组比高NLR组有更多的≤5个病灶及病灶占比≤10%,高NLR组比低NLR组有更多的病灶数目>10个及病灶占比>50%;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廊征、牵拉支扩;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样、机化性肺炎样、弥漫肺泡损伤样改变。结论:不同NLR其COVID-19胸部HRCT表现不同,高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廊征、牵拉支扩;影像表现模式更易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型肺炎、机化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
霍萌李玲孙莹张明霞孙磊郭佳杜常月李兴鹏郝琪张妍段淑红刘晓燕刘薇段永利张春燕王仁贵
不同预后的抗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肺部HRCT定量指标与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预后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的肺部HRCT定量指标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9例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数据,将患者按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4例)及预后不良(插管或死亡)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质性肺病(ILD)类型及CT量化指标。结果:预后良好及不良组患者在性别、癌胚抗原、血氧饱和度、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出现呼吸系统异常改变的比例更高。在ILD类型方面,预后不良组患者以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样病变为主、预后良好组患者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样病变为主,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预后不良组半定量评分更高,全肺病灶体积更高且全肺病灶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氧饱和度、单核细胞百分比与半定量评分、全肺病灶体积及全肺病灶占比呈负相关,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半定量评分、全肺病灶体积及全肺病灶占比呈正相关。结论:不同预后的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的肺部HRCT定量指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有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相应支持。
张明霞李玲高兰王玉华孙莹孙磊霍萌张春燕王仁贵
关键词:HRCT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ILD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12月我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阳性的患者153例,所有患者自发病后1~14天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60岁和>60岁)和发病与CT检查的时间间隔(≤7天和>7天)将患者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表现特征的差异性。结果:153例COVID-19患者中,累及肺部(100%)、血管(93.5%)、气道(73.4%)和胸膜(70.1%),其中年龄组间的对比显示病变数量、部位、大小、容积和束带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与CT检查时间间隔分组患者之间,病变的形态、密度、机化和纤维化以及胸膜受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薄层平扫CT可明确早期COVID-19的病变位置和范围,对COVID-19的定性诊断和鉴别有一定的特征,即以形态的多样化、胸膜内和血管周分布、肺泡为单元的间质性病变、早期混合性磨玻璃影常伴明显的机化和纤维化、胸膜局限性增厚而胸水极少等有助于COVID-19的诊断和鉴别。
孙莹李玲刘晓燕郝琪张怡梦李兴鹏张妍张明霞郭佳梁子懿段永利刘薇傅岩孙朋涛吕亚萍陈红梅黄勇江宏石峰段淑红王仁贵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高分辨率
CT淋巴管成像及胸部平扫CT诊断乳糜痰
2024年
目的 观察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后CT淋巴管成像(CTL)及平扫CT诊断乳糜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糜痰患者CTL及胸部平扫CT资料,观察淋巴管异常及胸部其他异常表现。结果 17例CTL均见碘化油异常沉积,分布于颈根部、纵隔区、胸腔和胸壁,以颈静脉角区最为常见,部分可见肺部碘化油反流及多处淋巴管扩张;胸部平扫CT显示肺、胸膜、纵隔及心包等多处异常,以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最为常见。结论 CTL对诊断乳糜痰有一定价值;胸部平扫CT可显示乳糜痰患者肺及胸部其他结构异常改变。
张晓杰孙小丽张明霞郝琪张怡梦王仁贵
关键词:胸部淋巴造影术
超高分辨率薄层CT对直径2cm以下肺小结节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孤立肺结节(SPN)的形态学特征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依据,CT成像的分辨率高低是提高SPN细微形态学特征显示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常规高分辨率薄层CT(512×512矩阵,HRCT)与超高分辨率薄层CT(1 024×1 024矩阵,ultra-HRCT)对直径≤2 cm肺小结节的几项细微形态学特征的显示是否存在差异,分析HRCT与ultra-HRCT成像在显示病变特征、图像质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优劣性。方法:分别对人活体内72枚直径在2 cm以下的肺小结节进行HRCT及ultra-HRCT扫描成像。比较SPN的形态学指标包括:结节边缘,分叶(深、浅),晕征(清晰、模糊),毛刺(细短毛刺、细长毛刺、棘征);内部征象(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洞),结节密度(钙化、磨玻璃密度)等。对HRCT和ultra-HRCT的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二者图像质量有无差异。同时对ultra-HRCT增加的X线辐射剂量进行分析。结果:对ultra-HRCT和HRCT成像对SPN的几项形态学指标的检出率比较后提示ultra-HRCT在显示边缘毛刺、空泡征等方面优于HRCT,但卡方检验P值均>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二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HRCT图像质量优于ultra-HRCT,ultra-HRCT运动伪影和噪声发生率较HRCT高,二者差异卡方检验P值>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ultra-HRCT检查可增加X线辐射剂量,总体剂量在安全范围内。结论:ultra-HRCT对直径≤2 cm SPN的几项特征检出率均不低于HRCT,对边缘分叶、毛刺、晕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GGO检出率均高于HRCT,提示ultra-HRCT在显示边缘分叶、毛刺、晕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GGO等细微结构方面优于HRCT,但二者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HRCT高于ultra-HRCT;ultra-HRCT图像显示病变边缘及血管结构质量优于HRCT,运动伪影和噪声发生率较HRCT高,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的X线辐射剂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张明霞王仁贵
