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作品数:125 被引量:848H指数:15
相关作者:龙飞刘墨楠富伟燕朱东升王华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2篇活性
  • 9篇黄酮
  • 8篇食品
  • 8篇抗氧化
  • 7篇生物活性肽
  • 7篇活性肽
  • 6篇葡萄球菌
  • 6篇球菌
  • 6篇明日叶
  • 5篇多糖
  • 5篇脂肪
  • 5篇总黄酮
  • 5篇小肽
  • 5篇金黄色葡萄球...
  • 5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源性
  • 4篇牛初乳
  • 4篇热泵干燥
  • 4篇微波
  • 4篇响应面

机构

  • 124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贵阳护理职业...
  • 7篇浙江熊猫乳业...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俄勒冈州立大...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上海市食品药...
  • 3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20篇李云飞
  • 16篇史贤明
  • 16篇张少辉
  • 14篇王正武
  • 11篇宋立华
  • 11篇吴金鸿
  • 10篇邓云
  • 9篇岳进
  • 8篇郭晓青
  • 7篇周培
  • 7篇高扬
  • 7篇吴时敏
  • 6篇王璐怡
  • 6篇刘临洁
  • 6篇肖菲
  • 6篇钱炳俊
  • 5篇唐俊妮
  • 5篇陈晓靓
  • 5篇陈静
  • 5篇梅俊

