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利奈唑胺
  • 1篇酸酯
  • 1篇羧酸
  • 1篇羧酸酯
  • 1篇无氟
  • 1篇还原剂

机构

  • 2篇成都大学
  • 1篇中国医药集团...

作者

  • 3篇陈宇瑛
  • 3篇罗刚
  • 2篇王瑛瑛
  • 2篇刘啸
  • 1篇李喆宇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双利奈唑胺的合成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双利奈唑胺(1)的合成与分析。方法以利奈唑胺中间体叠氮化合物(2)为原料,经钯碳催化氢化和随后的吡啶催化的乙酰化制得双利奈唑胺(1)。结果 1的结构经1H-NMR和ESI-MS确认,并对其进行了HPLC分析。结论合成得到了目标化合物1,可为利奈唑胺的杂质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刘啸王瑛瑛罗刚陈宇瑛
关键词:利奈唑胺
无氟利奈唑胺的分离与合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利奈唑胺样品的有关物质分析,并通过制备色谱法分离得到一化合物,测定了其MS、NMR,确认其结构为无氟利奈唑胺。用设计的合成路线得到纯度为95.52%的无氟利奈唑胺。合成得到的无氟利奈唑胺可作为利奈唑胺原料药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刘啸王瑛瑛罗刚陈宇瑛
羧酸酯还原制备醇的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羧酸酯还原成醇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有着广泛的用途。在涉及此类还原反应的已有文献资料中,所使用的还原体系包括硼烷、氢化铝锂、二异丁基氢化铝、红铝、金属硼氢化物等,其中,这些体系的还原能力各不相同。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上不同还原体系的研究新进展,综述了不同还原体系用于酯还原反应的反应机理,并通过不同还原体系间的比较与实例列举,为酯的还原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如还原体系的投料配比、投料顺序及与不同添加剂的配伍均可影响反应结果,使部分反应的收率高达90%以上,并使酯还原成醇的反应以更温和的方式进行。指出反应选择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反应条件更温和的新试剂、新方法将不断涌现,这将会给羧酸酯还原的领域带来更新的发展。
林世博李喆宇罗刚陈宇瑛
关键词:羧酸酯还原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