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梅

作品数:31 被引量:20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超声
  • 8篇筋膜
  • 8篇超声引导
  • 7篇镇痛
  • 7篇手术
  • 6篇穿刺
  • 5篇神经传导阻滞
  • 5篇神经阻滞
  • 5篇小儿
  • 5篇老年
  • 5篇股骨
  • 5篇关节
  • 4篇髋关节
  • 4篇近端
  • 4篇骨折
  • 4篇股骨近端
  • 4篇超声检查
  • 3篇腰丛
  • 3篇腰丛阻滞
  • 3篇手术中

机构

  • 3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31篇金梅
  • 22篇孙可
  • 18篇杨庆国
  • 7篇田伟
  • 7篇袁亮婧
  • 4篇李世忠
  • 2篇胡焱
  • 2篇伊军
  • 2篇张晓光
  • 2篇章彦
  • 2篇王庚
  • 1篇刘聪颖
  • 1篇韩巍
  • 1篇林惠华
  • 1篇杨明辉
  • 1篇吴新宝
  • 1篇李嫚
  • 1篇何静
  • 1篇周力
  • 1篇孙旭

传媒

  • 11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2012第二...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骨科患儿术前禁食的适宜时间与进食-创伤间期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SA),探讨急诊骨科患儿术前禁食的适宜时间与进食-创伤间期的关系.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儿50例,年龄2~7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10 ~ 2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5):禁食6h组(CA组)和禁食8h组(CB组);急诊骨科手术患儿75例,年龄2~7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10~ 25 kg,根据进食-创伤间期分3组:进食-创伤间期≤1h组(TA组,n=22)、进食-创伤间期>1h且≤4h(TB组,n=26),进食-创伤间期>4h(TC组,n=27).CA组于距末次进食6 h(T1)时、CB组于距末次进食8 h(T2)时测量CSA,TA、TB、TC组于T1、T2时测量CSA.结果 CA组与CB组C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A组比较,TA组和TB组CSA增大(P<0.05),T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B组比较,TA组CSA增大(P<0.05),TB组和T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A组比较,TC组T1时、TB组和TC组T2时CSA减小(P<0.05),TB组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B组比较,L时TC组CSA减小(P<0.05),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T2时TB组CSA减小(P<0.05),TA组和T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骨科患儿,进食-创伤间期1~4h之间建议术前禁食时间达到8h;进食-创伤间期<1h时,即使禁食8h仍不能达到禁食目的,应做好应对返流误吸的措施;进食-创伤间期>4h时者可适当缩短术前禁食时间至6h.
孙可金梅杨庆国
关键词:禁食急诊处理矫形外科学
便携式探头无菌套膜用于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价便携式探头无菌套膜用于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下肢骨折急诊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50。85kg,ASA分级I或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0):便携式探头无菌套膜组(P组)和无菌手套组(G组)。P组将超声探头置于便携式无菌套膜内,密封后用注射器抽空其内气体,使之无褶皱、无气泡贴覆于探头扫描面;G组在超声探头扫描面涂上耦合剂,用一次性医用无菌手套包裹探头。无菌化处理后对探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以菌落总数≤5cfu/cm。为相对无菌。记录探头无菌化处理时间、穿刺置管时间和总操作时间;记录探头扫描面和手柄的无菌化合格情况:以4分法评价超声图像清晰度,记录图像清晰(3分为清晰)情况;记录1次穿刺成功情况、1次置管成功情况和总置管成功情况;记录出血、血肿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探头扫描面无菌化合格率均为100%:与G组比较.P组无菌化处理时间延长.穿刺置管时间和总操作时间缩短,探头手柄无菌化合格率升高。超声图像清晰率、1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均升高,出血和血肿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1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探头无菌套膜操作简便,易实现无菌,对超声图像影响小,保证置管成功,减少并发症,适用于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时探头的无菌化处理。
金梅孙可杨庆国
关键词:超声检查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比较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1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55):K组采用Kilka介绍的定位方法行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点位于肩峰腹侧突与胸骨颈静脉切迹连线(K线)的中点;G组采用Greher介绍的定位方法行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根据K线的长度对Kilka定位方法的穿刺点予以校正。所有穿刺成功患者给予0.5%罗哌卡因40ml。记录两种方法的试穿次数、进针深度和注药后正中、桡、尺、腋、肌皮和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观察有无刺破血管、气胸等并发症。结果K组和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0.9%和14.5%(P<0.01),前3次试穿总成功率分别为83.6%和47.3%(P <0.01),放弃率分别为7.3%和10.9%(P>0.05)。穿刺成功的100例进针深度平均为35(25-49) mm。K组发生刺破血管2例,G组发生刺破血管1例、局麻药中毒1例。结论就成功率而言,Kilka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穿刺点定位方法,适用于成年患者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杨庆国周雁金梅林惠华李世忠
关键词:臂丛神经传导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两种穿刺方法在小儿髋部手术中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髂筋膜间隙阻滞两种穿刺方法在小儿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行髋部手术患儿100例,年龄2.5~8岁,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2组:A组行传统方法(Dalens法)髂筋膜间隙阻滞;B组行改良法髂...
金梅
关键词:小儿穿刺方法
文献传递
右美托咪定腋鞘给药用于缓解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时止血带痛的效果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腋鞘给药用于缓解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时止血带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52 ~ 8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和含右美托咪定的罗哌卡因组(DR组).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组注射0.5%罗哌卡因40 ml,DR组注射含右美托咪定100 μg的0.5%罗哌卡因40 ml.止血带充气压力200~ 250 mm Hg,压迫时间120 min.于止血带压迫状态120min时以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止血带痛程度,记录患者止血带耐受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以Ramsay评分评价DR组镇静程度.结果与R组比较,DR组止血带耐受率升高,止血带痛程度减轻,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2组均未见严重止血带相关并发症,DR组未见镇静过度.结论 腋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0μg用于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缓解止血带痛.
