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晋清

作品数:34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小儿
  • 6篇儿童
  • 6篇阿糖胞苷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6篇胞苷
  • 5篇综合征
  • 5篇儿科
  • 4篇新生儿
  • 4篇学制
  • 4篇细胞内
  • 4篇淋巴
  • 4篇活性
  • 4篇教学
  • 4篇胞内
  • 4篇长学制
  • 3篇血压
  • 3篇医学生
  • 3篇再生障碍性贫...

机构

  • 28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33篇唐晋清
  • 21篇谢晓恬
  • 10篇乔晓红
  • 10篇石苇
  • 9篇邵越霞
  • 6篇傅晓燕
  • 6篇周晓迅
  • 5篇蒋莎义
  • 5篇李威
  • 4篇李福兴
  • 3篇刘兴元
  • 2篇卢双龙
  • 2篇匡寒琴
  • 2篇盛芳芸
  • 2篇傅相容
  • 2篇付晓燕
  • 2篇魏东
  • 1篇张敏
  • 1篇杨莉莉
  • 1篇李本尚

传媒

  • 8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铁道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病毒感染所致心肌损害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有关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的诊断问题,验证1999年昆明会议修订的新的儿童VMC的诊断标准,并从临床实践中,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5年来收治入院的、以明显病毒为前驱感染的,以心脏受损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并按VMC治疗常规治疗,按儿童VMC诊断标准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结果和转归,本组47例患儿符合该标准的11例,符合率23.4%。结论建议在儿童心肌炎标准的制订不断完善之前,先采用“临界心肌炎”的诊断,使患儿既得到及时的治疗,又可做长期的随访,以免漏诊和误诊。
周晓迅杨莉莉唐晋清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病毒感染心肌损害
阿奇霉素和鱼腥草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和鱼腥草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 ,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 5~ 10mg/kg ,每日 1次 ,加鱼腥草 1~ 3ml/ (kg·d) ,每日 1次静脉滴注 ,疗程 5~ 7d。对照组选用头孢拉定 5 0~ 10 0mg/ (kg·d)加利巴韦林 10mg/ (kg·d)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疗程 5~ 7d。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72 .5 %和 89.8% ,而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4 5 .3%和 73.6 % (P <0 .0 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5 %和 10 .8% (P >0 .0 5 )。结论 阿奇霉素加鱼腥草静脉滴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 。
宋学兵唐晋清杨建国
关键词:阿奇霉素鱼腥草下呼吸道感染儿童
HL-60细胞内阿糖胞苷活性成分动态观察
2013年
目的探索与研究建立白血病细胞内阿糖胞苷(Ara-C)活性成分及其代谢产物阿糖尿苷(Ara-U)水平测定方法,并观察白血病细胞内上述Ara-C活性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与差异。方法采用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耐药细胞株(HL-60/R),在Ara-C作用下长期传代。对5、10、20、30、40、50代细胞,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动态观察和比较两种细胞内的Ara-C活性成分,即三磷酸阿糖胞苷(Ara-CTP)、与DNA嵌合的Ara-C以及Ara-U的水平。结果 HL-60细胞内Ara-CTP、与DNA嵌合的Ara-C在传至20代后,均呈现持续下降;在细胞传代初期至第40代,各阶段HL-60细胞内Ara-CTP水平均显著高于HL-60/R;在传代初期至第20代过程中,HL-60和HL-60/R细胞内的与DNA嵌合的Ara-C并无显著差异。经长期传代之后,HL-60细胞内的Ara-U呈持续上升,且均显著高于相同传代阶段的HL-60/R。结论白血病细胞在Ara-C的长期作用下,Ara-CTP、与DNA嵌合的Ara-C水平,在不同时段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可能是导致白血病患者发生对Ara-C耐药的主要原因。
唐晋清谢晓恬李威乔晓红石苇周晓迅邵越霞
关键词:阿糖胞苷
儿科长学制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方法的研究
2011年
探讨儿科长学制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方法,制定儿科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其经过3年临床技能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儿科住院总医师的临床技术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意识和责任感,综合素质良好,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成为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临床医学人才。在教研室的具体实践中,培养出两届儿科长学制毕业生均达到培养目标。
傅晓燕谢晓恬唐晋清蒋莎义魏东李福兴
关键词:长学制医学生儿科
小儿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诊治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收治的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诉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病例。结果 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经上消化道造影或纤维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共32 例,学龄儿童居多,父母多有类似病史,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有轻重不一的贫血,血清幽门螺杆菌( H P) 抗体多数阳性。结论 小儿消化性溃疡常以出血等并发症起病,多数与 H P 感染有关;纤维胃镜为较准确的诊断方法;三联疗法( 铋剂、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 可有效促进溃疡的愈合及 H P 的根除。
唐晋清傅相容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儿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性应用。方法将58例高危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nCPAP组30例,生后2小时内预防性应用nCPAP,PS组28例,生后2小时内预...
卢双龙黄国华唐晋清谢晓恬
文献传递
长期传代后HL-60细胞内脱氧胞苷激酶与阿糖胞苷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 通过观察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及其耐药细胞株(HL-60/R)经过长期传代后细胞内脱氧胞苷激酶(deoxycytidine kinase,dck)mRNA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来探讨dck与阿糖胞苷...
唐晋清谢晓恬李威乔晓红石苇周晓迅邵越霞
肾性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
1999年
唐晋清盛芳芸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探讨被引量:5
1997年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探讨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00032)唐晋清盛芳芸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hypertention,RVH)为外科可治愈的高血压之一,占小儿继发性高血压的5%~25%[1~3]。由于小儿诉说不清楚或不明确,早...
唐晋清盛芳芸
关键词:儿童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
长期传代后HL-60细胞内脱氧胞苷激酶与阿糖胞苷耐药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及其耐药细胞株(HL-60/R)经过长期传代后细胞内脱氧胞苷激酶(deoxycytidine kinase,dck)mRNA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dck与阿糖胞苷(Ara-C)疗效及耐药现象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实时PCR方法和核素液闪法测定HL-60和HL-60/R细胞内dck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水平。通过体外培养传代,观察2种细胞株经长期传代(5、10、20、30、40、50代)后细胞内dck的mRNA表达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传代初期结果显示,HL-60和HL-60/R两组细胞株之间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03和0.17±0.03,活性值分别为0.069±0.006nmol.min-1.mg-1 protein和0.019±0.007nmol.min-1.mg-1 protein,HL-60的dck mRNA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均明显高于HL-60/R(P<0.01)。并且两组细胞株之间的显著性差异(P<0.01)持续存在于各传代过程中。HL-60和HL-60/R两组各传代节点(10、20、30、40和50代)的dck mRNA表达水平与酶活性与本组第5代细胞相比,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L-60及HL-60/R两组细胞株间的dck mRNA表达和酶活性在传代初期存在显著差异,且两组间的差异持续存在。但与各自的初期传代相比,长期传代后的dck mRNA表达和酶活性变化并不明显,提示dck仅与Ara-C的初期疗效明显相关,而与Ara-C耐药现象的发生可能无关。
唐晋清谢晓恬李威乔晓红石苇周晓迅邵越霞
关键词:阿糖胞苷脱氧胞苷激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