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诚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信息流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振荡
  • 1篇气温
  • 1篇气温距平
  • 1篇热通量
  • 1篇物理机制
  • 1篇距平
  • 1篇可预报性
  • 1篇AMO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李建平
  • 2篇孙诚
  • 1篇李艳杰
  • 1篇谢飞
  • 1篇赵森
  • 1篇冯娟
  • 1篇汪雷

传媒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信息流理论的因果分析在辨析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物理机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是指发生在北大西洋的海表温度(SST)冷暖异常多年代际(50~80年)振荡的现象。通常AMO被认为是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及其对应的海洋动力过程(经向热量输运)的影响。近年来有观点认为,AMO是大气随机热力强迫的产物,大气主导了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进而影响AMO。弄清AMO和北大西洋海表热通量的因果关系是辨析AMO动力和热力驱动机制的关键。本文利用基于信息流理论的因果分析方法,研究了1880年以来观测的AMO与北大西洋海表热通量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在多年代际尺度上,从AMO到海表热通量的信息流要远大于二者相反方向的信息流,这说明AMO是北大西洋海表热通量异常的因,海洋主导了海气间的热量交换。大气随机热力强迫机制无法解释AMO与热通量两者因果分析的结果。对泛大西洋地区的陆地气温和AMO指数进行分析,进一步表明由于海洋主导了海气热量交换,AMO的海温异常加热/冷却控制了绝大多数地区气温的多年代际变化。利用海温驱动的大气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验证了AMO的海温异常对周边陆地气温强迫作用。本文的结果为辨析AMO的动力和热力驱动机制提供了新线索,进一步表明AMO并非是大气随机热力强迫的产物,海洋环流可能是AMO的主要驱动因子。
宫湛秋孙诚李建平冯娟冯娟谢飞薛佳庆
关键词:信息流热通量
扰动位能在东亚夏季风变化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16年
东亚夏季风变化对中国气候有显著影响,从能量学角度探讨季风环流的动能来源对认识季风变率及其机制至关重要。在回顾传统有效位能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应用于区域环流有效能量转换问题分析上的局限性,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区域环流能量循环和转换的大气环流扰动位能(PPE)理论,阐述了PPE理论在研究非绝热加热和局地动能转化的优越性,总结了PPE在区域环流异常与能量转换及其在夏季风变化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利用PPE研究东亚夏季风变化的重要科学问题:东亚季风区季节—年际尺度上PPE的时空变化特征、主导模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及下垫面强迫的关系;如何建立以PPE为纽带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的能量学理论;下垫面加热如何通过PPE转换为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扰动动能;寻找东亚夏季风的前期PPE信号,解释相关机制,探讨可预报性等。
李建平赵森李艳杰汪雷孙诚
关键词:可预报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