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建明

作品数:464 被引量:3,544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8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6篇肿瘤
  • 92篇成像
  • 85篇磁共振
  • 77篇动脉
  • 76篇血管
  • 75篇造影
  • 74篇肝癌
  • 59篇介入
  • 55篇血管造影
  • 52篇X线
  • 48篇磁共振成像
  • 44篇体层摄影
  • 43篇X线计算
  • 43篇X线计算机
  • 40篇栓塞
  • 40篇疗法
  • 40篇介入治疗
  • 38篇体层摄影术
  • 33篇影像
  • 33篇细胞

机构

  • 44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篇解放军第40...
  • 6篇南京军区南京...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同济大学附属...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常州市第一人...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85...
  • 4篇解放军105...
  • 4篇解放军第41...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宜昌市第一人...
  • 3篇宁波大学医学...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43篇田建明
  • 124篇左长京
  • 86篇王培军
  • 81篇王敏杰
  • 76篇王莉
  • 74篇陆建平
  • 72篇邵成伟
  • 66篇萧毅
  • 62篇刘崎
  • 56篇王飞
  • 51篇杨继金
  • 44篇郝强
  • 43篇张火俊
  • 38篇王振堂
  • 38篇叶华
  • 38篇贾雨辰
  • 37篇吕桃珍
  • 33篇陈炜
  • 33篇弓静
  • 30篇曾浩

