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红壤区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与评价方法被引量:9
- 2011年
- 从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等3个方面入手,厘定了"小流域治理度"的概念,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的,在专家意见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小流域治理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在江西省兴国县选择了塘背小流域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评价小流域治理度的3大类19项指标能反映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采用的层次分析法简单实用。塘背小流域经过多年治理恢复,其治理度由治理前的0.252提高到0.683,提高了0.431,增加了1.71倍。
- 苏春丽梁音李德成孙昕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丘陵山坡地生态治理模式探索——以浙江省建德市平山顶生态园为例
- 2008年
- 在实践中提出了"三型两配套"的丘陵山坡地治理模式,并在浙江省建德市平山顶生态园进行试验示范。与治理前相比较,植被覆盖率从25%提高到85%以上,年水土流失总量从2042t减少到430t,土壤侵蚀模数从3003t/km2.a下降到632t/km2.a,农民经济收入提高了15倍以上,使该示范区的坡地生态系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找出了水土保持走生态经济和资源开发之路的有效途径。
- 张日清苏春丽
- 基于EI的南方红壤区土壤侵蚀县域差异与趋势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提出了土壤侵蚀综合指数(EI值)的新算法,并利用多项式方程模型法确定剧烈侵蚀强度的侵蚀模数中值为18700tkm-2a-1,还确定了各侵蚀等级的权重分值。利用新方法计算了南方红壤区476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市和区,简称县,下同)在1996年和2002年两个年度的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在GIS支持下,分析了EI值的时空变化。从时间上来看,南方红壤全区的EI值从1986年的3.81降低至2002年的3.02,呈递减趋势,说明该时间段红壤区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1996年至2002年5年间,红壤区476个县中,EI值增加的有163个,EI值减少的有285个,EI值保持不变的有28个,分别占红壤区总县数的34.2%、59.9%和5.9%。EI值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和浙江3省,而指数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湖南,特别是广东省,EI值增加的区域面积较大,说明土壤侵蚀较为轻微的广东省,近年来土壤侵蚀有加重的趋势。
- 梁音杨轩苏春丽孙波潘贤章
- 关键词:南方红壤区
- 渭北旱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对渭北旱原长武地区冬小麦产量与农业气候因子变化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地温是影响该地区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播种-出苗期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分孽-越冬、返青-拔节、灌浆-乳熟期地温对产量影响更大。该地区近50年来年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年降水总量总体有减少趋势,波动较大; 且在播种-出苗期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极值出现几率增加,而在返青-拔节期地温有增加的趋势,且2000年后增加幅度增大。因此,在区域气候变化影响下,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量减少及波动性增加,将会导致未来冬小麦产量的波动性增加。
- 王宝良潘贤章梁音刘通杨轩穆欢苏春丽关庆伟
- 关键词:渭北旱原小麦气候因子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