金梅孙可杨庆国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酰胺类臂丛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0~75岁.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n=40)和罗哌卡因组(R组,n=40)。全麻前行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DR组予含1μg/kg右美托咪定的0.4%罗哌卡因30mL;R组予0.4%罗哌卡因30mL。记录拔除喉罩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以FLACC≤3分为镇痛有效并计算有效率,以RASS≥+1级为苏醒期躁动计算发生率。结果:两组拔除喉罩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DR组镇痛有效率明显升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0.4%罗哌卡因复合1μg/kg右美托咪定30mL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明显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孙可金梅杨庆国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苏醒期躁动
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评价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急诊股骨近端骨折患者100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予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30mL;对照组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50mg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后30min(T1)、1h(T2)、2h(T3)的静息疼痛评分(VAS-R)和被动活动疼痛评分(VAS-PA);如需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比较穿刺时(TST)MBP、HR变化和疼痛评分(VAS-ST)。同时观察两种镇痛方法的并发症。结果:实验组T1、T2、T3时的VAS-R和VAS-PA均低于对照组,VAS-PA尤为明显。在53例行骨牵引患者中,实验组生命体征平稳,VAS-ST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内,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的VAS-ST低于胫骨结节骨牵引。结论: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创伤早期应用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可明显减轻被动活动时、骨牵引穿刺时的疼痛程度,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金梅孙可杨庆国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老年镇痛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评价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用于髋关节手术辅助镇痛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单侧髋关节手术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腰方肌阻滞组(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组)和腰丛阻滞组(lumbar plexus block,LPB).局部麻醉药均予0.5%罗哌卡因20 ml,QLB组注射于腰方肌前腰方肌与腰大肌间,LPB组注射于腰丛神经周围.比较两组操作时间、进针深度和穿刺一次完成率,评估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程度并计算有效率.观察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两组阻滞完成30 min后,所有病人均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全身麻醉用药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情况,并记录舒芬太尼使用剂量.结果:与LPB组比较,QLB组操作时间降低,进针深度降低,穿刺一次完成率升高(P<0.05);阻滞后30 min,QLB组感觉阻滞有效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与LP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QLB组无阻滞无效病例;手术后24 h内,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疼痛无统计学差异,QLB组病人舒芬太尼使用剂量降低.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效果确切,且操作相对简单,可作为腰丛阻滞的替代方法用于髋关节手术,实践了ERAS理念,提供了一种更快捷、安全的麻醉镇痛辅助方式.
邓昭辉金梅朱斌
关键词:超声神经阻滞镇痛加速康复外科
一种超声引导腰丛阻滞辅助定位装置
一种超声引导腰丛阻滞辅助定位装置,由弹性橡胶套、延长杆、U形支架及激光笔组成,闭合环状的弹性橡胶套两端开口,母杆和子杆组合的延长杆母杆一端通过塑料加厚垫片热压固定于橡胶套侧面,子杆一端热压与等臂U形支架封闭端连为整体,U...
金梅田伟孙可杨庆国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收肌管阻滞用于患儿膝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收肌管阻滞用于小儿膝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手术患儿60例,年龄3~12岁,ASA分级Ⅰ或Ⅱ,体重12~3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n=30):超声引导收肌管阻滞组(ACB组)和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组(FN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行超声引导收肌管阻滞或股神经阻滞,注射0.3%罗哌卡因1ml/kg。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60。于注入局麻药即刻(T0)、注射后4h(T1)、8h(T2)、12h(T3)和24h(T4)时采用FLACC疼痛行为评分评估镇痛效果,采用徒手肌力检查分级评估股四头肌肌力。FLACC疼痛行为评分≤3分为镇痛满意,徒手肌力检查分级0-2级为肌力减弱。记录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及术后恶心、呕吐、苏醒延迟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T1-T4时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NB组比较,ACB组T1-T3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发生率降低(P〈0.05),T4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恶心或干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呕吐和苏醒延迟发生。结论超声引导收肌管阻滞可安伞有效地用于患儿膝关节术后镇痛,且对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轻于股神经阻滞。
孙可金梅袁亮婧杨庆国
关键词:超声检查神经传导阻滞膝关节镇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