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岗

作品数:74 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9篇基因
  • 23篇基因表达
  • 22篇皮肤
  • 17篇胎儿
  • 16篇瘢痕
  • 14篇干细胞
  • 13篇胎儿皮
  • 13篇胎儿皮肤
  • 13篇间充质干细胞
  • 13篇充质干细胞
  • 12篇增生
  • 12篇增生性瘢痕
  • 12篇骨髓间充质
  • 12篇骨髓间充质干...
  • 11篇信号
  • 9篇细胞生长因子
  • 9篇汗腺
  • 8篇蛋白
  • 6篇烧伤

机构

  • 37篇解放军总医院...
  • 3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6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4...
  • 1篇太和医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泰州市第四人...

作者

  • 74篇周岗
  • 64篇付小兵
  • 54篇孙同柱
  • 50篇陈伟
  • 29篇盛志勇
  • 19篇李海红
  • 18篇姜笃银
  • 17篇葛世丽
  • 13篇白晓东
  • 12篇赵志力
  • 12篇韩冰
  • 9篇孙晓庆
  • 6篇杨靖
  • 5篇蔡存良
  • 4篇谢晓华
  • 3篇雷永红
  • 2篇乔林
  • 2篇邓昭阳
  • 2篇宋鹏
  • 2篇顾绍峰

