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有智

作品数:83 被引量:308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光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电子电信
  • 17篇化学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理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6篇发光
  • 28篇电致发光
  • 2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8篇发光器件
  • 17篇电致发光器件
  • 14篇有机电致发光...
  • 6篇空穴
  • 6篇光材料
  • 6篇光效
  • 6篇光效率
  • 6篇光学
  • 6篇发光材料
  • 6篇发光效率
  • 6篇发光学
  • 6篇复合材料
  • 5篇有机半导体
  • 5篇摩擦学
  • 5篇摩擦学性能
  • 5篇复合物
  • 5篇半导体

机构

  • 54篇兰州理工大学
  • 27篇上海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通师范学院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酒泉职业技术...
  • 1篇甘肃省有色金...

作者

  • 80篇吴有智
  • 28篇张定军
  • 25篇蒋雪茵
  • 25篇张志林
  • 23篇许少鸿
  • 21篇郑新友
  • 21篇朱文清
  • 13篇张材荣
  • 11篇孙润光
  • 9篇孟军虎
  • 7篇陈振斌
  • 7篇张步新
  • 7篇熊阳
  • 7篇丁邦东
  • 6篇陈玉仙
  • 6篇王晓康
  • 6篇张晓伟
  • 6篇赵强
  • 5篇王爱芳
  • 5篇韩杰胜

