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亮

作品数:88 被引量:52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4篇地震
  • 30篇地壳
  • 27篇GPS
  • 23篇块体
  • 19篇青藏块体
  • 18篇形变
  • 16篇东北缘
  • 16篇北缘
  • 14篇强震
  • 14篇青藏块体东北...
  • 13篇地壳运动
  • 9篇地壳水平运动
  • 9篇震前
  • 8篇地震前
  • 7篇位错反演
  • 6篇强地震
  • 6篇位错模型
  • 6篇负位错模型
  • 5篇地壳形变
  • 5篇地震带

机构

  • 88篇中国地震局
  • 17篇中国地震局地...
  • 1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88篇张晓亮
  • 65篇张希
  • 64篇王双绪
  • 30篇江在森
  • 26篇张四新
  • 23篇薛富平
  • 23篇蒋锋云
  • 16篇陈兵
  • 15篇崔笃信
  • 9篇王琪
  • 7篇朱良玉
  • 7篇王庆良
  • 7篇祝意青
  • 6篇王敏
  • 6篇王文萍
  • 4篇王继英
  • 3篇李瑞莎
  • 3篇牛安福
  • 2篇惠旭辉
  • 2篇赵永年

传媒

  • 2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0篇地震研究
  • 5篇地震学报
  • 5篇中国地震
  • 5篇中国地震学会...
  • 4篇西北地震学报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3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
  • 2篇高原地震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首届中国西部...
  • 1篇邢台地震40...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14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构造环境蕴震形变背景异常的共性与差异性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地区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区域水准网重复观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多次6级及以上震例,分析位于不同构造环境的祁连山-河西走廊和川滇等多震区强震前后垂直形变背景异常分布状态,并与大华北地区几次典型震例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不同构造环境下与强震蕴育有关的区域性垂直形变背景异常的共性和差异性,探讨其形成机理和对强震地点预测的意义。
王双绪张四新张希薛富平蒋锋云张晓亮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不同构造环境强震预测
川滇地区现今块体水平运动变形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依据川滇地区1991,1999和2001年GPS测量数据,利用DDA正分析基本原理,结合现有的地质资料,对该地区近年来的水平构造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川滇地区水平运动整体速率在1999~2001年期间明显减弱;川滇决体主压应变以顺时针旋转为主,方向为SESEE;其南部是运动变形相对剧烈、易于积累能量的区域;未来一两年内,该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不会太高。
张晓亮江在森王双绪陈兵黄国柱
滇西地区现今垂直形变演化特征被引量:6
2005年
通过对滇西地区1981~1992年、1992~2001两个时段的垂直形变场演化分析,认为:1981~1992年是滇西地区垂直差异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就活动区域而言,主要在红河断裂以东,一个是滇西北裂陷区(其内部仍存在差异性,丽江—小金河断裂活动要强于程海断裂);另一个地区就是滇中地块的的姚安、大姚、永仁以及会理地区。1992~2001年滇西地区垂直差异运动明显减弱,但红河断裂以西的隆起区活动有一定程度增强。最后,结合滇西地区的地震活动、动力背景进行了综合分析,对造成这两个时段形变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张四新张晓亮程宏斌
关键词:垂直形变地震活动区域应力场
地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与强震地点预测研究
<正>Matsu’ura非震负位错模型认为受现今地壳运动驱动下的各活动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在地块边界处有可能受到部分阻碍。假设边界下部的塑性区可自由滑动,而其上部的脆性区却因摩擦阻力等因素限制了这种相对运动从而导致应力应变积...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张晓亮张四新蒋峰云
文献传递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强震关系研究被引量:58
2006年
利用GPS观测结果研究了中国大陆当前地壳运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所揭示的大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趋势;讨论了区域水平运动、应变率场分布与强震地点的关系;通过对昆仑山口西Ms8.1等地震区域水平运动与形变的分析,研究了强震过程的区域形变场变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识别孕震形变场以进行中长期强震地点预测的思路和途径。
江在森杨国华王敏张希吴云方颖王双绪张晓亮平建军
关键词:GPS地壳运动
川滇地区近期地壳运动的应变积累被引量:17
2007年
利用1994~2006年川滇地区GPS和区域水准观测资料,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结合近年来跨断层形变总体特征,研究了川滇地区构造块体及其边界断裂的应变积累状况与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川滇地区总体呈现能量积累为主的构造应力态势;安宁河断裂及其与则木河断裂、鲜水河断裂交汇区,盐源-丽江地块及其边缘附近反映出相对高的应变能积累背景及可能的中-短期地震前兆特征。
张希张四新王双绪张晓亮陆明勇王文萍
关键词:负位错模型跨断层形变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围地区现今时空运动变形特征被引量:6
2003年
依据非连续变形分析 (DDA)方法 ,考虑特定块体边界不同程度的适度侵入 ,利用 3期GPS观测资料 (1991、1999、2 0 0 1年 ) ,建立了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周围地区的一级块体运动模型和划分较细的、反映较小区域运动变形的较理想块体运动模型。模拟得到了研究区内北西西向大断裂间一级块体的运动变化特征、研究区主应变率场的分布特征及青藏块体北边界断裂的分段非均匀时空运动特征。
张晓亮江在森王双绪张希王琪陈兵
关键词:青藏块体东北缘DDAGPS资料活动地块
用二维有限元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的水平运动被引量:8
2007年
将1999~2001年、2001~2004年两个时段中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参考框架的变换,扣除区域刚性整体平移和旋转,得到反映区域内部相对运动的水平速度场。利用这个速度场,通过构建该区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最优化原理,反演区域分段边界位移。将反演结果作为边界约束并将变换参考框架后的水平速度场作为有限元节点载荷,模拟区域内部水平运动场并计算其主应变率场、最大剪应变率场,以分析这两个时段中这两种场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
蒋锋云王双绪张希张晓亮薛富平郑申宝王继英
关键词: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形变
昆仑8.1级地震动力影响下青藏块体北部构造运动特征研究
<正>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强烈推挤作用是中国西部地震活动的根本力源。大尺度的构造动力作用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受力平衡的观点看,在基本恒定的边界载荷作用下,大陆内部应力场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可以是缓慢的构造变形,也可能...
陈兵张晓亮张四新薛富平王继英
文献传递
关中地区地壳形变综合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利用关中地区1971~1996年垂直水准资料、1993~2005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和1999~2004年GPS观测资料,研究了关中地区地壳形变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形变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临潼-长安断裂是近期非常活跃的断裂;2)地壳形变总体表现为渭河断陷盆地沉降、重力增加,秦岭山区隆起、重力减少;3)垂直形变、水平运动和重力场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出该地区现今构造活动的继承性及东、西部地壳运动存在一定的差异;4)西安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效应,造成地面急剧下沉与重力值急剧增加。
祝意青王庆良田勤俭梁伟锋张晓亮
关键词:垂直形变GPS地壳运动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