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鑫鑫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纳米粒
  • 4篇羟基乙酸
  • 4篇米粒
  • 4篇聚乳酸
  • 3篇细胞
  • 2篇呋喃
  • 2篇呋喃二烯
  • 2篇细胞摄取
  • 2篇聚乳酸-羟基...
  • 2篇聚乳酸-羟基...
  • 2篇聚乳酸羟基乙...
  • 2篇二烯
  • 2篇PEG化
  • 1篇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探针
  • 1篇脂质纳米粒
  • 1篇鼠腹腔巨噬细...
  • 1篇探针
  • 1篇体外

机构

  • 5篇烟台大学

作者

  • 5篇林东海
  • 5篇秦利芳
  • 5篇王俊腾
  • 5篇谢鑫鑫
  • 3篇闻真
  • 2篇郭桂萍
  • 1篇李刚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H-NMR法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1H-NMR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MePEG-PLGA-NP)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PEG)的含量及链密度,并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不同比例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对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方法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ePEG-PLGA)为载体,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了聚乙二醇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并对其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表征。1H-NMR用于确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的结构组成并测定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含量及链密度,并与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共聚物的结构组成与标示量基本一致;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随着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比例的增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也逐渐减小,粒子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α)逐渐增加,其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链密度(δ)逐渐增大,相邻两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链间的距离(D)逐渐减小;相同比例,随着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链长度的增加,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与Zeta电位都无明显差别,而α逐渐增加,δ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同种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比色法测定的α值比1H-NMR测定的值偏高。结论1H-NMR能够定量地测定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表面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含量及链密度;与比色法相比,1H-NMR测定的粒子表面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含量更准确;实验范围内,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比例可以对纳米粒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表面单
王俊腾谢鑫鑫秦利芳林东海
关键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核磁共振法
PEG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抗黏性及HeLa细胞摄取
2012年
目的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actic coglycolic acid-nanoparticles,mPEG-PLGA-NPs)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黏性能,考察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mPEG-PLGA-NPs的摄取能力。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mPEG-PLGA-NPs,测定其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黏蛋白结合法,考察mPEG-PLGA-NPs的体外抗黏性能。以香豆素-6(coumarin 6)为荧光标记物,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及HPLC法进行HeLa细胞的体外摄取研究。结果 mPEG-PLGA-NPs的平均粒径为(106.2±4.3)nm,Zeta电位为-(12.40±0.11)mV。PLGA-NPs的抗黏蛋白黏附率为35.5%,而mPEG-PLGA-NPs的抗黏蛋白黏附率为92.5%,比PLGA-NPs高3倍左右。相同孵育时间内,HeLa细胞对mPEG-PLGA-NPs的摄取量是PLGA-NPs的近2倍,HeLa细胞对PLGA-NPs和mPEG-PLGA-NPs的摄取量与孵育时间成明显的依赖关系。结论 mPEG-PLGA-NPs具有较强的抗黏性;HeLa细胞对mPEG-PLGA-NPs的摄取明显高于PLGA-NPs(P<0.01),表现出更好的细胞亲和性。
秦利芳林东海李刚谢鑫鑫王俊腾闻真
关键词:纳米粒细胞摄取
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ePEG-PLGA)为材料,制备包载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DiI)的纳米粒,为后续的细胞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超滤法分离纯化纳米粒,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DiI的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 DiI用量为0.5 mg,PLGA或MePEG-PLGA投入量为50 mg,PVA浓度为0.5%,可制得粒径较合适的纳米粒。DiI-PLGA-NP平均粒径为(280.7±3.6)nm,Zeta电位为(2.98±0.47)mV,包封率可达88.0%;DiI-MePEG-PLGA-NP平均粒径为(157.2±3.2)nm,Zeta电位为(-4.90±0.54)mV,包封率可达87.1%。结论 DiI作为脂溶性良好的示踪剂,用其制得的荧光素纳米粒可为后续的体外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闻真郭桂萍谢鑫鑫王俊腾秦利芳林东海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聚乙二醇化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黏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制备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mPEG-PLGA-N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抗黏性能。方法:以不同mPEG分子量和含量的mPEG-PLGA为载体,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并对其制备处方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呋喃二烯为模型药考察纳米粒的载药性能,采用体外黏蛋白结合法评价纳米粒的抗黏性能。结果:确定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mPEG-PLGA-NP的最佳处方,丙酮为有机溶剂,0.2%的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mPEG-PLGA的用量为25mg,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15。纳米粒呈球形,外观规整,分布均匀。mPEG-PLGA-NP随着修饰的mPEG含量的增加粒径逐渐减小,Zeta电位的绝对值逐渐减小。载呋喃二烯的mPEG-PLGA-NP包封率为50%,载药量在10%左右。体外黏蛋白结合实验显示,经mPEG修饰的纳米粒抗黏性比未修饰的高6倍,并且随着修饰的m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增加,mPEG-PLGA-NP的抗黏性能逐渐增强。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并表征了mPEG-PLGA-NP,并且mPEG-PLGA-NP具有良好的载药和抗黏性能。
谢鑫鑫王俊腾秦利芳闻真郭桂萍林东海
关键词:纳米粒呋喃二烯黏蛋白
PEG化呋喃二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巨噬细胞摄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PEG化呋喃二烯固体脂质纳米粒(PEG-FDE-SLN)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细胞摄取性能。方法:实验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PEG-FDE-SLN,以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选择制备PEG-FDE-SLN的最佳处方。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PM)为模型做体外细胞摄取实验。结果:制备PEG-FDE-SLN的最佳处方为固态脂质单硬脂酸甘油酯100 mg,液态脂质中碳链三酰甘油40 mg,乳化剂蛋黄卵磷脂13 mg,聚乙二醇硬脂酸酯150 mg,制备的样品粒径为(272.9±2.4)nm,多分散系数为(0.193±0.022),Zeta电位为(-19.82±0.52)mV。包封率为(90.0±1.0)%。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证明,MPM对FDE-SLN的摄取随着聚乙二醇硬脂酸酯的加入以及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以PEG5000-FDE-SLN摄取最少为(8.4±0.4)%。结论:本实验制备的PEG-FDE-SLN,能够改善巨噬细胞对FDE-SLN的摄取作用,PEG链长度影响MPM对FDE-SLN的摄取作用,PEG链越长MPM摄取越少。
谢鑫鑫王俊腾秦利芳林东海
关键词:呋喃二烯固体脂质纳米粒PEG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