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晶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神经母细胞
  • 2篇神经母细胞瘤
  • 2篇细胞瘤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儿童
  • 1篇单抗
  • 1篇电视栏目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模式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因素分析

机构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贺晶
  • 3篇朱呈光
  • 3篇贺湘玲
  • 3篇邹润英
  • 3篇田鑫
  • 3篇陈可可

传媒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无事件生存期(EFS)、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为NB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及随访的134例NB患儿,纳入11个潜在的预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病理组织学类型、骨髓浸润、MYCN基因扩增情况、手术切除情况、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和尿香草苦杏仁酸(VMA)等,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它们与EFS、OS的关系。结果NB患儿肿瘤原发部位、LDH、NSE组间比较EFS有差异(P<0.05),NSE、组织学类型组间比较O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B患儿肿瘤原发部位、LDH、NSE是EFS的独立影响因素,NSE、组织学类型是OS独立影响因素。
贺晶李佳倬田鑫陈可可邹润英朱呈光贺湘玲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预后分析
湖南经视《故事湖南》栏目研究
传统的纪录片作为一种定位于精英人群的节目类型,历来都是以严肃的面孔出现在电影荧幕上的,当上海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编辑室》成为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之后,纪录片高高在上的地位就开始瓦解了。2008年3月,在湖南以“娱乐为王”...
贺晶
关键词:纪录片电视栏目纪实手法叙事模式
文献传递
134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和预后,为NB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22年12月134例在我院治疗及随访的NB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无事件生存期(event free survival,E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134例研究对象,男∶女=1.6∶1,中位起病年龄为3.0岁,82.6%的患儿发病年龄≤5岁。肿瘤原发部位大多数起源于腹部,共109例(81.3%)。首发症状以发热居多,共36例(26.9%),其次是体检发现纵隔肿物或腹部包块共31例(23.1%)。65.5%高危NB患儿出现淋巴结转移。93.2%的患儿存在LDH值升高,高危组LDH值最高,不同危险度组间比较LD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5%的患儿存在NSE值增高,42.1%(48例)的患儿存在尿VMA值增高,不同危险度组间比较NSE值、V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完整治疗的125例患儿整体5年EFS为46.5%,OS为72.0%;高危患儿5年EFS为25.1%,OS为63.6%。结论:NB肿瘤原发部位多来源于腹部,发热常为首发症状。125例完成完整治疗的NB患儿经多学科综合诊治5年EFS为46.5%,OS为72.0%,其中高危患儿5年EFS为25.1%,OS为63.6%。
贺晶李佳倬田鑫陈可可邹润英朱呈光贺湘玲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
间充质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1例
2023年
1病例资料患儿,男,12岁,2021年3月15日诊断:1.急性髓系白血病(M4)2.髓样肉瘤,染色体核型:46XY,inv(16)(p13q22)[20],CBFβ/MYH11阳性,WT1高表达。按C-HUANA-AML-15方案规律化疗,化疗后骨髓形态<5%;MRD<0.01%,后定期复诊,CBFβ/MYH11仍阳性,WT1高表达,遂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同胞弟弟(HLA 10/10位点相合),共回输CD34+11.23×106/kg,MNC 8.69×108/kg,移植后10天粒系植入,13天血小板植入。
贺晶贺湘玲陈可可邹润英朱呈光田鑫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间充质细胞血小板减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WT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