传媒

  • 11篇感染.炎症....
  • 9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国危重病急...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18篇2005
  • 18篇2004
  • 19篇2003
  • 1篇200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内p38MAPK及MAPKKs基因表达变化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s(mkk3和mkk6 )基因,在不同胎龄胎儿皮肤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的总RNA,分离m 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 PCR)方法检测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结果 p38MAPK,m 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这三种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组织内这三种基因表达逐渐减弱。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细胞中,p38MAPK、mkk3和mkk6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39.6 %、6 3.5 %和5 4 .5 % ,明显减弱(P<0 .0 1)。 结论 p38MAPK、m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细胞外信号引起的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p3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s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快速增殖、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姜笃银周岗孙同柱韩冰盛志勇
关键词:P38MAPK基因表达变化机体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MAPKK
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TGF-β_1、TGF-β_3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27
2004年
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姜笃银周岗孙同柱盛志勇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形成TGF-Β1TGF-Β3基因表达受体
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其激酶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 2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 2 )及其上游信号分子 MEK1/ 2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提取 8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 RNA后 ,分离 m 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这 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MEK1、MEK2、ERK1和 ERK2基因表达较弱 ;而在增生性瘢痕中 ,这 4种基因表达明显增强 ,其 m RNA量的灰度比分别为正常皮肤的 1.1倍、1.2倍、2 .2倍和 2 .5倍。结论 :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 MEK1/ 2和 ERK1/ 2基因表达升高有关。
陈伟付小兵孙晓庆孙同柱赵志力周岗杨银辉盛志勇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增生性瘢痕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共同培养诱导细胞表型转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在体外与损伤的人汗腺细胞(humansweatglandcells,hSGCs)共培养时的转化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和扩增hMSCs和hSGCs,用二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MSCs和hSGCs抗原表达情况。用5μmol/L的5溴2脱氧尿苷(BrdU)对培养的hMSCs进行连续培养标记。待原代培养的hSGCs达70%融合后,给予47℃高温处理40min造成热损伤体外模型,37℃冷却12h,然后加入(12)×105BrdU标记的hMSCs共同培养,2周后,以抗癌胚抗原(CEA)和抗BrdU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法检测共培养的细胞。结果hMSCs和hSGCs均呈克隆样生长,hMSCs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EA;hSGCs表达CK7、CK8、CK19、CEA。用BrdU标记hMSCs阳性率可达90%,hSGCs经高温损伤后,大多数细胞的细胞间连接消失。共培养2周后,部分细胞同时表达CEA和BrdU,并有多核现象。细胞染色示双染细胞可达1%~5%,多核细胞且核染色不同的细胞约为0.01%~0.05%,多核细胞与其他双染细胞相比,细胞明显的宽大扁平。结论在损伤的微环境下,hMSCs可以向hSGCs转化,其机制可能是细胞分化、细胞融合甚至是核融合。
李海红付小兵周岗费沛陈伟白晓东蔡存良孙同柱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汗腺细胞HMSCSBRDU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法细胞间连接
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凝胶剂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4
2003年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rh PDGF BB)凝胶剂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切割伤创面修复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13只糖尿病大鼠在背部各制备 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面积 2 .5 4 cm2 ,将创面分成5组 ,即 rh PDGF BB凝胶剂高剂量 (14 .0μg/ cm2 创面 )、中剂量 (7.0μg/ cm2 创面 )、低剂量 (3.5μg/ cm2 创面 ) 3组 ,凝胶剂基质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创面局部应用制剂 14 d,观察伤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面积、伤腔容积变化及组织学改变。结果 :伤后 14 d rh PDGF BB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创面面积分别缩小至 (0 .2 2±0 .30 ) cm2、(0 .0 5± 0 .0 6 ) cm2和 (0 .32± 0 .32 ) cm2 ,中剂量组明显小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 (0 .2 3± 0 .2 2 ) cm2 (P<0 .0 5 )和空白对照组 (0 .2 2± 0 .2 5 ) cm2 (P<0 .0 5 )。伤后 7d rh PDGF BB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伤腔容积减小至(0 .0 4± 0 .0 3) m l、(0 .0 2± 0 .0 2 ) ml和 (0 .0 6± 0 .0 3) ml,只有中剂量组明显小于凝胶剂基质对照组 (0 .0 6±0 .0 3) m l(P<0 .0 5 )和空白对照组 (0 .0 7± 0 .0 5 ) m l(P<0 .0 5 )。组织学检查显示 ,经 rh PDGF BB中剂量治疗的创面伤后 7d肉芽组织生长活跃 ,其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其他组 ,伤后 14 d
孙同柱付小兵赵志力陈伟孙晓庆周岗盛志勇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糖尿病创面愈合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 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分离人皮肤外分泌汗腺 ,在外分泌汗腺生长的同时 ,成纤维细胞也在生长 ;用质量分数为 0 .2 5 %的胰酶和0 .0 2 %的乙二胺四乙酸 (EDTA)消化分离汗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以 Dulbecco改良的 Eagle培养液 (DMEM)为基础培养基 ,添加胎牛血清 (体积分数 10 % )、青霉素 (10 0 k U/ L)和链霉素 (10 0 mg/ L) ,置 37℃、体积分数为 5 % CO2 、95 %空气、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苏木素伊红染色 ,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 ,并对培养细胞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及染色体鉴定。结果 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快速贴壁生长、增殖 ,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 ,染色体分析为 4 6条。结论 该方法所获得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培养 ,为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伤口愈合的机制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靶细胞。
李海红周岗付小兵屈振亮孙同柱顾绍峰
关键词: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组化染色体细胞分离
增生性瘢痕内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及其MAPKKs基因的表达被引量:4
2003年
为探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p3 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 p3 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kk3和mkk6基因表达的变化 ,提取 8例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 ,分离纯化mRNA ,用RT PCR方法检测这 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在正常皮肤组织中 ,mkk6和p3 8MAPK基因表达较弱 ,而在增生性瘢痕内 ,这 2种基因PCR产物的灰度比分别为正常皮肤的 1 2倍和 1 9倍 ,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 (P <0 0 5和P <0 0 1) ,而mkk3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组织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mkk6和 p3 8MAPK基因表达升高有关 。
陈伟付小兵孙晓庆赵志力周岗孙同柱盛志勇
关键词:P38MAP激酶瘢痕
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TGF-β_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 smad2,smad3和 smad4在伤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4个月~11年)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 RNA 后,分离mRNA,用 RT-PCR 方法检测这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TGF-β_1,smad2,smad3和smad4基因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都有表达。TGF-β_1在不同类型组织中表达水平相近似。与正常皮肤相比,smad2,smad3和 smad4基因的转录本含量在增殖期的增生性瘢痕中明显升高,在成熟期的增生性瘢痕中smad2基因表达量恢复到正常皮肤水平,而 smad3和 smad4基因表达虽有所减弱,但两种基因的 mRNA 含量仍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信号分子 smad2,smad3和 smad4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而 smad2表达降低,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减弱可能与增生性瘢痕达到相对稳定的成熟状态有关,而TGF-β_1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赵京禹陈伟葛世丽周岗姜笃银孙同柱付小兵
关键词:信号分子增生性瘢痕基因表达
人汗腺发生与修复过程中基因表达特征的系列研究
目的:1.研究皮肤及汗腺附属器官在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特征,探讨汗腺发育在分子基因水平上的调控机制;2.研究汗腺细胞(SG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共培养和MSCs向SGCs诱导培养过程中细胞表型和基因表...
周岗
关键词:基因表达汗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融合细胞分化皮肤创面修复
文献传递
烧伤大鼠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观察烧伤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表型变化的影响 ,为MSCs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取Wistar大鼠 ,处死 ,分离骨髓 ,原代培养MSCs,传代后分别用含有 10 %胎牛血清 (F组 )、正常大鼠血清 (N组 )和烧伤大鼠血清 (B组 )的F 12培养基培养 ,取第 5代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MSCs内CK和Ⅷ因子 (FⅧ )的表达。结果 用含有 10 %烧伤大鼠血清的F 12培养基传代培养的MSCs能同时表达CK和FⅧ ,而F组和N组细胞均无阳性表达。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B组MSCs表达CK和FⅧ的阳性率高于F组和N组 (P <0 0 1) ,后两组的阳性率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烧伤大鼠血清能诱导MSCs同时向血管内皮细胞和表皮细胞分化 ,这种作用可能促使MSCs参与组织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韩冰付小兵梁雪梅周岗白晓东孙丹陈伟孙同柱
关键词:细胞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烧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