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长京

作品数:353 被引量:1,987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3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2篇医药卫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81篇肿瘤
  • 61篇胰腺
  • 56篇体层摄影
  • 53篇体层摄影术
  • 48篇影像
  • 46篇显像
  • 40篇CT引导
  • 39篇成像
  • 38篇血管
  • 37篇造影
  • 35篇PET/C
  • 35篇PET/CT
  • 35篇X线
  • 35篇X线计算
  • 35篇X线计算机
  • 32篇细胞
  • 31篇血管造影
  • 29篇正电子
  • 29篇正电子发射
  • 27篇影像学

机构

  • 34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3篇宁波大学医学...
  • 9篇徐州医学院附...
  • 8篇宁波市第二医...
  • 6篇徐州医学院
  • 5篇荆州市第一人...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广州一品红制...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48篇左长京
  • 124篇田建明
  • 82篇邵成伟
  • 76篇王培军
  • 66篇张建
  • 65篇王敏杰
  • 49篇程超
  • 46篇汪建华
  • 46篇吕桃珍
  • 45篇孙高峰
  • 36篇萧毅
  • 29篇董爱生
  • 28篇张火俊
  • 27篇郝强
  • 25篇崔斌
  • 23篇潘桂霞
  • 22篇彭烨
  • 22篇郑建明
  • 22篇陆建平
  • 19篇王少雁

