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清

作品数:158 被引量:46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电子电信
  • 16篇理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9篇发光
  • 82篇电致发光
  • 73篇发光器件
  • 61篇电致发光器件
  • 49篇有机电致发光
  • 38篇有机电致发光...
  • 23篇有机发光
  • 23篇二极管
  • 23篇发光二极管
  • 22篇空穴
  • 20篇OLED
  • 14篇有机薄膜电致...
  • 14篇薄膜电致发光
  • 13篇电子传输
  • 13篇空穴传输
  • 12篇白光
  • 11篇有机发光器件
  • 11篇光学
  • 9篇电子注入
  • 9篇电子注入层

机构

  • 158篇上海大学
  • 6篇上海电力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通师范学院
  • 3篇上海天逸电器...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埼玉大学
  • 1篇浙江易鑫电子...

作者

  • 158篇朱文清
  • 95篇蒋雪茵
  • 95篇张志林
  • 66篇许少鸿
  • 34篇张步新
  • 25篇郑新友
  • 21篇吴有智
  • 18篇曹进
  • 17篇赵伟明
  • 13篇孙润光
  • 12篇委福祥
  • 12篇刘向
  • 12篇张建华
  • 11篇张晓波
  • 10篇孙亮亮
  • 10篇翟光胜
  • 10篇丁邦东
  • 9篇魏斌
  • 8篇吴晓亮
  • 8篇肖腾

