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洲 作品数:12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气管支架结合同期放化疗对侵犯气管的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2009年 食管癌侵及气管是晚期食管癌严重并发症之一,其长期营养不良及转移均是手术切除禁忌证。因此在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前提下,对其行同期放化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之~。鉴于目前国内相关报道不多,笔者回顾分析并比较白2002年收治的78例晚期食管癌侵犯气管患者行气管支架结合化放疗(30例)及单纯化放疗(48例)的疗效。 王万伟 宋亚颀 陶光洲 于长华关键词:晚期食管癌 气管支架 同期放化疗 侵犯 严重并发症 手术切除 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不均一靶区照射物理指标及临床反应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不均一靶区照射的物理指标和近期放疗反应。方法:采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对20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病理为T3/T4期和/或淋巴结阳性的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设定不同的淋巴引流区,对高危区给予63Gy/30次、中危区60Gy/30次、低危区54Gy/30次照射,设定临床公认的组织安全目标函数,研究该计划的可行性和近期反应。结果:Ⅰ、Ⅱ级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为30%,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0%,Ⅲ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5%,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0%,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0%,Ⅰ、Ⅱ级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为10%,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0%。肺V20在15.124.5Gy之间,均低于27Gy目标值;胃V40在10.119.9Gy之间,远低于40Gy目标值;脊髓在4244Gy之间,低于45Gy目标值;PTV1、PTV2、PTV3适形指数在0.9190.966之间,适形指数良好。结论:在提高高危区、中危区剂量的情况下,调强治疗患者可耐受。不均一靶区调强照射应用于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近期反应可耐受。是否提高远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周锡垒 于长华 潘鹏 韩济华 朱卫国 李涛 陶光洲关键词: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急性放射反应 简单调强放射治疗与同期化疗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可行性研究及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对于颈及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并不一定都能满足临床要求,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又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定义了一种简单调强放疗技术(simplified IMRT,sIMRT)。本研究中我们应用sIMRT联合同期化疗治疗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并分析急性放射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对30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给予64Gy(2.13Gy×30次)的照射;PTV2,给予54Gy(1.8Gy×30次)的剂量,设计等角度5野sIMRT计划。在开始放疗的第1~5天和第29~33天给予顺铂(DDP)+氟尿嘧啶(5-FU)方案同期化疗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28天原方案重复2个疗程。结果:患者可在6周内完成治疗计划,5野sIMRT获得了满意的剂量分布,剂量分布和IMRT相似,但明显优于3D-CRT。所有患者完成了治疗计划,治疗中仅1例发生Ⅲ级放射性气管炎,无因放疗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患者。食管病灶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者27例(9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3例(10%),总有效率达100%;淋巴结病灶达CR者13例,PR4例。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级白细胞下降。结论:sIMRT较复杂调强计划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剂量分布相似,明显优于3D-CRT,近期疗效满意,急性放射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及组织损伤尚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朱卫国 于长华 韩济华 李涛 周锡垒 陶光洲关键词:食管肿瘤 化学疗法 疗效 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所有患者行同步放化疗,中位放疗剂量60Gy。治疗后1-3月评价肿瘤的治疗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3-103月)。3年总生存率47.6%,中位存活时间35月。总体反应率70.9%(73/103),完全缓解率41.7%(43/103)。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的反应(P=0.000)、至复发的时间(P=0.028)及ECOG评分(P=0.090),有益于总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后肿瘤的反应(P=0.000)及ECOG评分(P=0.010)为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放化疗后,共70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39例局部复发,22例远处转移,9例远处转移伴局部复发。结论:同步放化疗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治疗后取得完全缓解的患者预后较好。 彭进 何栋成 姚蓉 陶光洲 张铁成关键词:食管鳞癌 术后复发 同步放化疗 氯解磷定对不同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氯解磷定(PAM-Cl)对急性甲胺磷、敌敌畏和氧乐果中毒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恢复的影响,为临床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4省1市7家县、市级医院收治的101例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患者资料,按接触杀虫剂品种不同分为急性甲胺磷中毒组59例、急性敌敌畏(或敌百虫)中毒组32例、急性氧乐果中毒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红细胞AChE活力抑制程度和PAM-CI对AChE的复能作用。