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焰

作品数:74 被引量:41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脊柱
  • 20篇手术
  • 18篇腰椎
  • 18篇椎间盘
  • 16篇脊柱侧
  • 16篇脊柱侧凸
  • 16篇侧凸
  • 11篇腰椎间盘
  • 11篇椎弓
  • 11篇椎弓根
  • 11篇疗效
  • 10篇术后
  • 10篇外科
  • 10篇螺钉
  • 10篇内固定
  • 8篇特发性脊柱
  • 8篇特发性脊柱侧...
  • 8篇椎间盘突出
  • 8篇颈椎
  • 6篇椎体

机构

  • 40篇中山大学附属...
  • 28篇中山大学孙逸...
  • 6篇顺德第一人民...
  • 4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省第二人...
  • 3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74篇彭焰
  • 59篇黄东生
  • 31篇梁安靖
  • 30篇苏培强
  • 23篇刘尚礼
  • 22篇叶伟
  • 12篇李春海
  • 12篇杜开利
  • 11篇殷海东
  • 9篇马若凡
  • 8篇李春海
  • 8篇张新亮
  • 8篇丁悦
  • 7篇何杰民
  • 7篇许杰
  • 6篇黄明光
  • 6篇贺宪
  • 5篇陈为坚
  • 5篇马若凡
  • 3篇杜庆钧

