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潇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瘤
  • 3篇颅内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破裂
  • 2篇造影
  • 2篇瘤破裂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成像
  • 1篇动脉瘤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技术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永存三叉动脉
  • 1篇预后
  • 1篇造影技术

机构

  • 7篇天津市环湖医...

作者

  • 7篇杨潇
  • 2篇田超
  • 1篇翟翔
  • 1篇刘钢
  • 1篇国晶晶
  • 1篇杭伟
  • 1篇卢醒
  • 1篇李海艳

传媒

  • 4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总结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共7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50例首发症状为头痛。临床表现中35例仅表现为颅高压症状,6例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例仅表现为脑病样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实质受累患者42例。70例患者均行CVST置管溶栓术治疗,并且均已在术前完善头颅CT、MR、MRV及DSA检查。结论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是脑实质是否受累及其主要临床表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病变累及脑实质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杨潇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特点预后
永存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血管三例报告
2022年
永存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血管包括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PTA)、永存耳动脉(persistent otic artery,POA)、永存舌下动脉(persistent hypoglossal artery,PHA)和寰前节间动脉(proatlantal intersegmental artery,PIA),是一类少见的脑血管发育异常。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技术明显提高了此类血管发育异常的检出率。由于POA是原始颈动脉-基底动脉吻合中最早消失的血管,故少见,目前尚无发生率报道数据[1]。因此本文仅对其余3类变异进行病例报告。
杨潇田超
关键词:永存三叉动脉
颅内动脉瘤破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此出血性病变常导致患者出现中、重度残疾或死亡,会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但就目前提出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言,其中大部分因素在评价动脉瘤破裂风险上是存在争议的,即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结合国内外文献,从形态学特点和血流动力学因素两个方面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杨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动脉瘤测量指标和颅内动脉瘤所在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测量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47.76%vs 8.57%,P<0.05)。破裂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前弯角和前上弯角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OR=5.722)和较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OR=1.195)是促进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29.38°时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增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注意高危患者的筛查,及时予以干预。
杨潇国晶晶刘松田健赵一樊田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虹吸部
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磁共振表现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P)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形态学、病变内部强化表现、平扫信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78例IP中66例共70个病灶为肿块样病变,增强后62个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TIC曲线流出型52个;12例非肿块样病变中4例呈局灶性强化、5例呈线性分布强化、1例呈段性分布强化、2例呈区域性分布强化,TIC曲线流出型8例。结论乳腺导管乳头状瘤MRI表现特征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杨潇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成像
CT脑池造影与核磁水成像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评估术前CT脑池造影(CTC)与头颅核磁共振水成像(MRH)对脑脊液鼻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脑脊液鼻漏且同时完成术前HRCT、CTC以及MRH检查的38例患者资料,结合术中发现的漏口位置比较其与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中,HRCT、CTC、头颅MRH检查发现漏口的比率分别为31.58%、89.47%和60.53%,CTC的准确率高于MRH(χ^(2)=8.49,P=0.007),MRH的准确率高于HRCT(χ^(2)=6.41,P=0.01)。按脑脊液鼻漏漏口的发生部位进行亚组分析,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筛窦者中,CTC(80.95%vs.14.29%,P<0.01)与MRH(52.38%vs.14.29%,P=0.02)对漏口定位的准确率均显著高于HRCT,然而CTC与MRH之间的定位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在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蝶窦者中,CTC对漏口定位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RH(100.00%vs.61.54%,P=0.04)与HRCT(100.00%vs.53.85%,P<0.01),然而MRH与HRCT之间的定位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在脑脊液鼻漏漏口位于额窦者中,CTC、MRH以及HRCT之间对漏口定位的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HRCT未能发现脑脊液鼻漏漏口的26例患者中,CTC与MRH对漏口定位的准确率分别为84.62%和5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9,P=0.06)。结论: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综合运用对脑脊液鼻漏的正确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TC与MRH可提高对脑脊液鼻漏漏口定位诊断的准确率。
卢醒翟翔李海艳杨潇杭伟刘钢
关键词:CT脑池造影脑脊液鼻漏
减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减影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29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均进行减影3D-CT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检查,以3D-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减影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图像质量等级。结果减影3D-CTA在以3D-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时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6.72%、特异度为85.71%、准确率为96.12%;配对χ^(2)检验结果显示减影3D-CTA与3D-DSA的诊断效能无显著性差异(P=0.375>0.05);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686,提示一致性良好;减影3D-CTA与3D-DSA图像质量等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257>0.05)。结论减影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初次检查方法,必要时再进行3D-DSA确诊。
杨潇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造影技术X计算机减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