结果入院时甲胺磷组、敌敌畏组、氧乐果组红细胞AChE活力分别为(9.12±7.99)、(7.32±4.62)和(12.01±9.53)U/gHb,均受抑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AM-Cl治疗后3组患者中毒症状减轻或消失。甲胺磷组红细胞AChE活力在治疗后12、24、48、72 h及出院时分别为(11.37±8.67)、(12.51±6.98)、(15.90±7.31)、(18.33±4.78)及(18.91±7.00)U/g Hb,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并且呈不断回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敌敌畏组患者AChE活力在治疗后3、12、24、48、72 h及出院时均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各时间点AChE活力则无进一步上升。氧乐果组患者AChE活力只有出院时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AChE活力较入院时始终无明显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M-Cl对甲胺磷、敌敌畏、氧乐果中毒均有治疗作用,对甲胺磷抑制的AChE活力有明显的重活化作用,对敌敌畏(敌百虫)抑制的AChE活力有一定重活化作用,而对氧乐果(乐果)抑制的AChE活力无重活化作用。 万伟国 郑舒聪 邹和建 马升弟 陶光洲 许祖芳 张斌 陈家进 方灵云 朱志杰关键词:有机磷杀虫剂 中毒 胆碱酯酶 氯解磷定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同期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毒性反应和预后因数。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共90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组各45例。放疗组给予PTV(plan target volume)50Gy/25次,对GTV(gross target volume)推量至64Gy;同期放化疗组放疗方案同上,化疗从放射治疗的第1天开始,DDP 20mg/m2/d,5-FU500mg/m2/d,静脉注射,连用4天。放疗期间用2周期,放疗结束后再用2周期,每4周1个周期。结果:放疗组和放化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4和23.5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1.1%、15.6%和68.9%、48.9%、35.6%(P=0.03);完全缓解率放疗组和放化组分别为20%和53.3%(P=0.001);远处转移率(包括远处脏器和区域外淋巴结转移)分别为40%例和26.7%,放化组略减少了远处转移,但无显著性差异(P=0.18)。多因数分析显示多发转移、没有化疗、病灶大于4cm生存率较差;急性毒性反应放化组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区域性复发同期放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病灶的完全缓解率,略减少了远处转移,提高了总生存率,但毒性反应增加。 韩济华 于长华 朱卫国 李涛 周锡垒 陶光洲关键词:肿瘤复发 同期放化疗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分析 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对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 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 mion therapy,SIB-I MRT)计划,并分析急性放射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对2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 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6Gy(2.2Gy×30次);PI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4Gy(1.8Gy×30次)的剂量,设计等角度5野调强计划。结果所有患者均在6周内完成治疗计划,治疗中仅1例发生3级放射性气管炎,但未有因放疗反应而中断治疗患者。近期疗效:食管病灶CR者达85.2%(23/27),PR达14.8%,总有效率达100%,淋巴结病灶CR者达70.6%(12/17),PR者达29.4%(5/17)。结论 5野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 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尤其对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克服了既往治疗的不足,近期治疗效果满意,急性放射反应可耐受,远期治疗效果及组织损伤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于长华 王万伟 朱卫国 韩济华 李涛 陶光洲关键词:食管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疗效 大剂量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贲门癌30例疗效观察 1992年 本文报告采用大剂量顺铂加5氟脲嘧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贲门癌30例疗效观察,顺铂一次用量为160—180mg,5氟脲嘧啶0.751/日×5天,疗效CR+PR为53.3%,CR+PR+MR为73.3%,缓解期2—14个月,中位缓解期5.3月,近期疗效明显,并与小剂量PF方案及MFO方案对比,差异显著(P<0.05),我们认为,本方案明显优于小剂量顺铂等化疗方案,对失去手术放疗指征的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是一疗效高,安全,病人可以耐受对临床有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易竹筠 朱锦秀 潘池 岳顺 陶光洲 陈小飞 贾正飞 刘扬清 王天祥关键词:食管肿瘤 顺铂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在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中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采用CMS治疗计划系统,对10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病理为T3/T4和/或淋巴结阳性患者分别设定3D-CRT 54Gy/27f照射和IMRT 54Gy/27f照射,比较两者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靶区适形指数(CI)。结果:在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10例患者在肺、脊髓、胃等组织器官受量近似一致的情况下,IMRT等剂量线的剂量分布(95%CTV、95%PTV和100%PTV)及靶区适形指数(CI)(0.93 vs 0.79)均优于3D-CRT。结论:相同靶区相同剂量模式下,胸部上中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治疗时,调强放疗技术(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三维适形放疗(3D-CRT)。 于长华 周锡垒 潘鹏 韩济华 朱卫国 李涛 陶光洲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不同放疗分割剂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止痛效果观察 于长华 傅广波 何栋成 李涛 陶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