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15 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镇痛
  • 15篇分娩
  • 14篇分娩镇痛
  • 8篇硬膜
  • 8篇硬膜外
  • 7篇电刺激
  • 6篇神经电
  • 6篇神经电刺激
  • 6篇经皮神经电刺...
  • 6篇产程
  • 5篇产妇
  • 4篇硬膜外分娩
  • 4篇硬膜外分娩镇...
  • 4篇全产程
  • 3篇穴位
  • 3篇妊娠
  • 3篇子痫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针刺
  • 2篇针刺穴位

机构

  • 15篇天津市中心妇...

作者

  • 15篇李莉
  • 13篇吕艳
  • 8篇崔洪艳
  • 2篇王建波
  • 2篇王娟
  • 2篇陈蕾伊
  • 2篇高珊珊
  • 1篇方文倩
  • 1篇张佩军
  • 1篇于志强
  • 1篇郭艳妹
  • 1篇张宏丽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天津护理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膜外分娩镇痛给药方式对初孕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程控间歇脉冲注射与连续输注的比较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通过比较程控间歇脉冲注射与连续输注,评价硬膜外分娩镇痛给药方式对初孕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初孕产妇200例,年龄22~35岁,BMI 22.4~42.6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00):连续硬膜外输注组(CEI组)和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组(PIEB组)。于第一产程宫口开至1 cm时实施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负荷量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液10 ml,PCEA剂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镇痛泵药液配方为0.08%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00 ml。CEI组给予负荷量后即刻给予背景量,输注速率8 ml/h;PIEB组负荷量后60 min,开始脉冲注入给药,80 s注入8 ml,1次/h。胎儿娩出后即刻停止给药。记录产程持续时间、镇痛泵药液用量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情况。结果:与CEI组比较,PIEB组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缩短,镇痛泵药液用量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与连续硬膜外输注比较,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射分娩镇痛用于初孕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降低。
李莉吕艳王娟高珊珊崔洪艳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镇痛镇痛病人控制
全产程多模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全产程多模式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年龄23~36岁,身高155~172 cm,体质量61~95 kg,孕38~4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活跃期硬膜外阻滞镇痛组(A组,n=100)、全产程硬膜外阻滞镇痛组(B组,n=100)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硬膜外阻滞全产程镇痛组(C组,n=100)。记录各组产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并于临产后(T_0)、宫口开全时(T_1)取静脉血测β-内啡肽(β-E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血糖浓度。结果:B、C 2组产妇潜伏期(宫口≤3 cm)各时点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 2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和催产素使用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血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_0时比较,3组产妇T_1时血β-EP、NE、E和血糖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产妇T1时β-EP浓度较A、B 2组升高,B、C 2组NE、E和血糖浓度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产程多模式分娩镇痛在保证产妇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了催产素使用率且不影响产程及围生儿结局,对母婴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李莉吕艳翟翔隽崔洪艳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针刺穴位产程
经皮神经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其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8年
分娩疼痛严重影响母体和胎儿安全,恐惧疼痛是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实施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是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的重要措施。经皮神经电刺激作为非药物分娩镇痛的主要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无创的优势,其通过调动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提高机体痛觉阈值,发挥疼痛闸门控制作用;并通过神经递质(强啡肽、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等)的参与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产程、促进宫颈成熟,并改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从而发挥母婴保护作用。
李莉吕艳王冰王建波
关键词:产痛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对照组:未实行药物分娩镇痛组),记录两组孕妇的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孕妇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孕妇的疼痛,缩短产程。
郭艳妹张莉莉李莉
关键词:胎儿畸形中期妊娠引产分娩镇痛
临产后实施分娩镇痛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临产后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的子痫前期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产妇在宫口≥3 cm产程进入活跃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临产后即实施硬膜外置管,待产妇感觉疼痛不能耐受时给予镇痛药物,进行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不同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围产儿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产时子痫。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临产后实施分娩镇痛可缓解产痛,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在不影响分娩结局的情况下,避免产时子痫的发生,对母婴的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吕艳李莉
