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硕凌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椎体
  • 3篇融合器
  • 3篇椎间融合
  • 3篇椎间融合器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后路
  • 3篇成形术
  • 2篇腰椎稳定性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椎体成形术治...
  • 2篇小关节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后路椎间融合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多发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张硕凌
  • 7篇叶伟
  • 6篇李春海
  • 5篇刘尚礼
  • 2篇李春海
  • 2篇朱伟荣
  • 2篇李鉴轶
  • 2篇黄东生
  • 2篇黄海
  • 1篇梁安靖
  • 1篇邓潮玉
  • 1篇韩琪
  • 1篇娄振凯
  • 1篇任晋可
  • 1篇宋卫东
  • 1篇高岩
  • 1篇丁悦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医药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医学会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椎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患者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例11椎和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16例27椎。按WHO疼痛评分标准评估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7.8个月,1例失访,其余20例术后24h疼痛完全缓解率为60%(12/20),部分缓解率为25%(5/20);术后1周完全缓解率为75%(15/20),部分缓解率为15%(3/20),术后3个月1例因其他部位肿瘤死亡,1例疼痛症状加重;随访期末因其他部位肿瘤共死亡3例,2例疼痛症状加重。术后7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都未引起临床症状,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缓解胸、腰椎肿瘤症状较为有效的方法。
李春海叶伟黄海梁安靖张硕凌刘尚礼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经皮椎体成形术转移瘤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特殊类型椎体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特殊类型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2009年应用球囊或Sky椎体成形器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的5例(1男4女共7个椎...
李春海张硕凌叶伟朱伟荣娄振凯任晋可
关键词: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
文献传递
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法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7例,其中髌骨1例,股骨3例,股骨截肢术后2例,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后1例。结果7例患者均获Ⅰ期愈合,随访10个月~5年无复发性肢体肿痛、窦道流液。结论病灶清除及闭合冲洗引流法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硕凌叶伟李春海
关键词:骨髓炎病灶清除
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例,L5/S18例。MRI显示不稳节段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9例,侧方椎间盘突出11例;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15例,其中侧隐窝狭窄11例,中央型椎管狭窄4例。均采用后路小切口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探查减压和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3~2.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为70~90ml,平均80.7ml。术中无硬脊膜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伤、伤口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19例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3年。患者术前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38.74±4.70分,术后第3天为12.26±2.18分,术后3个月为9.95±2.39分,末次随访为8.05±2.07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73±1.49mm,术后第3天为13.53±1.63mm,末次随访为12.32±1.42m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10例融合器出现2mm以内沉陷,5例出现较明显沉陷(>2mm),无融合器脱落。18例患者植骨融合,1例未融合但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仍有腿部疼痛,1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为骨粒脱落所致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近期效果较好。
叶伟李春海丁悦张硕凌朱伟荣刘尚礼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后路小切口
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对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全切除+Cage固定或全切除+Cage+TSRH等6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后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另外,加用TSRH内固定组后该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右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分别下降至1.49±0.58,1.60±0.98,1.21±0.34,1.29±0.41,1.60±0.87,1.53±0.98(P<0.01)。结论:单纯后路椎间融合器可增加不同程度小关节切除节段的稳定性,且小关节切除越少,脊柱稳定性越好。对于小关节切除太多者,可加用椎弓根内固定增加其稳定性。
李春海叶伟李鉴轶黄东生刘尚礼张硕凌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小关节
后路椎间融合器对不同节段腰椎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6具无脊柱疾患的尸体脊柱标本(L1-S5),利用最大载荷为10Nm的力偶对其中L4-5、5-S1,节段的完整状态、腰椎不稳状态、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Cage固定等5种状态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试验,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于L4-5节段,双侧小关节切除1/3、1/2或全切除后,加后路椎间融合器前屈、左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完整均显著降低,分别为4.50±2.43、2.61±0.82、3.21±1.41,4.70±1.47、3.43±0.75、4.13±0.81,5.98±2.67、3.89±0.70、4.53±1.33(P〈0.01);对于L5-S1节段,在双侧小关节内侧分别切除1/3时,后路椎间融合器能降低其前屈、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4.70±2.50、2.32±0.99(P〈0.01);切除1/2小关节时,其前屈运动范围降低,为6.02±2.15(P〈0.05);但切除全部小关节时,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和左轴向旋转运动范围降低,分别为2.59±0.27、2.69±1.10、1.08±0.76、1.02±0.69(P〈0.01)和1.15±0.30(P〈0.05)。结论: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对L4-5、L5-S1,节段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对前者的稳定作用更为明显;在L5-S1节段应用后路螺纹椎间融合器时,小关节切除不能超过1/3,否则,必须附加后路器械固定。
李春海叶伟李鉴轶黄东生刘尚礼张硕凌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小关节
Ni-Ti形状记忆合金椎体扩张器的设计与制作被引量:2
2012年
设计了由Ni-Ti形状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格型椎体扩张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编织出不同规格的椎体扩张器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观察径向支撑力与弹性模量,得出较优的网格编织参数。从实用性出发改进了扩张器两端的结构,获得了可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的新型椎体扩张器。
韩琪高岩邓潮玉张硕凌李春海
关键词:NI-TI形状记忆合金压缩性骨折椎体扩张器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17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症状性椎体血管瘤17例,均存在明显的胸部和/或腰部疼痛,3例存在轻微的神经根刺激症状。单节段椎体血管瘤12例,双节段椎体血管瘤5例;胸椎12处,腰椎10处。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随访2.2年,1例失访,13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无复发。3例3榷出现椎旁漏,1例1椎发生沿椎体静脉渗漏;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创伤小且较为有效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方法。
李春海叶伟黄海张硕凌宋卫东刘尚礼
关键词:椎体血管瘤椎体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