传媒

  • 12篇发光学报
  • 8篇应用化工
  • 7篇兰州理工大学...
  • 6篇半导体光电
  • 4篇光学学报
  • 4篇摩擦学学报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粉末冶金技术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Chines...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近十多年来,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绿色器件已达实用水平,蓝色器件与绿色器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制约了彩色显示的发展。Hosokawa1995年发表了DPVBi系统的蓝色发光。后来又有多种蓝色材料...
郑新友吴有智朱文清张步新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文献传递
Cu-2Ni-5Sn-(石墨+PbO)自润滑复合材料高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Cu-2Ni-5Sn-(石墨+PbO)系自润滑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万能材料试验机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室温至500℃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PbO复合固体润滑剂质量分数为8%时,该复合材料综合摩擦磨损性能最优.Ni的加入能提高基体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几乎保持稳定,磨损率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室温时磨损表面形成以石墨为主成分的润滑膜起主要润滑作用,磨损机理主要为轻微塑性变形和局部剥落.300℃时,由PbO(Fe_2O_3)6、石墨和Cu_2O组成的致密润滑膜是Cu-2Ni-5Sn-(石墨+PbO)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润滑性的主要原因,磨损机理主要包括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局部剥落和轻微的黏着磨损.500℃时,主要由PbO(Fe_2O_3)6、石墨、Cu_2O和Cu O组成的复合润滑膜起到了润滑作用,磨损机理主要为石墨周边区域基体脱落及塑性变形引起的剥落和氧化磨损.
王江文陆龙孟军虎郭鸿儒王静波吴有智
关键词:自润滑复合材料高温
粉末微注射成形脱模过程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选取圆柱状微结构的截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粉末微注射成形脱模过程中脱模阻力的构成。在保压压力为10 MPa,脱模温度分别为60℃、80℃、100℃和140℃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微结构在脱模过程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脱模刚开始时,微结构受到的应力最大,最容易造成微结构破坏。在脱模温度低于临界平衡温度(T_(cr))时,脱模温度越低,微结构受到的应力越大,微结构距离生坯几何中心越远,其承受的应力越大,越容易造成微结构的破坏;在脱模温度高于T_(cr)时,在整个脱模过程中,生坯中的各个微结构处于相同的应力状态。
乔常春吴有智孟军虎
关键词:脱模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
氮等离子体预辐照对钨中氘滞留的影响
2019年
利用直线等离子体模拟装置开展氮和氘等离子体注入钨的实验,采用微分干涉差显微镜(DIC)、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聚焦离子束(FIB)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研究氮和氘等离子体辐照前后钨表面成分、形貌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超高真空热脱附系统对氮等离子体预先辐照后钨中氘的捕获状态和滞留总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氮辐照后,钨样品表面形成了氮化钨相,进一步注入氘等离子体后其表面起泡增多,氘在钨中的滞留总量升高。这是由于氮化钨相的形成阻碍了氘原子沿表面方向扩散逃逸,使氘原子在钨的亚表面过饱和聚集,导致钨中氘致起泡现象更加明显。
张瀚文吴有智乔丽王鹏
关键词:
锂喹啉配合物作为电子注入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锂喹啉配合物 (8-hydroxy - quinolinatolithium ,Liq)作电子注入层 ,制备了结构为氧化铟锡 /锂喹啉配合物 /铝 {ITO(indiumtinoxide) /TPD(N ,N′ di phenyl N ,N′ bis(3 methylphenyl) 1,1′biphenyl 4 ,4′diamine) /Alq3 [tris (8 hydroxy quinolinato)aluminum]/Liq/Al}的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改变电子注入层Liq的厚度 ,考查了Liq厚度对器件电致发光效率及电流密度电压关系的影响。实验表明Liq厚度大约为 0 .5nm左右时器件的性能最佳 ,电致发光效率约为没有Liq器件效率的 5倍 ,而定电流下的工作电压最低 ,其原因可归于Liq在金属铝电极与有机层Alq3 之间产生偶极层 ,使铝与有机层间的界面接近欧姆接触 ,从而使电子注入效率大幅提高 ;随着Liq厚度的增加 ,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降低 ,而定电流下的工作电压升高 ,与同类型以LiF作注入层的器件相比 ,这种器件性能受厚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是类似的 ,但以Liq作注入层的器件具有较低的厚度敏感性 ,这是由于LiF为绝缘体 ,而Liq为半导体的缘故。
吴有智郑新友朱文清丁帮东孙润光蒋雪茵张志林许少鸿
关键词:发光学电子注入
有机染料敏化剂JK16和JK17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英文)被引量:10
2009年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杂化泛函B3LYP研究了高效太阳能电池新型染料敏化剂JK16和JK17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极化率和超极化率,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研究了电子吸收谱.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定性符合,指认了在可见和近紫外区的吸收属于π→π*跃迁.计算结果还表明JK16和JK17激发能最低的三个跃迁都与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有关,而且二-二甲基芴氨基苯并噻吩基团对光电转换过程的敏化起主要作用,发生于染料敏化剂JK16、JK17和TiO2界面之间的电荷转移是由染料分子激发态向半导体导带的电子注入过程.此外,通过对JK16和JK17的比较,分析了亚乙烯基对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谱学特性的影响.
张材荣吴有智陈玉红陈宏善
关键词:染料敏化剂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吸收谱
彩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及动态矩阵显示被引量:15
2002年
研究了绿色、红色、蓝色和白色 4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掺杂得到了高稳定性的绿色及红色器件 ,绿色器件的半寿命达 1 4 0 0 0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 ,红色器件的半寿命为 75 0 0小时 (初始亮度 5 0cd/m2 )。还研究了具有空穴锁定层及非锁定层的多种不同结构和材料的蓝色及白色器件。研究表明无论蓝色还是白色器件 ,具有空穴锁定层的器件稳定性较差 ,老化过程中界面势垒的变化很大。非锁定层的蓝色及白色器件中 ,新材料JBEM比DPVBi有更优越的性能。JBEM构成的蓝色器件的半亮度寿命为 1 0 35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由JBEM构成的白色器件中 ,由蓝色及红色掺杂在同一层的器件得到最好的稳定性 ,其半亮度寿命为 2 80 0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 ,而且它具有发光颜色不随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稳定性改善的基础上研制成功 96× 6 0线 ,分辨率为 2线 /mm的绿色及白色矩阵显示屏 ,还利用选择蒸发的方法制造了彩色矩阵屏 ,设计和研制了驱动及控制电路 。
张志林蒋雪茵张步新朱文清郑新友吴有智许少鸿
关键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稳定性平板显示器件
聚丙烯酸/纳米蒙脱土/瓜尔豆胶复合材料的制备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聚丙烯酸/纳米蒙脱土/瓜儿豆胶复合材料,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配方为丙烯酸质量分数为58%、蒙脱土质量分数为3%、瓜儿豆胶质量分数为11%、中和度为80%,该条件下所制备复合材料的溶解性能达到采油用暂堵剂所需原材料的性能要求.
张定军赵强陈振斌吴有智陈玉仙王晓康
关键词:聚丙烯酸蒙脱土插层聚合瓜儿豆胶
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机械及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越高,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显微硬度越高,摩擦性能也越稳定。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试验载荷和频率对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载荷越大,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小;频率越大,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大。加入5wt.%鳞片状石墨后,Ni-Al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在室温和600℃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张定军王爱芳吴有智王文珍贾均红
关键词:粉末冶金
二苯基硅二醇简单而经济的合成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用二苯基二氯硅烷(Ph2SiCl2)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直接水解合成二苯基硅二醇[Ph2Si(OH)2],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浓度为5%,反应温度0-2℃,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二苯基硅二醇的产率为92%,与文献报道值相当。
陈玉仙张定军刘正堂吴有智王晓康赵强
关键词:二苯基硅二醇二苯基二氯硅烷水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