传媒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医师进修...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第一届中国S...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第7届长征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stin在人骨肉瘤中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索骨肉瘤中Nestin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骨肉瘤病例30例,HE染色评估化疗反应性,免疫组化评估Nestin表达水平,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化疗反应性:良好17例,不佳13例。Nestin染色:强阳性24例,弱阳性5例,阴性1例。Nesti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与化疗反应性及预后相关(P<0.05),Nestin表达高则化疗效果不佳,总生存率低。结论:人骨肉瘤中Nestin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相关,Nestin表达水平高则化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
杜开利彭焰张春强唐宏亮陈凌强王兵
关键词:骨肉瘤NESTIN干细胞预后化疗效果
颈椎管髓外硬膜下节细胞神经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8年
患者 女,51岁。凶左侧颈肩部渐进性疼痛伴左上肢疼痛、麻木15个月入院。初期左上肢疼痛、麻木不甚明显,中后期出现颈椎前屈、右旋受限伴左上肢明显放射痛、麻木,病程中无括约肌功能障碍。查体:颈椎生理弯曲变直,C4-5棘突间隙左侧压痛,左侧锁骨上区、三角肌区及上臂外侧痛、温觉减弱。四肢肌力、反射均正常,病理征(-)。
殷海东彭焰苏培强杜开利黄东生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颈椎管髓外硬膜下文献复习左上肢疼痛括约肌功能障碍
腰椎术后切口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术后切口痛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7月本院腰椎术后出现切口痛的患者15例。[结果]11例通过保守治疗明显好转,其余4例因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提示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形成。[结论]腰椎术后切口痛是引起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容易误诊。其可能原因是切口神经纤维瘤形成,保守治疗或必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张建发刘尚礼黄君君彭焰黄东生
关键词:切口痛腰椎术后综合征创伤性神经瘤
USS器械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评估脊柱通用固定系统(USS)内固定器械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病人采用USS前路或后路固定后植骨,其中胸腰椎骨折10例,椎体病损6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15例,脊柱侧凸3例,术后平均随访16.4个月。结果:X线片未见钉、钩松动,无断棒,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神经损伤,植骨均融合。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症改用椎弓根螺钉,余效果满意。结论:USS器械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优点,适用于多种脊柱疾病的内固定治疗。
黄东生徐义春刘尚礼马若凡沈慧勇李春海李卫平彭焰
关键词:脊柱外科手术内固定
两种椎体替代物在重建颈椎稳定性时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比较钛网融合器与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重建颈椎稳定性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A组),12例各类颈椎疾病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B组).比较两种椎体替代物重建颈椎稳定性时的疗效.观察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和植骨融合情况,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随访6~20(15.4±4.2)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均已融合.术前JOA评分:A组(8.40±0.96)分,B组(8.33±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A组(14.36±0.86)分,B组(14.83±0.7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自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均为100%.A组有6例出现钛网下沉,B组有1例出现人工椎体下沉,但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 钛网融合器与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均有下沉的可能,且钛网融合器下沉率较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高,但两种椎体替代物均能有效重建颈椎的稳定性,获得良好的融合率,改善脊髓功能.
梁安靖张新亮彭焰杜开利黄东生
关键词:颈椎病脊柱融合术羟基磷灰石类人工椎体
LAMP2A和MEF2D在增龄过程中大鼠髓核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在增龄过程中SD大鼠髓核组织中LAMP2A和MEF2D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12、24月龄SD大鼠各8只,建立青年大鼠组、中年大鼠组和老龄大鼠组模型,透射电镜检测髓核细胞中自噬体的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髓核组织中LAMP2A和MEF2D的表达.结果 不同年龄组大鼠髓核细胞中均有自噬体的表达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显示LAMP2A在3、12、24月龄组中均有表达(0.91±0.07、1.12±0.11、1.32±0.28和0.45±0.06、0.55±0.08、0.63±0.11),且在老龄组表达较青年组表达明显增高(P<0.01和P<0.05),在3、12、24月龄组中,RT-PCR和Western blot法亦显示MEF2D均有表达(0.66±0.10、0.55±0.08、0.52±0.08和0.46±0.03、0.43±0.02、0.41±0.04),且24月龄组表达明显较青年组低(P均<0.01).结论 自噬存在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活性的增加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展进程有关.LAMP2A介导的分子伴侣自噬性细胞死亡可能通过MEF2D进行调节.
叶伟梁安靖彭焰朱伟荣陈晋宸李春海黄东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增龄
外科见习考核成绩的分析及其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外科见习中不同批次学生考核成绩的分析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对该校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外科见习阶段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而调整教学方法。结果在理论考核方面,第1批学生考核成绩较其他批次好,从第2批开始成绩有下降趋势;后接的见习组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出现参差。及时调整教学后,这一情况得以纠正。在技能考核方面,学生对临床操作掌握较好,且水平较平均。结论考核成绩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外科教学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由考核成绩的分析发现,在临床见习过程中,除强调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后续批次学生存在的理论知识薄弱情况应注意纠正。
许杰彭焰苏培强唐启彬
关键词:外科学试卷分析见习教学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中前、后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107例,根据McCormack评分:46例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前路手术组),61例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路手术组)。术前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6例,C级39例,D级45例。利用重复测量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手术前、后骨折高度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例患者获6个月~7年(平均2.8年)随访。两组中,Frankel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均获1~3级神经功能恢复,但后路手术组中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减低,6个月后恢复。前路手术组脊柱Cobb角术前、术后及随访期末分别为23.7°±7.9°、10.6°±3.4°、1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07,P〈0.01);后路手术组脊柱Cobb角分别为16.3°±5.6°、8.4°±2.0°、1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1,P〈0.01)。前路手术组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血气胸1例;后路手术组中棒脱落1例,椎弓根钉偏入椎管刺激神经根引起根性疼痛2例,螺钉松动3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的首选,McCormack评分总分小于7分者可考虑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恰当地选择手术方式、小心操作及恰当的康复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叶伟李春海彭焰梁安靖殷海东黄东生刘尚礼
关键词: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稳定性重建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稳定性重建方式。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38例,其中椎体切除13例16个节段,后弓切除7例8个节段,全脊椎切除11例12个节段,其余类型7例。根据不同肿瘤切除范围,采取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或联合运用等稳定性重建方式。观察植骨融合、上下节段终板间距离、内固定断裂等情况,比较末次随访与术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随访12~89个月,平均29.7个月。6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亡,5例因肿瘤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6.2±2.2)分vs(1.8±1.3)分;t=-17.080,P=0.000],疼痛改善优良率达86.8%;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21例,改善二级8例,无明显改善1例;SF-36评分亦明显优于术前([30.7±7.2)分vs(58.3±16.5)分;t=19.037,P=0.000]。除复发外,植骨全部融合,无植骨骨折,5例伴有植骨吸收,终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根据WBB分期及三柱理论,结合肿瘤切除范围的大小选择相应的重建方式,可恢复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中短期疗效满意。重建方式应综合考虑节段、预后和骨强度等情况。
杜开利彭焰张良明张新亮梁安靖黄东生
关键词:脊椎肿瘤脊柱融合术骨移植内固定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寰枢椎不稳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寰枢椎不稳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2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49.4岁,其中枢椎齿状凸骨折5例,均为陈旧性AdersonⅡ型骨折;寰枢椎陈旧性脱位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枕颈区疼痛、颈部活动障碍。4例患者合并脊髓受压,Frankel分级C级和D级各2例。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5分。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寰椎进钉点在后结节中点旁18~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交点处,钉道方向与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头偏约5。,枢椎进钉点为下关节突内上象限,钉道方向内斜32。,上倾28。。结果12例患者共植入寰、枢椎左右椎弓根螺钉各24枚,无一例发生脊髓或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成功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6月JOA评分为13.5~16.7分,平均14.9分,改善率为87.4%。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的治疗中具有稳定固定的良好临床疗效。
彭焰黄岭志梁安靖张新亮黄东生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椎弓根螺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