传媒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中国乳品工业
  • 14篇食品科学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粮食与油脂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科技通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化学
  • 2篇保鲜与加工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4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21篇2013
  • 17篇2012
  • 17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城滩涂贝类及其不同组织器官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本文对盐城滨海滩涂3种常见贝类紫贻贝(Mgtilus edulis)、微黄镰玉螺(Lunatia giva)、扁玉螺(Neverita didyma)体内Pb、Cd、Cu、Mn、Fe等重金属富集状况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差异,并测定、分析了同种贝类的不同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异,初步探讨了重金属富集机理。结果表明:不同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P<0.05),Cu、Mn、Fe在紫贻贝、微黄田玉螺、扁玉螺中含量比值分别为1:24.8:12.9,1:6.8:5和1:0.7:1.2;3种贝类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对重金属的累积亦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紫贻贝内脏囊对Cu、Fe和Mn的富集能力最强,Cu和Mn、Fe、Pb、Cd分别在微黄镰玉螺肝脏、食道腺、足、内脏囊中含量最高;Cu和Mn、Fe、Pb分别在扁玉螺的内脏囊、食道腺、鳃中含量最高;我们认为造成Pb在微黄镰玉螺和扁玉螺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这两种贝类对Pb的吸收机制不同造成的,即Pb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微黄镰玉螺体内,而在扁玉螺中却是通过鳃的呼吸作用进入其体内的。
赵卫红陈献稿费正皓钱炳俊
关键词:贝类重金属
微波处理对原木香菇的品质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研究微波杀菌效果与营养损失的利害关系,以市售原木香菇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微波处理对香菇表面微生物、香菇颜色、质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抗氧化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功率1000W微波处理1min、中功率700W处理2min、低功率400W处理2.5min可达到明显的杀菌及钝化酶效果,同时维持香菇较好的感官与营养特性。
肖菲李云飞刘临洁王璐怡
关键词:微波香菇
生物活性肽的抗炎功能及其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乳源性生物活性肽Gln-Glu-Pro-Val-Leu(QEPVL)的抗炎能力,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建立急性炎症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的浓度。结果表明,在100 mg/kg剂量下灌喂QEPVL水溶液30天可以显著降低血清NO浓度,并显著提高动物体内各种还原酶的酶活,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炎症引发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起到抗炎的功效。随着QEPVL剂量的加大,其抗炎效果加强。
周婕慧金赢凯徐海红高扬林文珍梁世排张振江张少辉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抗炎氧化应激
植物甾醇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部分血清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植物甾醇酯(phytosterol esters,PS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血清中部分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进一步了解PSE发挥预防NAFLD作用的代谢分子机制。利用高脂饮食诱导建立NAFLD大鼠模型的同时,PSE干预组分别灌胃低(0.05 g/100 g mb·d)、高剂量(0.10 g/100 g mb·d)PSE强化牛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析大鼠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物,通过Progenesis QI v2.3软件进行无监督和有监督的模式判别,并利用UNIFI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组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最终在Metabo Analyst等数据库中寻找差异代谢物所参与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共筛选出甘油二酯(14∶0/22∶2(13Z,16Z)/0∶0、15∶0/18∶3(6Z,9Z,12Z)/0∶0、16∶0/20∶3(8Z,11Z,14Z)/0∶0、18∶1(11Z)/18∶1(11Z)/0∶0)、神经酰胺(d18∶2/20∶0)、鞘糖脂(d18∶1/18∶1(9Z))、二十一烷二酸、溶血卵磷脂(15∶0、16∶1(9Z)、20∶3(5Z,8Z,11Z)、20∶3(8Z,11Z,14Z)、18∶1(9Z)、18∶2(9Z,12Z))、磷脂酸(22∶4(7Z,10Z,13Z,16Z)/0∶0)、磷脂酰胆碱(16∶0/20∶3(5Z,8Z,11Z)、16∶0/P-18∶0、18∶1(11Z)/20∶1(11Z)、17∶1(10Z)/0∶0、20∶3(8Z,11Z,14Z)/18∶0、O-18∶0/0∶0)、磷脂酰乙醇胺(16∶0/0∶0、18∶3(6Z,9Z,12Z)/22∶6(4Z,7Z,10Z,13Z,16Z,19Z)、20∶3(8Z,11Z,14Z)/0∶0、18∶4(6Z,9Z,12Z,15Z)/18∶0)、磷脂酰肌醇(20∶0/22∶2(13Z,16Z))、鞘磷脂(d16∶1/25∶0、d18∶1/24∶0)27种差异代谢物,且PSE可通过纠正高脂饮食诱导的甘油磷脂代谢及醚脂质代谢通路的紊乱发挥对NAFLD的预防作用。
欧阳鹏凌管玘曲丹丁信文杨丽宋立华
关键词:植物甾醇酯非酒精性脂肪肝
微波处理对香菇杀菌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研究微波处理对香菇后期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及品质变化的影响,本文以市售原木香菇为对象,测定微波处理后于两个常用贮藏温度下保存的香菇样品的一系列指标,包括微生物、颜色、质构、多酚氧化酶活性、总酚、抗氧化性等。结果表明:合适的微波处理条件(1000W,1min)结合低温冷藏(4℃)可实现对香菇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同时维持良好的感官与营养特性。
肖菲李云飞王璐怡刘临洁
关键词:微波香菇微生物
沉默HerpUD1基因表达提高人肝L-02细胞对放射处理的敏感性
2013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L-02细胞内可诱导的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omocysteine-inducible,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ible,ubiquitin-like domain member 1,HerpUD1)基因表达,探讨其对人肝L-02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根据HerpUD1基因序列设计shRNA片段,构建靶向HerpUD1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L-02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erpU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8 Gy X射线照射转染后细胞,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靶向HerpUD1的真核表达干扰载体,并建立稳定转染shHerpUD1的L-02细胞株。在稳定转染的L-02细胞中,shHerpUD1-1420干扰片段干扰效果最好,与pGPU6-NC组(阴性对照组)相比,shHerpUD1-1420组HerpUD1 mRNA表达显著下降[(0.15±0.05)vs(1.00±0.08),P<0.05],其蛋白水平的表达也显著降低[(0.19±0.01)vs(1.62±0.08),P<0.01]。转染后细胞经8 Gy X射线照射后24 h,L-02-shHerpUD1-1420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L-02-NC组(阴性对照组)[(10.23±3.37)%vs(6.89±1.49)%,P<0.01],而L-02-NC组与L-02-Neo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erpUD1基因表达沉默显著增加X射线辐射引起的L-02细胞凋亡,具有辐射增敏作用。
张乃宁杨彦勇马莉张情宋立华
关键词:RNA干扰增敏作用
药食兼用植物明日叶总黄酮提取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明日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明日叶乙醇浸提物总黄酮含量,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明日叶总黄酮得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乙醇提取明日叶总黄酮最佳条件是:浸提溶剂乙醇浓度为65%,浸提时间为15 min,浸提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明日叶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8%。[结论]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效率高,稳定性好,为明日叶总黄酮提取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明日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奠定了基础。
郭晓青陈晓靓张晓春王正武
关键词:总黄酮乙醇浸提
我国食品企业应对《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的策略被引量:4
2014年
讨论了《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对输入美国的食品所做的监管新规定,分析了中国食品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于食品出口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岳进富伟燕刘墨楠周培赵艳云
高脂食品中多环芳烃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多环芳烃具有非极性强特点,易在脂质含量丰富食品中造成污染。该文对富脂肉类等高脂肪食品中多环芳烃来源、形成及污染现状、检测方法等进行概述,并对控制其中多环芳烃污染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
曾健雄吴时敏王琳李戈
关键词:多环芳烃
黄秋葵真空微波干燥工艺及其品质研究
黄秋葵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植物,其嫩果和种子均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拥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新鲜的黄秋葵含水率高达90%以上,极易腐败变质,在农产品加工中传统的干燥方法有自然晒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
徐国斌贺鑫岳进
关键词:真空微波干燥正交设计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