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2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碘离子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bcl-2/bax蛋白的影响及布加综合征隔膜形成机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碘离子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表达bcl-2/bax蛋白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浓度的碘离子环境中体外培养VEC,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VEC中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碘离子作用于VEC后,凋亡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量均未出现上调(P>0.05)。结论碘离子促进VEC增殖,并不是通过调控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而实现的。
- 滕飞祖茂衡华浅近王磊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碘离子
- 从核苷类似物基础结构分析其运用和发展方向
- 核苷(酸)类似物己成为继干扰素之后的又一类用于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药物,由于其在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核苷类似物分类方法、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间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分别进行了阐述。
- 颜学兵周培培王磊
-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核苷类似物毒副作用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三氧化二砷对人肾母细胞瘤WT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 D1、Survivin表达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人肾母细胞瘤WT细胞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探讨CyclinD1、Survivin基因在细胞增殖及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0,0.625,1.25...
- 王磊石超卢立慧孙静高吉照许伟薛天阳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CYCLIND1基因SURVIVIN基因三氧化二砷
- 三氧化二砷对人肾母细胞瘤WT细胞增殖、凋亡及Cyclin D1、Survivin表达的影响
- 王磊石超卢立慧孙静高吉照许伟薛天阳
- 高碘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高碘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GFR2)的关系,探索高碘因素在布-加综合征(BCS)隔膜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①将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成对照组、溶媒组、KI组、FGFR抑制剂组和KI与FGFR抑制剂共同作用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率。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碘浓度(0、250、500、1 000、2 000、3 000μg/L)培养环境中bFGF、FGFR2蛋白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个实验组与1个对照组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结果①在1 000μg/L碘浓度组,KI与FGFR抑制剂共同作用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率(1.06±0.13)高于FGFR抑制剂组(0.40±0.12),而低于KI组(1.73±0.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500、1 000μg/L碘浓度组,F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碘浓度组,而1 000μg/L组高于500μg/L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碘浓度组间bFGF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碘因素可能通过上调FGFR2蛋白表达量而引起成纤维细胞增殖;②高碘导致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能与隔膜形成相关。
- 华浅近祖茂衡滕飞王磊胡琳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碘成纤维细胞
- 三氧化二砷对肾母细胞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人肾母细胞瘤细胞SK-NEP-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变化及其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不同浓度AS2O...
- 卢丽慧孙静石超王磊薛天阳
- 三氧化二砷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株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 As2O3)诱导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实验分为A(对...
- 石超孙静卢丽慧王磊薛天阳
- 三氧化二砷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株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s2O3处理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实验分为A(对照组)、B、C、D4组.细胞培养液中A...
- 石超孙静卢丽慧王磊薛天阳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细胞凋亡BCL-2基因三氧化二砷
- 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25例布加综合征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5~17岁,平均(14.5±3.4)岁。本组均行彩超检查,其中12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25例均行造影检查,其中下腔静脉型5例、肝静脉型15例、混合型5例。其中24例行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1例未治疗。结果24例行介入治疗后受累下腔静脉、肝静脉即刻畅通,肝静脉压力由术前(42.1±4.2)cmH,0(37~50emH,0)(1emH,O=0.098kPa)即刻降至术后(17.3±3.3)cmH,0(14~26emH:O),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30.6±2.9)emH20(26~36cmH20)即刻降至(18.8±4.2)cmH,0(15~26cmH,0)。症状和体征即刻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总体初次成功率96%。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8个月,7例出现再狭窄,5例给予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治疗后患者受累静脉再次畅通,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介入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
- 王磊祖茂衡顾玉明徐浩张庆桥魏宁许伟崔艳峰滕飞华浅近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儿童青少年介入治疗
-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过程中碘离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增殖过程中碘离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关系。方法①采用CCK-8法检测碘离子与VEGF抑制剂作用后VEC的增殖率。②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印迹法)检测碘离子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①在300μg/L碘离子环境中,使用VEGF抑制剂并不能抑制VEC的增殖(P<0.05)。②一定浓度的碘离子可促进VEGFR-2(Tyr1214)磷酸化水平上调(P<0.05)。③碘离子对VEGFR-2(Tyr1175,Tyr951位点)的磷酸化无影响。结论①碘离子促进VEC增殖并不依赖于VEGF对膜受体的刺激,碘离子可视为促VEC增殖的独立因素。②碘离子通过刺激膜受体VEGFR-2(Tyr1214)磷酸化水平上调,介导VEC迁移。③碘离子对VEGFR-2的Tyr1175位点的磷酸化无影响,其对VEC的促增殖效应并不是通过作用于膜受体。
- 滕飞祖茂衡华浅近王磊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碘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