传媒

  • 3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9篇医学影像学杂...
  • 18篇中华放射学杂...
  • 17篇介入放射学杂...
  • 17篇临床放射学杂...
  • 12篇放射学实践
  • 12篇中华核医学与...
  • 9篇中国医学计算...
  • 8篇实用医技杂志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功能与分子医...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用放射技术...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7篇2016
  • 18篇2015
  • 29篇2014
  • 15篇2013
  • 23篇2012
  • 21篇2011
  • 15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24篇2005
  • 12篇2004
  • 19篇2003
3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DG-PET与增强CT异机融合在胰腺病变良恶性诊断及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FDG-PET与增强CT(CECT)异机融合技术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治疗前在我院分别行CECT和常规PET/CT检查70例的胰腺病患者的...
张建余仲飞左长京
CT引导下双针共轴穿刺法建立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尝试用双针共轴穿刺法进一步提高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成瘤率。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采用CT引导下双针共轴穿刺VX2瘤块植入法建立兔肺孤立移植瘤模型,对照组采用单针瘤块植入法,以大体标本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实验组兔肺内孤立VX2肿瘤成瘤率为80%,胸膜种植率为20%,平均生存时间为(67.0±7.0)d,对照组兔肺孤立肿瘤结节成瘤率为40%,胸膜种植率为53.3%,平均生存时间(53.3±10.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双针共轴穿刺VX2瘤块植入法建立兔肺孤立移植瘤模型,较单针穿刺法明显降低了胸膜种植转移瘤,提高了肺孤立VX2肿瘤成瘤率,且实验兔生存期更长,更适于制作肺癌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孙高峰彭婕彭烨潘桂霞冯菲崔斌周围程超孔令山左长京
关键词:VX2肿瘤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90例患者行SCTA ,层厚 1 0~ 2 0mm ,螺距 1 0 ,层间距 1 0mm ,均同时行SSD、MIP法重建 ;89例同时行DSA ,1例手术发现为脑动脉瘤 ,SCTA与DSA及手术对照。结果 :90例患者中阴性 2 6例 ,脑动脉瘤 64例 72个。S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4 4%、92 3 %、93 9% ;SCTA的SSD、MIP对 >5mm的脑动脉瘤检出率均很高 ,而MIP对≤ 5mm的小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对动脉瘤颈的良好显示率明显高于SSD。结论 :S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高 ,可补充DSA的诊断信息 ,可用于筛查脑动脉瘤及指导治疗。
左长京田建明王培军萧毅崔恒武许奕王敏杰汪剑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脑动脉瘤
肝癌CT研究
1997年
本项课题应用普通CT扫描、动态CT扫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薄层CT扫描等技术对肝癌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肝癌包括小儿肝癌(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与病理对照研究,阐明了肝癌CT表现的病理基础,确立了这些CT征象在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王培军段承祥周康荣王滨吕桃珍田建明左长京
关键词:小肝癌肝母细胞瘤门脉造影病理基础病理对照研究
兔肺VX2移植瘤放疗前后^(18)F-FDG PET及CT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兔肺VX2移植瘤模型用于评估肺部肿瘤放射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12只兔肺VX2移植瘤模型行短期大剂量放疗,放疗前及放疗后第7天行18F-FDGPET及CT检查,以常规病理作为金标准。结果:兔肺VX2移植瘤放疗前PET显像,常规SUVmax为2.95±1.04,延迟SUVmax为3.58±1.32;放疗后第7天PET显像,常规SUVmax为1.47±0.36,延迟SUVmax为1.88±0.44。放疗后PET常规显像较放疗前18F-FDG代谢变化百分率下降60.48±5.66,PET延迟显像18F-FDG代谢变化百分率下降57.18±6.79。兔肺VX2移植瘤放疗前后PET常规显像SUV改变与放疗前后PET延迟显像的SUV改变均以t检验分析,放疗前后SUV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查见肿瘤组织内大片凝固坏死。结论:兔肺VX2移植瘤模型短期大剂量放疗后行18F-FDGPET显像,其SUV显著降低,可在兔肺VX2移植瘤出现CT形态学改变之前早期评估兔肺VX2移植瘤对放射治疗的反应。
张庆汪建华王少雁左长京崔斌高明军彭烨孔令山贾荣飞
关键词:肺肿瘤脱氧葡萄糖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1例的CT影像学表现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术前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 21例患者中青年女性(9~29岁)为19例.13例病灶位于胰头颈部,胰体、尾各有4例.肿块最大直径为3~15 cm,平均约7.5 cm.CT表现为胰腺单发类圆形囊实性肿块,18例有完整的包膜,3例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5例肿瘤出现包膜或中心散在钙化,仅1例出现胰管扩张(直径约5 mm),无1例出现胆管改变.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包膜和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期明显强化;瘤内囊性部分不强化,包膜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一般可做出较准确诊断.
冯贵琨卢明智邵成伟陆建平左长京吕桃珍郑建明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附230例报告)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RAPN)的手术经验,探讨该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实施RAPN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1例、女性69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1.1±12.1)岁。左侧111例,右侧118例,双侧1例。肾门部肿瘤13例,完全内生性肿瘤8例,大肿瘤(直径〉4cm)54例;孤立性肾肿瘤3例。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正常。肾脏CTA检查提示肾动脉单支211例,2支16例,3支3例。结果 本组手术均成功完成。经腹腔入路198例,其中中线布局191例,旁侧布局6例,混合布局1例;腹膜后入路32例。手术时间平均(196±59)min。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1 000mL,其余患者术中失血量平均(148.3±126.5)mL。术中输血3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热缺血时间平均(20.7±9.1)min,术后住院天数平均(8.9±3.3)d。术后出现严重肉眼血尿3例,其中1例行保守治疗、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肾动脉分支栓塞术后痊愈;术后出现尿漏1例,经充分引流痊愈;术后发生脑栓塞1例。术后病理:恶性肿瘤195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79例、嫌色细胞癌1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分期T_1N_0M_0 154例、T_(2a)N_0M_0 4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良性病变35例。肿瘤直径为1.3~9.0cm,平均(3.41±1.57)cm,肿瘤切缘均阴性。结论 RA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局限性肾脏肿瘤的手术术式,该术式在肾脏肿瘤的完整切除及肾脏创面的缝合上有明显优势。
汪洋吕晨吴震杰盛佳雁程超左长京王林辉孙颖浩叶华茂
关键词:肾肿瘤机器人腹腔镜检查肾部分切除术
浅谈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
2006年
简要分析了医德医风下降的可能原因,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对扭转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地位下降有现实的意义。
郝强田建明左长京叶华王振堂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德医风
CT灌注成像评价单侧颈动脉闭塞脑血流动力学与侧支代偿方式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DSA评估单侧颈动脉闭塞(CAO)患者侧支代偿方式对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的价值。方法根据DSA结果将38例患者按不同侧支代偿方式分为两组:单纯初级侧支代偿组(n=14,Ⅰ组)和次级侧支代偿或初级和次级侧支共同代偿组(n=24,Ⅱ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闭塞侧与对侧CTP参数的均值(CBF、CBV、TTP)和相对比值(rCBF、rCBV、rTTP)。比较两组患者闭塞侧与对侧及组间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第Ⅰ组患者闭塞侧与对侧相比仅TTP值延长(t=7.54,P<0.01);第Ⅱ组患者闭塞侧CBV和TTP值较对侧增大(t=5.49、10.70,P均<0.01)。两组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P=0.494),rCBV与r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4.50,P均<0.05)。结论 CTP联合DSA可全面评价CAO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损伤情况以及不同侧支代偿方式脑血流动力学的差异。
程晓青田建明卢光明左长京刘嘉徐嘉璐
关键词:颈动脉脑血管障碍
^(99m)Tc-DTPA GFR评估气腹-热缺血损伤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术侧和健侧肾功能变化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99m)Tc-DTPA((~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测定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损伤(WTT)对左右侧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68例T1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理学资料等)以及术前、术后6月术侧肾脏和健侧肾脏GFR值,比较术前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并寻找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因子。结果术后术侧肾功能GFR较术前下降(28±19)%(P<0.001),对侧肾功能GFR较术前代偿升高(15±27)%(P<0.001),总体肾功能GFR较术前下降(8.7±16)%(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功能情况、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和肿瘤最大径是术侧肾功能下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术前肾功能情况和肿瘤最大径是总体肾功能下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肾脏热缺血时间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99m)Tc-DTPA GFR分肾功能测定能准确评估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丽彭烨吴震杰王林辉潘桂霞左长京
关键词:腹腔镜热缺血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