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骁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老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老年
  • 3篇手术
  • 3篇老年股骨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2篇蛋白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腰椎
  • 2篇隐性失血
  • 2篇失血
  • 2篇老年股骨粗隆
  • 2篇老年股骨粗隆...
  • 2篇骨折患者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红蛋白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1篇单节段

机构

  • 5篇北京老年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杜骁
  • 5篇梁智林
  • 4篇赵小林
  • 3篇杨波
  • 3篇王博
  • 2篇高茂龙
  • 2篇王健
  • 2篇臧传义
  • 2篇杨波
  • 1篇杨晋才
  • 1篇唐杰
  • 1篇李冬月

传媒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分析及输血时机探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隐性失血量等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老年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根据Gross方程来计算隐性失血量,手术前后HCT、HGB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依据纳入标准,33例病例进入数据库。手术平均出血量为91.52 ml。33例病例术前HCT均值为33.34±4.79,术后第3天最低(26.53±4.49),此后有回升趋势。33例病例隐性失血量术后第3天最多(790.25 ml),占总失血量比例也最高(92.10%),此后开始减少。输血组和未输血组的HCT术前与术后第1、3、5、7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HCT术前和术后第3、5、7天与未输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组HCT术后第1天和未输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HGB术前与术后第1、3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第5、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输血组HGB术前与术后第1、3、5、7天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HGB术前、术后第1天与未输血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HGB术后第3、5、7天与未输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形失血量大于手术记录出血量,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HGB、HCT变化值,尤其术后3~5d最为重要,估算出隐性失血量及围手术期失血量并给予相应治疗。
赵小林梁智林佟训哲王博杜骁杨波高茂龙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
轻中度老年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症患者骨盆平衡矫正情况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轻中度老年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症患者骨盆平衡矫正情况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北京老年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73例老年轻中度腰椎峡部裂性椎体滑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CT检查,进行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测量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前倾角(sacral slope,SS),根据PT和SS值,将骨盆分为平衡和失衡状态,根据手术前后骨盆平衡状态,将患者分为术前骨盆失衡(UPPBO)组和术前骨盆平衡(BPPBO)组。另根据术后骨盆平衡状态,将上述两组各分为组内的术后骨盆失衡(UPPAO)亚组和术后骨盆平衡(BPPAO)亚组。术前和术后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ODI指数评估患者的腰部功能。比较UPPBO组和BPPBO组术后的骨盆失衡发生情况;另比较各亚组术后的VAS评分、ODI指数改善情况。同时,观察PT降低与术后VAS评分、手术前后VAS差值、术后ODI指数、手术前后ODI差值是否存在关联。结果UPPBO和BPPBO组患者术后UPPPAO、BPPAO的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UPPBO组患者的术后骨盆平衡状态,该组术后UPPAO和BPPAO亚组患者VAS、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PPBO组患者术后骨盆平衡状态,该组术后UPPAO和BPPAO亚组患者VAS、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差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术后UPPAO和BPPAO组患者VAS、ODI评分的术前、术后和差值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显示,PT差值与患者术后VAS、ODI及VAS差值、ODI差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轻中度峡部裂腰椎滑脱的临床预后与术后骨盆平衡状态改变和术后PT降低均无相关性;应侧重手术减压融合固定以解除神经压迫和重建腰椎稳定性,而不应过度追求对骨盆平衡的纠正。
杨波李冬月梁智林佟训哲王健赵小林杜骁臧传义
关键词:峡部裂腰椎滑脱临床预后
老年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旁肌形态改变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椎旁肌形态改变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北京老年医院就诊的97例老年单节段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磁共振成像32位Osirix多平面重建后应用Image J软件从轴向T2加权图像中定量测量的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参数,总结椎旁肌的形态改变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背部功能障碍情况,根据ODI将入组患者分为轻中度功能丧失组(ODI≤24分,51例)和重度功能丧失组(ODI>24分,46例)。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价椎旁肌形态与腰椎OD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腰痛时间、腿痛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功能丧失组L4椎体下终板水平多裂肌总截面积、相对截面积、功能截面积/总截面积,腰大肌总截面积、相对截面积小于轻中度功能丧失组[(10.91±1.06)cm^2比(12.65±1.34)cm^2、(0.55±0.10)比(0.61±0.11)、(0.36±0.15)比(0.47±0.13)、(12.96±1.92)cm^2比(13.73±1.77)cm^2、(0.59±0.24)比(0.72±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4下终板平面水平多裂肌总截面积、相对截面积、功能截面积/总截面积和腰大肌总截面积、相对截面积与腰椎ODI均呈明显负相关(r=-0.752、-0.766、-0.818、-0.622、-0.614,均P<0.001)。结论多裂肌的萎缩和脂肪浸润、腰大肌的萎缩与DLSS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竖脊肌的形态改变与DLSS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杨波杨晋才梁智林王健杜骁高茂龙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椎旁肌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前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北京老年医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依据纳入标准,20例病例进入数据库。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术后第1天、第3天检测结果术后均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t_(RBC01)=5.153,t_(HGB01)=5.071,t_(RBC03)=2.716,t_(HGB03)=2.872,P<0.05);术后第5天、第7天检测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WBC)术后第3天检测结果低于术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WBC03=3.573,P<0.05);第1天、第5天、第7天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检测结果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LT)术后第1天检测结果低于术前,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PLT01)=3.55,P<0.05);术后第3天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检测结果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PLT05)=-2.718,t_(PLT07)=-3.121,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对临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赵小林臧传义唐杰佟训哲王博杜骁杨波梁智林
关键词:股骨骨折血液学试验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隐性失血的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监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GB)和隐性失血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结合手术中使用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记录分析术前1 d、术后1、3、5、7 d的HCT、HGB和隐性失血量的变化,进行对照统计研究,并总结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失血情况。结果骨水泥型组与生物型组术前1 d、术后1、3、5、7 d的HCT和HGB分别为[(34.82±4.76)%vs(35.76±4.49)%、(30.56±3.31)%vs(30.38±4.75)%、(29.86±3.57)%vs(28.99±3.86)%、(28.28±2.15)%vs(27.46±2.74)%、(29.13±2.11)%vs(28.63±3.97)%;(119.16±14.74)g/Lvs(122.56±11.13)g/L、(100.95±10.49)g/L vs(100.14±14.40)g/L、(99.12±11.25)g/L vs(99.70±11.40)g/L、(99.00±6.46)g/L vs(97.17±13.47)g/L、(102.63±6.41)g/L vs(99.30±14.29)g/L],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HCT术后第5天达最低值,生物型组亦同。骨水泥型组HGB术后第5天到达最低值,生物型组亦同。术后1、3、5、7 d的骨水泥型隐性失血量低于生物型[(670.25±358.12)ml vs(703.97±402.84)ml、(692.28±394.18)ml vs(741.75±456.25)ml、(549.16±322.52)ml vs(580.39±305.94)ml、(570.72±350.61)ml vs(624.60±355.60)ml],术后第3天、第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11;t=-3.337,P=0.04),术后第1天、第5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组术后第5天到达最低值,生物型组亦同。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大于手术记录出血量,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密切监测患者HCT、HGB变化值,估算出隐性失血量及围手术期失血量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
赵小林佟训哲王博杜骁杨波梁智林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隐性失血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