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莎莎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海南昌江县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群动态被引量:4
- 2014年
- 对昌江县的4种濒危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特征。结果表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和野龙眼(Dimocarpus longan)种群属于增长型,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种群属于衰退型,野荔枝(Litchi chinensis)种群属于稳定型。白木香和野荔枝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海南龙血树种群接近DeeveyⅠ型,野龙眼种群接近DeeveyⅢ型。结合静态生命表的分析,整体上白木香和野龙眼种群表现为增长型、海南龙血树种群表现为衰退型、而野荔枝种群表现为稳定型。野生濒危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较差,人为干扰明显,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
- 周文嵩冯丹丹李东海陶楚万春红邢莎莎杨小波
- 关键词:濒危药用植物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
- 海南乐东县药用植物的种间联结性被引量:3
- 2015年
- 在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海南西南部乐东县50种国家重点药用植物为对象,基于2×2联列表,应用X2统计量、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为参数,研究分析了频度≥0.054的50种重点药用植物的种间联结性特征。结果表明,在50个物种组成的1 225个种对中,X2检验有436对表现为正关联,有789对表现为负关联,0对无关联,正负关联比为0.552 6。其中仅有35个种对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关联,有1个种对表现显著负关联。在1 225个种对中,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联结性较弱。由于药用植物分布分散、人为干扰导致生境破碎化,共同出现于同一样地的机会比较少,导致了种间联结的松散性。通过种间联结性研究,可为将来保护这些药用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 邢莎莎杨小波罗文启李英英张育霞熊梦辉张萱蓉吴庭天
- 关键词:种间联结药用植物
- 海南东寨港不同潮间带角果木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被引量:3
- 2015年
- 潮汐浸淹是影响红树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从基径、高度、冠幅及分布密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海南东寨港不同潮间带的角果木种群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潮间带的角果木因潮水浸淹程度各异:(1)不同潮间带的角果木种群幼苗比例均最大,属稳定型种群或稳定增长型种群,但密度差异悬殊:外带986株·hm^(-2)、中带43 873株·hm^(-2)、内带141 360株·hm^(-2);(2)不同潮间带的角果木种群基径、冠幅相差不大,但高度差异显著:从内带至外带,角果木种群在高度整体上呈现出变高的趋势;(3)外带角果木种群偏向于随机分布,中带和内带角果木种群为聚集分布;(4)在种群格局动态方面,外带苗木阶段为聚集分布,小树和成年树均为随机分布,但中带和内带的角果木的苗木和小树呈聚集分布,成年树为随机分布。
- 张育霞吕晓波杨小波李东海李英英罗文启熊梦辉邢莎莎朱静林泽钦岑举人郭照彬
- 关键词:种群结构潮间带东寨港
- 沿海热带常绿季雨矮林树干附生地衣分布规律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了解沿海热带常绿季雨矮林中树干附生地衣的分布规律,在海南文昌铜鼓岭自然保护区沿海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固定样地基础上,选取20个20 m×20 m样方,采集并记录季雨矮林中群落重要值前20的树种及树干附生地衣的相关数据,对地衣与宿主胸径、种类间的关系,地衣在宿主上的分布高度、方位朝向及相关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树干附生地衣在宿主上的分布盖度与宿主本身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呈正相关,但与宿主的重要值并无明显相关性;地衣主要分布在宿主胸径为1.5-13.5 cm、高度为0.6-1.4 m的区间,其中1.2-1.4 m为最佳高度范围;进一步证明了地衣喜好生长于与样地坡向方位一致的树干朝向,在调查区东南方向上地衣分布较多;在湿度、光照强度、海拔3种影响因子中,光照强度对地衣分布的影响显著性较大。
- 李英英杨小波龙成李东海罗文启熊梦辉张育霞邢莎莎
- 关键词:宿主
- 海南省西南部三市县重点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种间关联性研究
- 海南西南部趣区包括三个市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下文简称:乐东县)、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下文简称:昌江县),濒临北部湾,海岸线总长371.35kmm。本文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调查所规定的海南省220种重点药用植物为主要对...
- 邢莎莎
-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态位种间关联DCA排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