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漂浮藻收集网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藻收集网具,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网体和牵引件,所述架体为两竖杆和两横杆组成的矩形结构,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杆和牵引座,所述牵引杆一端通过转筒可转动设置在竖杆上,另一端与牵引座连接,所述牵引座上设...
- 宋伟韩红宾张学雷姜美洁庞敏孙萍
- 文献传递
- 2012年秋季江苏南部紫菜养殖区绿藻微观繁殖体现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探讨绿藻微观繁殖体在江苏紫菜养殖区的分布及其种类组成,分析其在绿潮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于2012年秋季对江苏近岸紫菜养殖区及附近海域进行水体和养殖区内沉积物、绠绳和养殖竹片的绿藻微观繁殖体调查研究。通过实验室培养萌发实验的方法确定了繁殖体在水体、沉积物、绠绳和养殖竹片上的数量,并对培养出的绿藻幼苗进行RFLP分析,确定其属种。结果表明,水体中微观繁殖体数量介于12~648株/L,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紫菜养殖区站位,其中最高值出现在泥螺沙(NLS)站位。并且,小洋口(XYK)、高泥(GN)、泥螺沙(NLS)3个站位的水体、沉积物、绠绳和养殖竹片上均有绿藻繁殖体固着,其平均值分别为374株/L、7.9株/g、3.6和12.8株/cm2。通过分子检测发现,通过繁殖体培养萌发的绿藻种类主要存在浒苔(Ulva prolifera),缘管浒苔(Ulva linza)和Ulva sp.1 3种,其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6%、14%和40%。因此,调查海域广泛存在绿藻微观繁殖体,其分布趋势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由养殖区向外扩散的趋势。江苏南部紫菜养殖区是繁殖体存在的一个重要源头。通过研究繁殖体在苏北浅滩的分布现状及种类组成情况,为该区域的绿潮溯源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 刘湘庆王宗灵张学雷李瑞香李艳范士亮宋伟
- 关键词:绿潮沉积物
- 黄海浒苔绿潮研究进展被引量:52
- 2018年
- 绿潮是世界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自2007年以来,浒苔绿潮已肆虐黄海近岸海域达10年之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成为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黄海绿潮起源与发生原因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学认知。本文综述了关于黄海绿潮起源与发生过程、浒苔的关键生物学特征以及绿潮暴发的环境驱动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绿潮发生机制研究中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绿潮减灾防灾技术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同时,对近期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浒苔绿潮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
- 王宗灵傅明珠傅明珠张学雷肖洁
- 关键词:监测预警
- 2014年黄海绿潮暴发后绿藻显微繁殖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 2018年
- 基于2014年10至12月对黄海西部海域水体与沉积物样品采集及实验室萌发培养实验,探究了绿潮暴发后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上,高值区集中在如东及大丰海域,并向北逐渐降低。2014年10月~11月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数量变化不明显,然而,12月份,其数量显著增加,尤其在如东及大丰海域。2014年11月如东和大丰海域水样中绿藻显微繁殖体丰度分别为16 ind/L和34 ind/L,12月绿藻显微繁殖体丰度上升至62 ind/L和72 ind/L。2014年11月如东和大丰海域泥样中绿藻显微繁殖体丰度分别为7 ind/L和10 ind/20g,12月绿藻显微繁殖体丰度上升至18 ind/L和28 ind/20g。并且靠近紫菜养殖海域的R1、R2、D2和D3站位绿藻显微繁殖体数量显著升高,12月份,紫菜养殖筏架上已经出现附生绿藻。因此,我们推断紫菜养殖筏架上的附生绿藻释放生殖细胞,可以使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能以更多的机会度过冬季恶劣的环境,为下年的绿潮暴发提供了物质条件。
- 韩红宾宋伟何培民王宗灵丁德文
- 关键词:绿潮绿藻紫菜养殖
- 低温对茶陵野生稻总基因组导入栽培稻后代耐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选用茶陵野生稻总基因组导入冷敏感品种R9810获得的导入后代Km16为材料,以受体品种R9810为对照,在幼苗期低温胁迫下,分别测定植株丙二醛、生长素、脱落酸含量以及SOD、CAT、POD活性。结果表明,导入后代Km16植株的丙二醛含量略低于R9810,而生长素、脱落酸含量则明显高于R9810。同样,Km16植株的3种酶活性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 李颖邦康敏宋伟程鹏洪亚辉
- 关键词:水稻幼苗耐冷性生理指标
- 绿藻围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藻围隔装置,包括池体、培养网框、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主进水管和多根分流管,所述主进水管设置在池体一侧壁的上端,其与外部进水泵连通,多根分流管贴合池体侧壁平行设置,其一端与主进水管连通...
- 宋伟韩红宾王宗灵范士亮张学雷李艳
- 文献传递
- 温度对沉积物中绿藻微观繁殖体萌发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对黄海浒苔绿潮的研究表明,苏北浅滩及其附近海域是每次绿潮早期发展的重要区域,石莼目绿藻微观繁殖体在该水域大量存在。为研究海水温度对其萌发和生长的影响,我们利用2012-10在江苏近岸如东紫菜养殖区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进行不同温度梯度条件(5,10,15,20,25和30℃)绿藻微观繁殖体的培养实验,并通过PCR-RFLP方法鉴定繁殖体幼苗的种类,分析温度对不同种绿藻微观繁殖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的低温条件下,繁殖体均不能萌发。10-30℃,随温度的升高繁殖体萌发数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5和20℃时,萌发数量出现高值,分别平均为17.0和15.8株/g。在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绿藻微观繁殖体萌发种类有浒苔、缘管浒苔、盘苔和Ulvasp.1,其萌发数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7,6.0,2.0和15.4株/g。其中,浒苔萌发数量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15℃时达到最高值为31.2株/g。缘管浒苔在10-20℃萌发数量相对较高,25℃时极低(仅为1.6株/g),而5和30℃时都未能萌发;Ulva sp.1在10-30℃数量变化不明显,一直保持较高值在15.0株/g左右;盘苔萌发数量一直较低,在各温度下均小于3.0株/g。据估算,在苏北浅滩紫菜养殖区(约200km2)表层沉积物中约有9.8×10^13株微观繁殖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种子库",这将为黄海浒苔绿潮溯源提供数据支撑。
- 刘湘庆王宗灵李艳宋伟范士亮李瑞香张学雷
- 关键词:绿潮温度沉积物
- 海上绿藻漂浮围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绿藻漂浮围隔装置,包括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外网、分隔件和浮球,所述外网包裹在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上,其内构成密闭的围隔空间,所述分隔件包括上分隔杆、下分隔杆、拦网和支撑柱,所述上分隔杆固定在上支撑环...
- 韩红宾葛美玲张学雷宋伟李艳刘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