关键词:肺小结节高分辨率CT
基于深度学习的CT定量指标对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的影像学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CT定量指标对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收治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数据,根据患者的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的临床及CT定量影像学特征。结果:共纳入112例COVID-19患者,年龄26~95岁,平均(70.4±14.4)岁,女性占比44.6%(50/112例)。在临床方面,糖尿病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在定量指标方面,糖尿病组患者的全肺及左肺病灶数目、病灶体积、病灶占比更大,糖尿病组的纵隔淋巴结数目更多;此外,糖尿病组患者的磨玻璃病灶及实性病灶体积更大,其磨玻璃实性病灶体积比更小。在影像学征象方面,糖尿病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呈大片状、束带状比例更高,其存在晕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气潴留征、马赛克灌注及胸膜下黑带的比例更高。结论:糖尿病合并COVID-19患者的肺部病变具有相对的特征性,基于深度学习的CT定量指标显示糖尿病组的COVID-19患者肺部受累的病变范围更大、程度更重,其实性病灶成分占比相对增加。
李玲张明霞孙莹段淑红郭佳杜常月刘梦珂张怡梦孙磊霍萌王仁贵
关键词:胸部CT糖尿病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与CT特征
2023年
目的:探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平扫的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确诊的重型COVID-19且胸部CT表现阳性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自发病后1~14 d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与CT检查的时间间隔(<7 d和≥7 d)将患者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平扫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结果:52例重型COVID-19患者中,年龄范围约53~97岁,中位年龄为80岁,男34例,女18例,且33例(63.5%)合并基础疾病,其中肺部疾病2例(3.8%),糖尿病6例(11.5%)、高血压18例(34.6%)、冠心病16例(30.8%)、脑血管疾病7例(13.5%)、恶性肿瘤4例(7.7%)、免疫疾病4例(7.7%);患者主要症状有发热44例(84.6%)、咳嗽43例(82.7%)、肌痛2例(3.8%)、咽痛19例(36.5%)、胸闷9例(17.3%)、腹泻2例(3.8%)、纳差3例(5.8%)。发病与CT检查时间间隔分组患者之间,病变累及部位、病变大小等CT表现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COVID-19以老年男性多见,多合并基础疾病,CT特征为短期内多累及气管,发病时间较长者血管受累多见。
张怡梦刘梦珂张晓杰郝琪张妍李兴鹏张明霞刘晓燕王仁贵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胸部薄层CT平扫对于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胸部薄层CT平扫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我院感染科诊断为COVID-19的13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部薄层CT平扫检查,并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非重症组和重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肺部影像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合并糖尿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重症组(45.8%)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非重症组(25.5%);两组间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病变数量、对称性分布、周围为主分布、弥漫分布、边缘模糊、大片状、束带状、血管束增厚、铺路石征、拱廊征以及煎蛋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的病灶数量>10个、弥漫分布、大片状、束带状、血管束增厚、铺路石征、拱廊征的发生率高于非重症组,而非重症组的周围为主分布、边缘模糊以及煎蛋征的发生率高于重症组。结论:胸部薄层CT平扫能够明确新冠患者肺部异常影像学表现,评估病变的数量、分布范围及形态特点,合并基础病、病变数量、分布特点、边缘模糊、大片状、束带状、血管束增厚及铺路石征、拱廊征、煎蛋征等特殊征象能有效提示COVID-19分型,为COVID-19的诊治提供更多影像依据。
郝琪刘晓燕张妍李兴鹏张怡梦刘梦珂张晓杰李玲郭佳杜常月孙莹霍萌张明霞刘薇段永利段淑红王仁贵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合并呼吸系统基础病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患者临床及CT特征
2024年
目的探讨合并呼吸系统基础病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及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72例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胸部CT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呼吸系统基础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分为合并呼吸系统基础病组32例及无呼吸系统基础病组4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临床及CT特征。结果与无呼吸系统基础病组相比,合并呼吸系统基础病组患者初次就诊时存在喘憋占比更高(34.4%比12.5%;χ^(2)=4.922,P=0.027)、C反应蛋白[40.6(19.9,67.8)mg/L比18.6(5.7,51.7)mg/L;Z=-2.119,P=0.034]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更高[73.4(64.3,80.6)%比67.5(61.7,73.8)%;Z=-1.961,P=0.049];CT显示,合并基础病患者纵隔增大淋巴结数目更多[2.0(1.0,3.0)个比1.0(0,2.0)个;χ^(2)=-2.042,P=0.041],存在蜂窝影(21.9%比0,P=0.002)、结节状(78.1%比51.3%;χ^(2)=5.457,P=0.019)、大片状(81.3%比50.0%;χ^(2)=7.525,P=0.006)及束带状(59.4%比30.0%;χ^(2)=6.257,P=0.012)形态的比例更高,同时存在小气道壁增厚(100.0%比82.5%,P=0.015)、牵拉性支气管扩张(93.8%比57.5%;χ^(2)=12.026,P=0.001)、纤维索条(90.6%比62.5%;χ^(2)=7.500,P=0.006)及铺路石征(78.1%比45.0%;χ^(2)=8.109,P=0.004)的比例更高。结论合并呼吸系统基础病的老年COVID-19患者临床及CT征象均存在一定特征,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应指导。
李玲张明霞孙莹霍萌孙磊刘晓燕李兴鹏郝琪王仁贵
关键词:肺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