关键词:硬膜外置管分娩镇痛子痫前期产程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全产程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与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全产程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分娩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组(B组)和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全产程分娩镇痛组(C组),每组各100例。剔除中转剖宫产的产妇后,B组最终纳入85例,C组纳入93例。B组产妇自潜伏期(规律宫缩)即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C组产妇于潜伏期行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进入活跃期(宫口开3cm)同时行硬膜外阻滞镇痛,方法同B组。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实施镇痛后宫口开2、4、6、8 cm和10 cm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及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乳酸、剩余碱(BE)值及娩出后l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B组产妇剖宫产率高于C组,第一产程时间长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2 cm时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宫口开4 cm和6 cm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8 cm和10 cm时B组VAS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的Apgar评分及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全产程分娩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顺产产妇。
吕宁吕艳李莉
关键词:分娩镇痛电刺激新生儿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子痫前期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子痫前期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妊娠的子痫前期产妇120例,年龄24~37岁,身高157~171cm,体重66~105kg,ASA分级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0):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组(A组)、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组(B组)和TEAS联合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组(C组).A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3cm)开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B组第一产程潜伏期(宫口≥1cm)开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C组第一产程潜伏期开始行TEAS,主穴为双侧合谷和三阴交穴,配穴为足三里穴,选择频率为2Hz∕100Hz疏密波刺激,电流强度从15mA开始,增加至引起明显的震颤感且产妇可耐受为宜,胎儿娩出后结束;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硬膜外镇痛配方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的混合液共100ml,背景输注剂量8ml∕h,PCA剂量5ml,锁定时间30min,胎儿娩出后关闭.分别于宫口开至1、2、3、4、10cm和胎儿娩出即刻,记录MAP和VAS评分;记录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情况、剖宫产情况、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于宫口开至1和10cm时取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强啡肽、皮质醇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组宫口开至2和3cm时VAS评分和MAP升高,宫口开至10cm时血清强啡肽、皮质醇和血糖、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P<0.05),各产程时间和催产素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延长,催产素使用率升高,宫口开至10cm时血清强啡肽浓度降低(P<0.05),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活跃期和潜伏期硬膜外
李莉吕艳王冰崔洪艳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分娩疼痛先兆子痫
VR全景技术在分娩镇痛教学及科普宣传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分娩期间的剧烈疼痛(产痛)可增加产妇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常引起母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故倡导分娩镇痛一直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分娩镇痛的普及率、产妇及家属的接受度均较低。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分娩镇痛技术,产妇及家属接受与认可分娩镇痛技术,是分娩镇痛得以广泛开展的关键。
张佩军方文倩翟美丽陈蕾伊李倩吕艳李莉崔剑于志强
关键词:分娩镇痛分娩期间产痛接受度科普宣传
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于子痫前期患者母婴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的80例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码表法分为活跃期组(宫口≥4cm时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和潜伏期组(产妇临产后即实施分娩镇痛),每组40例。于镇痛前及镇痛后产程的不同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于临产后及胎儿娩出后分别抽取产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皮质醇和血浆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浓度。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潜伏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521.3±103.5)与(570.3±116.2)min,t=0.366],给予镇痛药物即刻、宫口开至2及3cm时VAS评分[分别为(4.1±1.1)与(7.3±1.2)分,(3.5±0.9)与(7.6±1.7)分,(3.7±0.7)与(8.1±1.4)分,t值分别为4.387、9.652及5.321]及宫口开至2、3cm时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8.3±9.1)与(125.3±10.6)mmHg(1mmHg=0.133kPa),(98.6±10.4)与(127.5±9.6)mmHg,t值分别为8.014及5.496],剖宫产率[15.0%(6/40)与27.5%(11/40),χ^2=4.012]均低于活跃期组(P值均<0.05)。(2)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产妇胎儿娩出后血清皮质醇[分别为(457±79)与(233±55)nmol/L,(565±76)与(231±64)nmol/L,t值分别为5.126及6.028]和血浆ACTH浓度[分别为(71±16)与(39±10)pg/ml,(81±14)与(38±11)pg/ml,t值分别为6.028及5.984]均高于临产后(P值均<0.05)。潜伏期组产妇胎儿娩出后血清皮质醇和血浆ACTH浓度均低于活跃期组(t值分别为5.009和3.862,P值均<0.05)。结论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安全用于子痫前期产妇,尽早、尽快地缓解产痛,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维持产妇循环稳定。
李莉吕艳崔洪艳
关键词:子痫前期自然分娩
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为TENS穴位组(临产后即予以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直至胎儿娩出);B组为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记录2组产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娩结局及围生儿结局;于临产后(T_0)、宫口开全时(T_1)抽取静脉血检测2组产妇外周血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A组产妇在产程潜伏期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入产程活跃期2组产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2组产妇T_1时外周血β-EP、Cor及ACTH浓度均升高(P<0.05);A组产妇T_1时β-EP浓度高于B组(P<0.05),Cor及ACTH浓度低于B组(P<0.05)。结论:TENS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可以很好地缓解潜伏期产痛,缩短产程,增加母婴安全性,其镇痛效果与β-EP含量明显增加及有效减少了产妇的应激反应有关,但活跃期镇痛不足是临床有待解决之处。
李莉吕艳翟翔隽王冰崔洪艳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分娩镇痛分娩过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