传媒

  • 52篇临床放射学杂...
  • 50篇中国医学影像...
  • 45篇中华放射学杂...
  • 39篇介入放射学杂...
  • 3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8篇放射学实践
  • 13篇医学影像学杂...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7篇中华胰腺病杂...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实用医技杂志
  • 4篇2006年华...
  • 3篇国外医学(临...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传染病信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25篇2009
  • 37篇2008
  • 41篇2007
  • 43篇2006
  • 58篇2005
  • 30篇2004
  • 40篇2003
  • 32篇2002
  • 30篇2001
  • 17篇2000
  • 11篇1999
  • 10篇1998
  • 6篇1997
4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向散射积分、组织多普勒与核素扫描对心肌缺血和存活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组织多普勒和组织定征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刘庆华王磊明田建明赵宝珍孔令山纪广玉王少雁朱浩徐激斌杨立信王晓伟
文献传递
肝癌介入放射学的现状与前瞻被引量:14
1994年
肝癌介入放射学的现状与前瞻贾雨辰,陆建平,田建明,王振堂肝癌是癌中之王,恶性程度高,进展迅猛,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全身化疗或放疗基本无效。近年来,由于介入放射学的飞速发展,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理论认识、禁忌证和治...
贾雨辰陆建平田建明王振堂
关键词:肝癌介入放射学禁忌证肝动脉栓塞
国人正常胸腺CT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国人正常胸腺CT研究王培军①葛建立②吕桃珍①左长京田建明杨继金本文对不同年龄组正常胸腺的位置、形状和边缘、大小、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研究,测定有关径线的正常值范围,旨在提高对正常胸腺CT表现的全面认识,减少误诊率。1材料和方法收集1985~1997年正...
王培军葛建立吕桃珍左长京左长京杨继金
关键词:胸腺CT正常人
三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对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价值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评价三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3D1HMRSI)在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37例前列腺癌行MRI和3D1HMRSI检查,观察其波谱特征并测量所选体素的枸橼酸盐、胆碱类化合物、肌酐的含量,计算胆碱+肌酐/枸橼酸的比值。结果:BPH组含高浓度的枸橼酸盐和中等浓度的胆碱类化合物,分别为3.55±1.53和1.19±0.43。前列腺癌灶的枸橼酸盐显著降低,为0.59±0.40,胆碱类化合物明显升高,为2.68±2.05。BPH组胆碱+肌酐/枸橼酸的比值为0.53±0.11,前列腺癌组胆碱+肌酐/枸橼酸的比值为11.48±9.32,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3D1HMRSI能够测定前列腺组织代谢物水平的差异,帮助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田军陆建平汪剑宋宁田建明王飞刘崎王莉金爱国曾浩
关键词: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癌肿瘤BPH
两种大鼠肝癌模型制作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8
2002年
目的 对两种大鼠肝癌模型制作方法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 分别采用直接注射法和瘤块嵌插法制作肝癌实验动物模型 ,观察接种阳性率、肿块大小、生长速度、肝邻近脏器浸润转移情况。结果 接种后 1周 ,直接注射法和瘤块嵌插法接种阳性率分别为 85 %、75 % ,肿块大小分别为 7.0± 0 .9mm、4 .1± 0 .7mm(P <0 .0 5) ,前者生长速度快 ,偶有邻近肝叶粘连。结论 两种大鼠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均为理想 ,直接注射法更简便、易行。
邵成伟田建明王培军张火俊王敏杰曾浩
关键词:肝癌动物模型
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腹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1枚腹腔及腹膜后区转移性淋巴结(直径2.2~4.7 cm)接受经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植入量遵循Halarism 125Ⅰ经验公式确定,粒子活度为0.5~0.85 mCi,以间距1.0~1.5 cm布源。植入完毕后即行CT扫描,了解粒子分布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植入术后3个月行CT或PET-CT复查,参考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结果 27例中,25例手术一次植入成功,达到剂量要求,粒子分布满意率92.6%(25/27例),2例首次术后未达到要求而补种粒子。术前8例伴有明显疼痛患者中,6例于术后1~3周疼痛缓解。术后随访3个月,27例患者均生存。2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4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74.1%(20//27)。本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剧烈疼痛、大出血、感染、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是治疗腹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汪建华左长京邵成伟马小龙张建田建明
关键词: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核素
三种胰腺癌细胞株Mesothelin的表达及成瘤速度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3种人胰腺癌细胞株在体外和裸鼠体内Mesothelin的表达及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速度的差异。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BxPC3、PANC1,取对数生长期分别注射于裸鼠左腋窝皮下,每周测量裸鼠皮下种植瘤的长、短径,计算体积,SW1990、BxPC3组裸鼠观察3周,PANC1组裸鼠观察5周;用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3种细胞及裸鼠皮下种植瘤组织中的Mesothelin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种裸鼠皮下种植瘤组织中Mesothelin表达。结果人胰腺癌细胞株体外Mesothelin表达的强弱顺序是BxPC3〉PANC1〉SW1990,体内种植瘤组织表达的强弱顺序是SW1990〉BxPC2〉PANC1。3种人胰腺癌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的成瘤率均为100%,各组肿瘤的生长速度顺序为SW1990〉BxPC3〉PANC1。结论不同人胰腺癌细胞株Mesothelin的表达量不同,裸鼠皮下种植瘤的生长速度亦不同,两者无相关性。
潘璜吴洪玉陈士跃刘敬禹邵成伟田建明
关键词:胰腺肿瘤
低毫安(10mA)电化学疗法对体外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003年
目的:探讨低毫安(10 mA)电化学疗法对体外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等量肿瘤细胞置于细胞培养板.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电量不同又分为四组:3C、5C、10C、20C(C为电量库仑)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和24小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低毫安(10mA)电化学治疗后6小时检测结果:肝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治疗后24小时检测结果:治疗组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各期细胞比例随电量的增加处于G_0-G_1期的比例有逐渐增高趋势,而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结论:低毫安电化学治疗在6小时内对肝癌细胞凋亡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不明显,24小时后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明显。
崔恒武田建明王培军左长京王敏杰文军慧
关键词:电化学疗法肝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60例健康人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正常表观扩散系数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健康老年人30例(老年组)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健康非老年人30例(非老年组)进行对照,探讨年龄因素对健康人脑白质及灰质核团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影响。方法对2组对象进行脑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并分别测量额叶和枕叶白质ADC值作为皮质下白质的代表,测量丘脑ADC值作为灰质的代表。结果老年组脑白质ADC平均值(ADCav)为(0.73±0.10)×10-3mm2/s、丘脑为(0.84±0.06)×10-3 mm2/s,非老年组分别为(0.70±0.07)×10-3mm2/s和(0.83±0.08)×10-3mm2/s,2组脑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白质和丘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健康人随年龄增长,正常脑白质ADC值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尤其是老年人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定量ADC值分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检测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中在对照组的选取上应注意年龄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所得数据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正常参考值。
汪延明田建明肖作平赵修义居小平
关键词:弥散丘脑
CT引导下射频消融与热化疗对小猪正常胰腺的作用——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射频消融与热化疗对猪正常胰腺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用于治疗胰腺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CT引导下对24只正常小猪胰腺尾部分别进行射频消融(12只)及热化疗(12只)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h、3d、7d和14d复查胰腺CT及MRI、检测血清淀粉酶及测量坏死区最大层面面积。从第3天开始,每组每次复查后均处死4只猪,将影像学表现与大体病理对照。结果:CT引导下射频消融及热化疗干预后第3天,猪胰尾部坏死灶最明显,7~14d胰尾坏死灶逐渐缩小。影像检查结果与大体病理相符合。术后血清淀粉酶均出现一过性升高,3d血清淀粉酶水平最高,7d逐渐降低,至第14天接近正常水平,射频消融组术后1h、3d、7d的坏死灶大小及术后3d的血清淀粉酶均高于同期热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和热化疗均能造成猪正常胰腺明确的局灶性坏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孙高峰左长京邵成伟田建明
关键词:胰腺肿瘤射频消融热化疗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