传媒

  • 22篇发光学报
  • 15篇光电子.激光
  • 13篇光学学报
  • 13篇半导体光电
  • 8篇上海大学学报...
  • 6篇液晶与显示
  • 4篇物理学报
  • 4篇功能材料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照明工程学报
  • 3篇功能材料与器...
  • 3篇第二届全国有...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2篇Journa...
  • 2篇化学学报
  • 2篇2010中国...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 8篇2003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咔唑/喹啉基AIEE-TADF蓝光材料及其器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咔唑作为电子供体(D),喹啉作为电子受体(A),苯基间隔基作为π-桥,设计并构建了具有D-π-A结构的纯有机咔唑/喹啉衍生物—9-[4-(喹啉-8-基)苯基]-9H-咔唑(CPBA-Qx),并在所设计的蓝光小分子CPBA-Qx基础上,利用骨架-供体/悬垂-受体(BDPA)的设计策略,引入苯环作为间隔单元设计并合成了蓝光聚合物—聚[3-苯基-9-(4-(喹啉-8-基)苯基)-9H-咔唑](poly(CPBAQx-P)).对所合成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研究表明,CPBA-Qx和poly(CPBAQx-P)在THF/H_(2)O混合溶液中均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增强发射(AIEE)特征,二者的延迟寿命分别为1.25和1.09μs,出色的TADF特性与其具有较小的单-三重态能级差(ΔEST分别为0.11和0.16 eV)密不可分.基于CPBA-Qx和poly(CPBAQx-P)作为非掺杂发光层制备的溶液法加工OLED器件,其启亮电压(V_(on))和阈值电压(V_(th))分别为3.26/12 V、2.91/11 V,最大外量子效率(EQEmax)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坐标分别为5.24%和(0.19,0.12)、8.39%和(0.17,0.10).此外,在1000 cd·m^(−2)亮度下,基于poly(CPBAQx-P)的器件仍能高效发光(EQE=7.42%),效率滚降非常小,且具有窄半峰宽(FWHM)(59 nm)和CIE y值≤0.1.
殷瑕伍泽鑫庞尔宝朱渊杰王泓中朱文清贺英
关键词:蓝光
高色饱和度的微腔结构蓝色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谱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制作了具有微腔结构的蓝色有机顶发射电致发光器件。利用TBADN∶3%DSAPh为发光材料,结构为Ag/ITO/CuPc/NPB/TBADN∶3%DSAPh/Alq3/LiF/Al(Ag)。在玻璃基片上,制备Ag为阳极反射层,CuPc作为空穴注入层,NPB作为空穴传输层,ITO为光程调节层;Al/Ag作为半透明阴极,电极的透射率在30%左右。得到了半高宽仅为17 nm发光光谱,实现了窄带发射。通过改变ITO的厚度,得到了纯度较高的蓝色发光光谱,色坐标为(0.141,0.049),实现了高色饱和度的发射。在文章中,作者研究了微腔器件的发光强度,当选择合适的阴极透射率时可以使发光强度达到最大。根据相关的公式,计算出了发光强度随阴极透射率(或者反射率)变化的近似曲线。
刘向白钰曹进委福祥张晓波朱文清蒋雪茵张志林
关键词:微腔结构
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引量:9
2001年
制备了以芳香族二胺类衍生物TPD为空穴传输层、8 羟基喹啉铝Alq3掺杂红光染料DCJTB作为发光层、LiF/Al为复合电极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研究了不同掺杂质量分数对器件发光光谱、亮度电流电压特性的影响。发现由于DCJTB的自极化作用 ,发光峰值位置有 30nm的移动。当掺杂质量分数为 0 2 %和 3 %时 ,器件的最高亮度分别为 1740 0cd/m2 和 2 90 0cd/m2 ,2 0mA/cm2 时其亮度又分别为 10 80cd/m2 和 15 0cd/m2 ,量子效率分别为 2 %和 0 5 %。
赵伟明张步新朱文清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红色发光发光二极管
一种新型的增亮散射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增亮散射膜,可以用于液晶、LED、OLED等显示装置和发光元件。本增亮散射膜包括:聚合物母体介质(1),嵌入母体内的散射介质(2)和非平坦的纹理化界面(3)。所述公开的薄膜在改善器件视角的同时,能够...
朱文清孙亮亮汤梅钱冰洁肖腾俞静婷
文献传递
效率增强的新型蓝色有机发光器件被引量:9
2004年
使用一种新型空穴传输材料J0 5 0 3制备了不同结构、不同发光层厚度的两组蓝色发光器件 ,其结构为 :ITO/CuPc/J0 5 0 3 /JBEM∶perylene/Alq3 /LiF/Al和ITO/CuPc/J0 5 0 3 /JBEM∶perylene/TPBi/Alq3 /LiF/Al,这里CuPc(Copperphthalocyanine)和LiF分别为空穴注入层 (HIL)和电子注入层 (EIL) ,J0 5 0 3为空穴传输层 (HTL) ,JBEM( 9,1 0 bis( 3 5 diaryl)phenylanthracene)为发光层 (EML) ,TPBi( 1 ,3 ,5 tri(phenyl 2 benzimidazole) benzene)为空穴阻挡层 (HBL) ,Alq3 (tris( 8 quinolinolato)aluminiumcomplex)为电子传输层 (ETL)。两种结构中前者为无阻挡层的普通型结构 ,后者在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中加入了空穴阻挡层 ,是新型阻挡层结构。研究了空穴阻挡层的引入在不同厚度发光层时对器件发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新型阻挡层结构能明显提高器件的亮度和效率 ,但依赖于发光层厚度 ,利用能级图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张积梅蒋雪茵张志林朱文清吴有智许少鸿姜标付克洪
关键词:阻挡层空穴传输材料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致发光器件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3
2005年
报道了一种稳定的白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电流效率6cd/A,在电流密度20mA/cm2驱动下,亮度为1 026cd/m2;最高亮度21 200cd/m2,色度(x=0. 32,y=0. 40 )。该器件具有较平稳的效率电流关系,即具有弱的电流荧光猝灭。初始亮度100cd/m2 下, 半亮度寿命达22 245h。
张志林蒋雪茵朱文清许少鸿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白光器件稳定性
Weibull分布下基于MLE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寿命预测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对红外发光二极管(LED)恒定及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Weibull分布函数描述了其寿命分布,利用极大似然法(MLE)及其迭代流程图估计出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了红外LED加速寿命方程,对红外LED寿命是否符合威布尔分布进行了Kolmogorov-Smirnov检验,并利用自行开发的寿命预测软件计算出平均寿命和中位寿命。数值结果表明,红外LED的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加速寿命方程符合逆幂定律,所估计出的红外LED的寿命对生产厂商和用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张建平武文丽朱文清
关键词:红外发光二极管加速寿命试验MLE
两种不同结构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引量:4
2001年
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的蓝色发光器件。其中阻挡层结构的器件为 :ITO CuPc NPB TPBi Alq MgAg ;夹心型结构的器件为 :ITO CuPc NPB DPVBi:perylene Alq MgAg。两种器件的发射光谱分别为NPB和perylene的特征光谱 ,最高亮度和最大效率分别为 370 0cd cm2 、6 12 3cd cm2 和 0 781m W ,0 831m W。然而 ,两种器件稳定性差异较大。
朱文清张步新郑新友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蓝色发光阻挡层稳定性发光二极管
两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被引量:6
2002年
重点研究以两种蓝色OEL材料蒽类衍生物JBEM和联苯乙烯衍生物DPVBi分别作基质,以perylene作掺杂剂的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特别研究了它们的稳定性。在亮度和效率方面,两种器件并没有很大差别,然而在稳定性方面却有很大差别,蒽类衍生物JBEM的器件在100cd/m2初始亮度下,半亮度寿命可达1035h,而DPVBi的器件在同样条件下,半亮度寿命为255h。通过分析两种器件的能级图,认为稳定性的差别可能源于两种蓝光材料本身的热稳定性不同,JBEM优于DPVB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蓝色发光材料。
郑新友吴有智朱文清张步新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稳定性电致发光
利用辅助掺杂改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被引量:1
2007年
以Coumarin(C545)做辅助掺杂剂,制作了结构为氧化铟锡(ITO)/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NPB)/8-羟基喹啉铝(Alq3):C545:4-二氰亚甲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咯呢定基-9-烯基)-4H-吡喃(DCJTB)/Alq3/LiF/Al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研究了不同掺杂质量分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掺C545和DCJTB的器件性能与只掺DCJTB的器件相比较,其色纯度、亮度及效率均有所提高,器件性能的改善主要是由于掺入的C545提高了由基质Alq3向红光染料DCJTB进行能量传递的效率。
委福祥张晓波曹进刘向朱文清蒋雪茵张志林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