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成程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生物学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微生物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生物
  • 2篇分子生物学
  • 1篇蛋壳
  • 1篇新鲜度
  • 1篇畜禽肉
  • 1篇羊肉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源性疾病
  • 1篇志贺菌
  • 1篇中鸡
  • 1篇肉制品
  • 1篇生物学技术
  • 1篇生鲜
  • 1篇食品

机构

  • 8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重庆三峡职业...
  • 2篇成都市食品药...
  • 1篇四川出入境检...

作者

  • 8篇王成程
  • 7篇韩国全
  • 2篇蒋玉涵
  • 2篇文昕
  • 1篇林华
  • 1篇叶劲松
  • 1篇张子丽
  • 1篇陈明睿
  • 1篇肖玲
  • 1篇李昕阳
  • 1篇谭学梅

传媒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吉林农业
  • 1篇肉类研究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CR技术在猪肉中微生物检测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当前,我国在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面飞速发展,检测能力也由传统的培养方法向分子水平过渡。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PCR技术对4种常见猪肉中微生物的检测应用现状,旨在提供一些关于猪肉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资料。
文昕韩国全王成程
关键词:PCR技术微生物
生鲜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鲜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包括目前生鲜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预测微生物的模型、风险分析工具等的最新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生鲜畜禽肉风险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生鲜畜禽肉中风险评估工作的研究方向及重点,为政府对我国生鲜畜禽肉市场的安全监管和理性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消费者在生鲜畜禽肉消费、食用过程中的风险预警提供理论借鉴。
唐廷廷王利娜林华陈明睿王成程谭学梅韩国全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
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8年
近年,肉制品掺杂掺假情况频繁发生,主要掺假方式是在高价肉制品中掺入廉价的肉类原料,且在商品标签中不注明成分,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本研究针对目前常见的肉制品真伪鉴别方法,包括基于形态学、代谢学、蛋白质学和基因学这4大类真伪鉴别方法,分别介绍各个方法的应用及优缺点,为肉及肉制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王成程韩国全韩国全林华张婧安徽陈世界
关键词:肉制品
包虫病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寄生虫病是常见的食源性疾病,而包虫病属于常见的寄生虫病。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广泛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等西北地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OIE将棘球蚴病归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疫病,归属为多种动物共患病;WHO将棘球蚴列为17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同时也被列为被忽视的人兽共患病,成为全球早期预警系统优先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疾病之一。本文阐述了检测包虫病技术,包括病原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影像学方法及分子生物检测方法等,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技术由复杂向简化的突破,实现快速、准确检测包虫病的研究成果,以及进行几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旨在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快速、准确检测包虫病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王成程韩国全王利娜唐廷廷蒋玉涵陈传君
关键词:包虫病免疫学光谱学分子生物学
鸡蛋壳暗斑对鸡蛋贮藏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文章探讨了鸡蛋壳具有0%,10%,30%,60%的暗斑覆盖率对贮藏中鸡蛋失重率、相对密度、蛋黄指数、蛋清pH值、哈夫单位等新鲜度指标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鸡蛋存放期间,暗斑鸡蛋新鲜度指标的变化速度以及菌落总数、霉菌等微生物的增长速度均较无斑鸡蛋快,且随着鸡蛋壳暗斑覆盖率的增加,鸡蛋新鲜度下降越快,菌落总数、霉菌等微生物的增长也越快。鸡蛋壳暗斑的存在对鸡蛋品质具有不良影响,可使鸡蛋贮藏期缩短。
张铭容叶劲松张子丽李昕阳王成程蔡云琼
关键词:鸡蛋新鲜度微生物贮藏期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爆发根源之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省时省力等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与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阐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包括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液相芯片和基因探针技术等,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技术由单一检测向多重检测的突破,及实现快速、高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应用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快速、高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唐廷廷韩国全王利娜肖玲王成程文昕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细菌性痢疾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多年来一直位于我国传染性疾病前列。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2017年的统计数据,得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期集中在6、7、8月的结论,并结合一些地区的历年数据阐述了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了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的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情况。细菌性痢疾的致病菌主要是志贺菌,目前对于志贺菌的检测技术除了国家标准方法(GB/T 4789.5-2012)外,主要还有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方法等,本文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郭华麟韩国全徐超唐廷廷王成程蒋玉涵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志贺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实现羊肉中鸡成分的精确定量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世界各地肉制品掺假情况频繁发生。为维护市场稳定,保障食品安全,迫切需要量化肉制品中所含动物成分的质量百分比。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系统,借助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ddPCR),有效实现靶向基因拷贝数的绝对定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将扩增Ct值转化为基因拷贝数,再从基因拷贝数转换为肉的质量,有效实现了Ct值与质量间的转化,从而实现了羊肉中掺假鸡肉的精确定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掺假羊肉中鸡肉质量百分比的检测,鸡肉的最低定量检测限(LOD)为5%,在5%~80%范围内相对误差小于±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定量结果准确、重复性高,可以有效区分生产污染与故意掺假,为肉类掺假的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唐廷廷陈世界张婧杨苗安微王成程韩国全林华
关键词:羊肉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